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蔡元培研究论文题录,从论文发表年度趋势、期刊来源分布、高频主题词分布等方面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83—2022年间,国内共发表研究蔡元培的论文5503篇,其中研究其美育思想的论文有1456篇,从发文量来看,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在蔡元培研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期刊核心区有37种,而且多为艺术类期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教育”“美育代宗教”“现代性”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他的美育思想吸收了欧美现代教育思潮的成分,其本质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礼乐并重观。在现代,蔡元培首倡美育,梅贻琦的美育思想可视为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梅贻琦一贯重视美育,其特点是塑造人格、普及美育和日常生活化。梅贻琦的美育思想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发展过程,根据蔡元培美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其美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融合中西美学思想时期;美育理论转化为美育实践,普及美育知识时期;美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总结时期。  相似文献   

4.
建立在"天人合一"文化理念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观并不是单纯审美、艺术教育,它在根本上是一种审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当前美育现代性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低迷的状况,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忽略了传统文化资源,割断了与传统美育观的联系所致。中国现代美育是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而发生的,是"现代性"社会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构建更加和谐、完善的现代美育,中国美育的现代性建设必须从传统美育中汲取有益成分,促进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本文从蔡元培的以美的普遍性与超脱性为核心的基本美学观点和艺术思想,对美育的界定,对美育在教育、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以及美育实施等方面,着重阐述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非宗教精神、“和”的根本精神、“崇德利用”精神的测源关系,并论述了其美育思想及美育实践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与大学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蔡元培是我国美育理论的开拓者.为了推行和普及美育,他呼吁“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在他的教育和学术生涯中,实践上,对美育倾注了特有的热情;理论上,留下了丰富的美育篇章.他的美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蔡先生的教育实践(包含美育实践)基本上是在高等学府进行的,因而他的教育思想(包含美育思想)对大学教育(包含大学美育)更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从美育的本质和特征,美育的意义和功能,美育与德、智、体育的关系,美育在人类文化结构中的位置,美育的实施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力图说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系统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转折中,蔡元培为推进我国的美学和美育的发展尤其是美育事业,着力最多,影响最广,作用最大.他特别重视把美学教育和美感教育结合起来,创建了自成特色的美育学说.蔡元培的美育精神在新时代应该发扬.它启发我们进一步深思美育的使命,推进美育的实施,拓展美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涉及的内容丰富 ,影响巨大 ,在中国美学史占据重要地位。他非常重视美育 ,虽然其美育及建筑美育思想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根本问题 ,但对中国建筑、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就蔡元培对建筑美育作用、建筑美育的标准与方法途径等问题 ,分析、介绍蔡元培的建筑美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美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教育家、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首先将美育列入国民教育方针五项内容之一。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情感问题,更加认识到美感教育的重要时,人们不能不佩服蔡元培先生的远见卓识,而益增崇敬之意。本文从蔡元培对近代中国美育事业的贡献、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内涵、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文化基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等方面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李衍柱 《东方论坛》2006,4(2):14-20,55
西方美学和诗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思想相通的。结合学习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去探寻诗与美的奥秘。重读经典文本应在对原典的整体审视中把握经典文本的丰富内涵;在历史性与实践性的交汇中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区别学术与政治,客观、公正地给予经典文本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米芾、蔡襄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雄踞宋代书坛。蔡书冲和,米书豪爽,奇崛多姿,丰神各异。同是宋四家,九百年的今天,米书热潮不减,蔡书门前冷落。当我们回首重新审视他们的书法时,不难发现:艺术不是沿袭,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美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基于对30年来中国高校美育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梳理,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高校美育的功能与作用、现状与成因、策略与手段等方面的探讨。指出现有研究体现的实践性特征与存在的体系残缺、内容浮泛及问题意识不足等缺陷。提出开阔学术研究视野,进行多角度的“以问题为取向”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建构,并从美育学角度开展深入、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是今后中国高校美育研究的重点,对未来该领域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蔡正孙考论——以《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正孙是宋遗民 ,也是宋末元初一位重要诗评家 ,其《诗林广记》为世所重。蔡氏还编有《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二十卷 ,却罕为人知。此书选唐宋千家诗人作品 ,包括自己及大量宋遗民作品 ,分标三百格 ,并加评释。此书明清以来在我国罕见流传。郭绍虞《宋诗话考》考述蔡正孙著作 ,未及此书 ;《全宋诗》广搜博采 ,亦遗是书。本文根据此书所载有关蔡正孙的材料对其加以考论。关于蔡氏的生平 ,郭绍虞《宋诗话考》仅言其为谢枋得门人、宋遗民 ,称“余无可考” ;而本文则考证出蔡氏生年及生平大略。关于蔡氏的作品 ,《全宋诗》仅辑得二首 ,本文从《唐宋千家联珠诗格》辑出五十八首 ,并据此对他的诗歌创作情况作了考察。关于蔡氏的诗学观点 ,由于《诗林广记》所载只是前人诗话 ,只能从其所选作品及所附诗话中间接体现出来 ,而《唐宋千家联珠诗格》则有蔡氏大量的评语 ,是研究其诗学观的难得材料 ,本文据此对蔡氏的诗学观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得汉城是巴蜀地区典型的古城堡遗址之一,因地制宜的山城防御体系,其城墙附近的摩崖题刻以其自有的叙事方式展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论文梳理其叙事系统为:内容上,题刻叙事与得汉城地理、历史人文构成互文性叙事;形式上,题刻叙事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审美性和汉字独有的视觉艺术效果。得汉城题刻与城墙相互辉映,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构成了巴蜀地区古城堡独有的时间与空间交织、实用与审美并存、官方与民间协奏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舞蹈美育课是一种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实践性的、观赏性的、参与性的舞蹈课。通过实践教学,认为这是一条提高大学生舞蹈艺术素养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很多人来讲,民间、民族音乐是一个对应民族文化与原生文化环境,既亲近又遥远的精神世界;一个奇异、欢乐、充满天真而又迷人的人天合一、浪漫自由的与生活合一的精神时空;在其简易、不易、变易的历史长河中,实用与审美并存,显示出质朴天真、充满活力的精神特质,千百年来陪伴着各民族同胞在自然之苦的生态环境中挣扎、平衡、和谐、生发;承载着生活与精神的协调,表现着人们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和审美理想;在生活中鼓舞着生存和创造的勇气与力量,也给人们带来圆满的笑声、意趣和希望。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早期人类对世界进行精神把握的方式,处在人类文化起源的位置上。人类艺术从神话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成分,同时又对神话元素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审美化改造。当人类逐渐放弃了用神话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时候,神话在人类艺术中继续以各种审美形态出现并因此得以在人类文化长河中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正是在艺术当中,神话里被魔法化的想象摆脱了实用性从而获得了尽情施展的自由,而神话形象在转变为艺术形象的同时其浓重的神秘色彩被大大削弱,从而更加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9.
蔡澄清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融合中构建起了"语文点拔教学".其高效性、灵活性、整体性的特质使之成为一种科学、先进的语文教学法.该实验及其成果对语文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的文学批评思想是他人生观、世界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特别重视文学对社会干预作用和对人性情的陶冶作用;他的文学批评因其丰富的包容性和深远的影响而表现出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