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浙江出版业历史源远流长,其刊刻工艺发达,注重文教相习,有很多专门性的藏书与出版机构。从中唐时的官刻,到两宋时的私刻,及明清时的藏书阁、古籍考据、文献整理等,浙江出版业保存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图书馆学与目录学的发展,形成了系统而富有特色的出版思想,对我国出版业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风起云涌,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私家刻书群体,取得了较大的刻书成就.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群体特征主要有:其一,家学渊源的世家望族,造就了一批私家刻书群体;其二,官宦学者、名宿乡儒是私家刻书群体的主流;其三,刻书家群体的出版理想与文化追求促使刻书家群体的崛起.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群体的文化贡献主要有:一是搜求、辑刻、保存古代典籍,传承学术文化;二是创作和传播优秀学术成果,促进学术文化发展;三是精刻细雕,改进提高刻印技术,促进了出版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我国古代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家刻本与官刻本、坊间刻本三者成鼎足之势。家刻本对文化的贡献有裒辑文化典籍、传扬尚文之家风、促进私人藏书的发展;对版本学、目录学的形成及发展,亦有贡献;宋代家刻还出版了最早的综合性丛书。由于家刻本重视质量,成为后世珍贵典藏——宋版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明清西方力学在华的传播为中国近代力学发展奠定基础,其传播路径反映了社会文化差异、受众认知特点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古代知识的积累及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成为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基石;17世纪初西方力学的发展水平、中西文化差异及明清受众对西方科学的态度转向影响了西方力学在华传播路径的形成;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西方力学在明清时期呈现出理论与技术各异的传播路径。该路径的形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重构以吸收西方力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刘承是近代史上藏书最多的私人藏书家。民国初年他兴建了嘉业堂藏书楼,其藏书不拘于宋元精椠,还相当重视明清两代书籍,收藏了大量稿本、抄本;其藏书思想也颇为开明,他把藏书开放借阅,同时又把大量珍秘古籍刊刻流通,而且嘉业堂刻书选择优秀底本,校勘严格,刊刻精美,向为世人所重,这些都对中华文化的保存、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嘉业堂的衰落也同样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宅书籍铺是南宋临安最重要的书坊之一,其刊刻的古籍世称书棚本,对于传播南宋江湖派诗人的作品做出过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我国出版史和文化史上均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陈宅书籍铺的主人陈起父子两代均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努力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书坊的经营,对南宋时期的出版业和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陈宅书籍铺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7.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民族之一,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古代藏书楼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中国近代的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的思想基础上和中国古代藏书楼保留藏书的物质基础上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图书馆,既是对古代藏书楼和近代图书馆的肯定和继承,也是对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的否定和发展。本文对藏书楼到数字图书馆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戍变法运动的深远影响之一,是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其中以出版业和教育事业最突出。出版业以商务印书馆为首户,代表了这一时期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其贡献也最显著。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又和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仅就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关系,阐述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中的历史作用。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江西路德昌里。1902年,商务印书馆始设编译所,蔡元培任所长。1903年,张元济接任编译所所长,确立以编辑新式学校教科书为主要业务,迎接中国近代教育的新潮流,从而使商务印书馆由单纯的印刷业发展为以出版业为主的出版印刷业,并迅速地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中国近代大出版企业。  相似文献   

9.
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间浸濡着历代图书馆人的艰辛.古代藏书楼转向现代图书馆的发端,开启了中国藏书楼向近代的转变,中国近代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古代藏书楼的长处,勾勒出未来图书馆的雏形.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在主政湖北的18年间,为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一直紧抓“出版”为改造湖北制造舆论.一方面他创办并支持湖北地方出版,在湖北主持刊刻史志、编译西书、创办报刊并扩充出版机构,为湖北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他又限制湖北民间革命期刊发展,始终把“出版”当作“正学”的工具,致使晚清湖北出版一直为官方把持.还原这一阶段湖北出版业的状况,认识张之洞出版意识的来源,进而理解张之洞出版思想的核心,对于清末出版史、思想史研究以及张之洞研究、湖北地方文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书籍是中国古代书籍艺术史上一个具有终结意义的时代,也是传统书籍设计的一个高峰,其整体版面结构和内容编排设计有其固有的内在规范和美学特点,在整体设计上强调意蕴美,其版面设计在美学思想上浓缩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出一种得之自然又超乎自然的自然美,在书籍内容的编排上讲求范式美,强调书籍的功能性。这三种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书籍编排体系和平面设计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2.
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作为集大成的明清题画有着突出的诗性本质、显著的散文对话功能和美的形式。从本体意义阐释明清题画的三大审美综合 :主情性、开放性与情致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建筑上的琉璃装饰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便已产生,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琉璃业相承不衰,历代都留下过大量艺术特色鲜明的琉璃艺术珍品,到明清时期,琉璃的造型艺术更是达到了顶峰。素有中国琉璃艺术之乡美誉的山西,其琉璃装饰更是古代建筑琉璃艺术最高成就的体现,而榆次城隍庙的琉璃艺术,便为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
明清彩绘地图是中国传统地图的典型代表和精华,包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记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对古地图资料的梳理与分析,从构图、符号、色彩、标尺等方面对明清彩绘地图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深层次剖析了其独特艺术风格的成因,同时,基于当下创意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探讨了中国古地图文化资源设计转化的途径,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传承和创新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瀛奎律髓》是元人方回所编的唐宋两代律诗的选集,对学习诗歌创作大有裨益,故成书之后,版刻甚多。明代后期至清代的版刻情况,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材料较多,研究者也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其早期的版本情况,学者们争议较大。本文搜集、整理了有关《瀛奎律髓》元代版本情况的资料,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元代成书之后,本书或有版刻,但早已不传;而今人文中所提到的“元刻本”,其实为一明代刻本。  相似文献   

16.
明清石湾陶艺在人物陶塑、日用器皿等方面深受中国绘画影响,取得了眸子刻划、衣纹处理两大艺术成就。石湾陶艺受中国绘画影响有着深刻的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历史大背景,也与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画师人材辈出、陶艺家颇有艺术素养有关。考察这一历史背景,才能窥见石湾陶艺在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宋明以降,建本图书广泛传播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西欧各国,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我国宋以来古籍图书的重要生产基地,以建阳为代表的福建刻书业,可称为“海上书籍之路”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岭南书院兴盛于明代,在晚清达到高潮,它极有助于古代岭南地区文化的普及和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