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委婉语的关联-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的使用过程就是说话人寻求关联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借鉴语用研究者所提出的关联-顺应模式,在这一框架下对委婉语进行委婉语进行探讨研究有助于理解和使用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一推理过程,以关联性为取向。用关联理论解释人们如何使用并理解委婉语,认为使用委婉语时应依赖语境假设并确保其关联性和明示性;理解委婉语则要以认知环境中各种信息为基础进行非论证性的演绎。  相似文献   

3.
既要表达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而又不能直陈真言,这是思想和表达之间的一对矛盾,委婉语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在构建委婉语过程中,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模糊原则。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作为语用策略的功能及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以往委婉语的研究,总结了委婉语语用策略的类型与功能,并试图采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框架对委婉语作为语用策略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委婉语语言的使用具有顺应性,即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说话人因有所顾忌而避免直截了当的表达,代之以婉转的词语,通过含蓄曲折的方式传递说话人的信息、意图、思想感情等。英语的Euphemism和汉语中的委婉语意思相近,可解释为good speech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高度文明的的社会,职业委婉语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职业委婉语,但其产生渊源不同。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职业委婉语的产生渊源从避免职业歧视、顺应人的心理、遵循礼貌原则、社会文明、避免产生不快的需要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进一步证实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相应的职业委婉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从关联理论入手,首先阐述了关联理论与课堂委婉语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使用的指令性和评价性委婉语进行分析,着重强调课堂委婉语受众的认知与理解机制,提出课堂委婉语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推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语言交际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西方语言中均存在委婉语。语言的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选择,满足交际需要。一些英汉委婉语由于顺应了相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而具有共性,另外一些英汉委婉语由于顺应了不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语言结构而呈现出个性。通过对英汉委婉语异同的了解,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就可以提高交际能力,减少语用失误,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9.
运用语用学的顺应论阐释委婉语形成的语用动因。委婉语的产生与顺应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顺应礼貌原则与女性的社会地位;与顺应社会心理中的维护自尊、提高自我形象动机有关;委婉语的产生还在于顺应自我交际意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即用一种迂回的、温和的、令人愉悦的表达代替那些直接却令人不悦的说法。委婉语的产生与使用是与人类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的。本文将从认知心理视角用图形-背景理论来阐释英语委婉语委婉效果的产生机制并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委婉语的理解过程进行探析,分析人们在现实言语交际活动中对英语委婉表达的识别及其理解,探究人类在其理解过程中的认知推理能力及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提高现有R99/R4/R5/R6版本UTRAN结构的无线性能和传输层利用率为基础,介绍了基于分离RNC控制面和用户面的UTRAN体系结构的演进策略,旨在分析这种新的UTRAN体系结构为系统性能、系统部署和无线接口带来的潜在优势和不利影响,对UTRAN体系的演进提供合理的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利用修正的GARCH-M模型,检验了中国2005 - 2010年期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人民币-欧元汇率收益率及波动的周内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美元汇率在周二和周四具有显著升值特征,而人民币-欧元汇率在周四则更容易贬值并同时存在波动性的周二效应,仅在人民币-美元汇率收益率与波动之间呈现显著风险与收益的负向关系,反映出风险越高则人民币-美元汇率越容易升值,这可能是由于汇率市场中投资者的自适应预期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日常对话的语料分析,以会话分析与成员类别分析法为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中英双语交流情境中构成母语者身份与非母语者身份的对话特征并分析其语用意义。研究发现:语言知识的不对称性是构成母语者身份与非母语者身份的重要机制;母语者身份与非母语者身份并非交际者先验的外在标签,是为实现交际目的而被选择呈现的成员类别,语言知识的不对称在具体交际情境中为实现交际目的提供了所需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A股市场中市盈率应用的若干问题"是上期论文"关于市盈率问题的若干研究"的下篇,它以本轮熊市为背景,借助于数量化方法,研究与探讨了在A股市场及其投资的几个重要方面(如价值评估、投资分析、决策及回报等)中,使用市盈率指标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区居家养老是典型的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养老模式,属于补缺型老年福利政策.结合地方经验,在政府承担有限社会福利责任社会政策范式下反思,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基层制度安排缺位、绩效导向、服务主体不明,服务权责不清、服务内容与服务需求不相契合等关键问题.社区居家养老福利政策中心化、服务主体三位一体,需求导向、制度植入,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趋向等是未来社区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着重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从筛选理论入手,结合需求理论和信号理论,分别从分层角度、基准和类型的角度以及资格认证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需求,阐述了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各高校定位及其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主要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必然要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垃圾分类回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出路.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难以实施的症结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理论研究缺乏和政府的工作力度不够.日本具有很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即国家政府重视、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完备、有切实可行的削减目标以及对居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教育等,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用20%的草酸溶液沸煮处理80~100目的堇青石载体,考察了酸处理时间对载体失重率、机械强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处理后的载体上负载CuO-C eO2活性组分制得催化剂,利用色谱流动反应法进行了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草酸处理2 h的堇青石载体上负载15%CuO-C eO2制得的催化剂对CO氧化保持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技术源于生命,而非基于知识的某种创新或属于知识的分支。物在认识论的层面即理论科学的层面,是经由“起诉”而被纳入“范畴”的存在物。由此,在范畴的序列中只要有物存在,它就是存在物,它不仅符合知识的秩序,而且服从于作为生产的技术将其带向在场的摆置与设定。在技术停摆之处,知识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为技术打开新的生产视角与进程,而这一生产之完成又伴随着对知识的再创制、再生产。因此,如果将知识理解为存在物层面的知识,即科学知识,那么,技术与知识的关联便凸显为:作为“生产”的技术为存在物层面的理论科学奠基,而对知识的探求,实质上是对技术所擅长的“缘起—招致”的生产方法的探求,即对技术本身之探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