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在郁达夫那里,美与情感互为表里、不可或缺,彰显了小说现代化的品格.美与情感的交响,带来郁达夫小说抒情艺术的三大特征:其一,以抒情的方式刻画人物;其二,用抒情的笔调描绘景物;其三,按抒情的要求安排结构.郁达夫抒情小说以独特的审美形态,表现出一种创造的活力和新鲜的风貌,为现代小说文体的革新和构建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长河里,涌现出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作家,如鲁迅、郁达夫、沈从文、巴金等。这些作家都以自己特有的歌唱促进了中国抒情小说的成熟和发展,都用自己独有的抒情手段丰富了千恣百态的小说园地。鲁迅善于在回忆的氛围里抒写童年的情趣和过去的悔恨,或者把童心与乡情天然地融为一体,或者让往事的回忆漂浮在心理的流程上。抒情强烈而自然,感情深沉而蕴籍。郁达夫则不然。他的小说可以说是一系列感情的大展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曾被人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与佐滕春夫一度友情甚笃 ,后因佐滕春夫发表反华小说《亚细亚之子》 ,两人反目成仇。但佐滕春夫作为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 ,在创作上仍然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 ,更是以其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影响了郁达夫的《沉沦》等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浅析外国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小说以其心理描写、感伤、结构的散文化和清新的文笔著称,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主观抒情小说的先河。本文试从郁达夫小说创作观、自传体、零余者形象等三个方面入手,论述外国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沈从文和孙犁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家,他们分别塑造了自叙者、神美者和抗战者三种纯情主人公,这三种纯情主人公各自具有不同的审美内涵。我们试图从人物审美内涵、人物原型、叙事方式和人物形象的美感形态四方面比较三位作家是如何塑造这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自称是"乡下人"的沈从文,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算得上一个风格独特的文人。他执著追求与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理想人生形态,抒发了他对湘西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沈从文的这类小说被称为"乡土抒情小说",《边城》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前期小说是以浪漫的、"自叙传"式的主观抒情形式为主要文体特征,这种叙述方式,让作家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融成了一体。作者以忧郁哀婉的笔调、典型的抒情方式以及鲜明的现代色彩,使自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形式。郁达夫前期小说的个性化特征,是特定时代客观环境及作家在创作中主动探索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部分湘西题材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抒情小说),是与“叙事的小说”与“描绘的小说”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小说类型,具有鲜明的文本特征。沈从文的诗化小说的叙事特征,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改造与转化、获得现代意义而形成的,对中国小说模式的多样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变都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郁达夫小说中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探讨其小说的两性意识的病态特征及寻找精神出路时所陷入的误区,并以此作为把握郁达夫小说抒情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心理世界的窗口,为我们疏理其小说风格演变提供部分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蒙不仅坚持着鲁迅所开拓的现代散文化抒情小说的现实主义道路,而且还继承了鲁迅的现代文化观念,十分讲究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郁达夫对自己“感情强烈”、“自叙色彩浓郁”的小说怀有激赏之情,但他终于没有在自己身边停留下来。王蒙也没有在“八千里”、“三十年”中止步,他追求更广阔的现实世界,描绘出不少贴近现实人生的美好图画。写小说“很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的废名,他与众不同的小说风格,经过时间的淘洗和过滤,在王蒙身上终于扎下了根并得到独特的发展。如果说废名与王蒙的创作主要是小同中有大异的话,那么沈从文与王蒙的创作便主要是小异中有大同了  相似文献   

11.
卞之琳的诗歌创作,追求主体情感的隐藏,重视节制抒情及深蕴理趣,呈现理胜于情的特点,形成了冷凝深邃的抒情品格。诗情诗形的冷凝,诗意及其传达的曲折深远,以及戏剧化、小说化、意境化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是其冷凝深邃的抒情品格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小说的故事形态及其现代文学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小说追求抒情化的潮流中,沈从文逆势而动,高举“故事”大旗,对小说叙事性因素给以格外关注。沈从文采用民间故事素材和母题,改写佛经故事,模拟口传故事,创作了《月下小景》框架故事集;此外,他还善于布置悬念和伏笔,制造逆转效果,突出题材的非凡性与人物身心反应的平和之间的张力,这些都使沈从文小说的故事形态丰富多彩。故事性具有保存素材、原料的特质,它与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之间具有内在同构关系。故事性要求小说回归本体,给叙事性和情节铺排演绎予以突出关注,这对现代中国小说追求抒情化的倾向是一个反拨。沈从文要求小说在回到基本面和本体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主张,对中国小说现代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散文的美学性格简论李官权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沈从文作为“大家”的文学品格逐渐被文艺界承认,其在短篇小说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就,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同样地,沈从文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也是他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翻开《沈从文散文选》,①走进沈从...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在现代小说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是成功地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现代小说理论体系,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他小说实践中的理论价值亦不容忽视,如《沉沦》中的"西方化"意识,《春风沉醉的晚上》叙事模式的创新以及其小说善于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使其达到一种主观抒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等。此外,郁达夫小说中的江南时空之故事书写模式也颇具特色。郁达夫对现代小说理论的建构、实践及其小说中的江南时空故事书写模式的突破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沉沦与救赎──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沦与救赎──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陈望衡郁达夫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复杂性的作家。达夫一生遭人话议最多的是他小说中的情欲描写,自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问世之日起,各种议论不断。时间又悄悄过去近一个世纪了...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的作家之一。他除创作了一批惊世骇俗的作品外,还撰写了小说理论专著《小说论》和大量有关小说的理论文章。它们以其强烈的个性色彩,真诚的情感、对美的热烈追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观。小说观归根结底是一种意识形态现象,而要理解它就必须将它与具体的社会存在和历史发展联系起来。郁达夫的小说观也是历史赋予他的选择。它和五四时期的政治、经济、社  相似文献   

17.
巴金是位出色的抒情小说家。他的小说,不仅中、长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味儿,即使是短篇,也从多方面表现了作家独特的抒情才华。标志着巴金创作最高成就的固然是其长篇杰作,但就考察小说抒情特点而言,他的十三本短篇小说集倒是很值得注意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由鲁迅开创,经过“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们的努力,很快就在格调繁复、流派纷杂的新小说中占据了一席显要位置。抒情,不仅仅是浪漫主义小说家的创作特征,许多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里也融汇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构成了多种抒情风格:郭沫若是以诗的才情构思小说,落笔激昂姿肄;郁达夫作着大胆的自我暴露,直抒  相似文献   

18.
人性之美的张扬和民族品德的重造——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章绍嗣在沈从文的作品组合中,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是他一往情深创作的“湘西小说”。这个小说世界的基石是:人性。沈从文曾经这样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小说有着与同时代的作家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格。在小说创作上他采用的是直觉思维、情感思维、隐喻思维和单向思维方式。他的小说常常采取的是冷抒情的调子,表面冷漠,实际上是浓缩了情感,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品格极大增强了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对现代文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自叙体小说”的创作。郁达夫受到“私小说”的影响,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又使得他超越私小说,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本文意在通过对郁达夫与“私小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阐释,为郁达夫研究提供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