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土地法》中有一个矛盾,即一方面规定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另一方面,又取消了它,这导致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处于无司法保护的状态,也间接地导致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快速减少。这一矛盾是与《土地法》的立法理念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图通过一些关键性资料的把握,以"乱"为切入点,探讨《关雎》的内在之旨。通过对"乱"的解析、对"乱"在理解《关雎》中的地位,提出一种现代性的解释。一方面文章以早期文论为主要依据,发现"乱"为《关雎》是"四始"之首的原因;另一方面,文章又从"乱"在解析《关雎》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要从一种高度来理解《关雎》。对《关雎》的现代性解读:即《关雎》的现代性在于它的艺术美与民族语境。  相似文献   

3.
郭象虽然没有提出"个体性"与"主体性"的概念,但在其哲学思想中却存在着"个体性"与"主体性"的矛盾问题,本文试图揭示郭象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考察其在郭象哲学中的重要意义。郭象一方面在"有物之域"确立"个体性"及其价值;另一方面又将人的"主体性"看作是"个体性"价值实现的内在根据。因此,郭象所实现的"逍遥"就是作为"主体性"的人重新确立自己"个体性"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对于这部小说研究"硬汉"形象、"冰山"理论的文章比较多,但对小说中信仰文化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小说中老人的生存正是建立在自身独有的信仰体系之上。宗教信仰使老人能够乐观地对待生命的磨难;人生信仰使老人能够坦然地面对"生"与"死"这一矛盾的人生理念;自然信仰使老人能够在自身发展与自然限制这一矛盾中寻找到平衡点。《老人与海》中所体现的思想意蕴对当今人们自身发展的价值观选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说《狼图腾》英译本在海外的发行曾创下英译汉语作品之最。在译本中,译者采取了忠实与操控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一方面忠实传达原作的深层语意,并尽可能保留原作中丰富的蒙汉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对小说叙事方式进行修正,并对文本顺序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以帮助读者理解。此翻译策略值得译介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时借鉴。  相似文献   

6.
《社会伦理学研究》是一部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著作,它表达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它又为规导社会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它确立了这样一种理念:以"生活优先"而非"逻辑优先"的原则,来谋求人之"所是"与"所应是"相统一的"成人之学",来阐释个人与社会的相辅相成,《社会伦理学研究》一书问世,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也表征着中国社会伦理思想研究走向了一个新里程。  相似文献   

7.
两种现代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起源和发展来看 ,现代性存在着两种复杂的对抗关系 ,一种是文明史的现代性 ,它体现为理性的崇拜 ;另一种是审美的现代性 ,它表现为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摒弃。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一方面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基本文化冲突 ,另一方面又是理解现代性自身矛盾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教育始终都在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并以不断的自我超越求得内在和外在的和谐。它一方面根据不同社会文化的环境决定着自己的教学现念、方法、内容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独立运作先导或滞后社会文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读雪莱《诗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理论著作《诗辩》,是文学批评史上一篇奇怪的文献。学者们一方面对它采取菲薄的态度,认为它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作为诗歌理论价值不大;另一方面却又深深地被它散发出来的魅力所吸引,对它发生浓厚的兴趣,终于不得不承认它具有一种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辉。这种感受上的矛盾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打个不很确切的比喻,这篇东西颇有点像屈原的《离骚》,既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又杂乱无章,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叙事小说——姜戎的《狼图腾》和李微漪的《重返狼群》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是由于两部作品有着启后承前之关系,且都引起了广泛的文坛讨论和社会关注;另一方面,虽然它们皆以狼为主角,但在文学及文化层面却各具特色。因此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既能够揭示近年来动物叙事小说的发展与创新,也希冀挖掘出动物叙事小说在文学创作和价值内涵上的一些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1.
《狼图腾》在叙事方面的创造力首先表现为作者所采用的"嫁接性"叙事文体。小说主体叙事和"理性探掘"两部分相得益彰,其叙事理念在小说叙事主体部分通过"狼性性格"得以塑造,而在"理性探掘"部分以思辨的方式得以强化。诗和议论结合的叙事策略使小说寓理于情,在情理交融中完成作者对"狼图腾"精神的塑造和烘托,有助于作者引导和掌控读者对小说叙事理念的接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原创动漫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近十年来一枝独秀,除了它童趣不幼稚、启智不教条的特色外,与我国动漫政策扶持及其商业运作方式息息相关。但《喜羊羊与灰太狼》在获得美誉的同时也遭受了我国动漫史上前所未有的海量侵权。《喜羊羊与灰太狼》在维权不力的尴尬处境中最终将部分播映权、新角色商品权和消费品权利授予海外资本。回顾其商业运作与维权路径及今日归属,我国政府、学界、业界需要从战略上警惕资本逻辑,保护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3.
“红色经典”中的红色更多地与特定历史语境关系深密,而经典一词则须观照文本美学的各项指标,经典决定了红色的特定质素,而红色也因其特殊称谓及其负载的意识形态信息宰制着经典的生产空间。只有在“历史的”和“美学的”双重理论视角下考察“红色经典”的命名,才能在学理层面上廓清“红色经典”的经典性品质及其经典化线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A+N"结构进行全面的考察,包括原型理论、构式、隐喻、成分意义等。指出",A+N"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认知的体验基础,以及认知遵循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的基本规律,而隐喻则是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机制之一。隐喻具有突破语义限制的作用,其产生的结果可使"A+N"的意义固化,从而形成习语和惯用语。  相似文献   

15.
文学中的“怪人”形象包括疯子、傻瓜、白痴、狂人、小丑、身体残缺者、畸形人、变态者等,他们在文学观念与审美形态两个层面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现代内涵.“怪人”形象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面貌,展示出“人的文学”观之产生、成熟和日趋复杂的现代性走向;另一方面则完成了文学审美形态的现代变革:它以反讽怪诞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喜剧色彩鲜明,呈现出“审丑”倾向,“怪人”式叙事人的选取则实现了叙事视角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狼图腾>引起轰动,是当下特有的文化背景及其创作的个性特征所决定的.姜戎独特的生命体验使他的文学理想未能汇入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洪流,而90年代以来文学的逐步多元化和文学激情的缺失为他的小说创作及其轰动创造了条件;作者从新时期前夕直到浮华年代用半生的心血去写狼,并且赋予作品"小说"与"立说"的双重品格,这种"别一种另类"的创作既是<狼图腾>成为优秀小说的重要条件,又是它难免欠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细读路遥小说《人生》,从主人公高加林的悲剧中,深思其“无为”的行为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农村时代政治话语下的隐在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源于作家的“选择”,路遥纠结于政治和道德话语的挣扎,呈现出道德性倾向。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在艾赫玛托夫的小说《断头台》与姜戎的小说《狼图腾》中存在着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能够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作为这种比较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模式三个方面对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由于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叙事上的差异:《断头台》的叙事视角多元化,叙事时间呈圆形以同叙事模式相呼应;《狼图腾》的叙事视角较单一,叙事时间和叙事模式都表现为直线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小说众多暴力叙事类型中,关于文化的审视不容忽视。张承志的《心灵史》,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和姜戎的《狼图腾》最富典型性,它们分别对哲合忍耶的血性,陕北民性的硬性及草原狼性做了生动的阐发。拒绝犬儒,是它们共同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20.
清代作家陶贞怀在其创作的《天雨花》中塑造了大量婢妾形象。对这些婢妾作者始终持有一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一方面对她们违背封建纲常的行为进行大肆批判,一方面在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对她们所经历的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作者对待这些婢妾的矛盾态度,可以作出两种解读:一种是阶级立场使然,作者对下层女性的悲惨遭遇无法感同身受;另一种解读是通过对婢妾深重灾难的客观直白描写,以期引起社会对下层女性命运的关注。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