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苏父子是宋代蜀学思想的领军人物,苏洵作为苏轼、苏辙的父亲,在宋代蜀学的形成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人考察苏氏父子的创作多将关注的焦点定位于苏轼,而于苏洵、苏辙略有缺憾。作为忧乐为天下的北宋士人群中不可忽视的一员,苏洵的文学创作深染时代风气。特别是他的史论文创作秉承“其义一,其体二”的原则,将道统与政统的追索贯彻于史论中,成为影响苏轼、苏辙史论文创作的思想前导。故以苏洵史论文的宋学色彩作为探究,对全面理解三苏蜀学思想和两宋史论文的发展将提供极为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征引苏氏计十四处。《论语集注》十二处皆出自苏轼,其中《论语.公冶长》"孔文子"一章所引苏氏非若大槻信良所指苏辙,而是苏轼。《孟子集注》两处,一处《梁惠王章句上》所引苏氏非若《四书通》、蔡模《孟子集疏》所断定之苏轼,而是苏辙,《孟子集疏》、《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全文》亦皆误认为是苏轼;一处朱子所谓"近世苏氏"指苏轼、苏辙兄弟二人,非单指一人。  相似文献   

3.
孟天运 《东方论坛》2006,(6):128-128,F000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苏东坡游庐山印象。读《宋代眉山苏氏家族研究》,使人油然而生此感叹。以往海内外有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研究非常广泛,可谓硕果累累,研究领域涉及三苏文学、艺术成就、政治思想、生平、后裔等多方面。仅古今中外有关苏轼研究成果,就有苏学大家曾枣庄等著《苏轼研究史》专书洋洋几十万言介绍。然而就研究者们的学术出身来看,则大抵系出文学,史学出身者不多,研及三苏日常生活者更是少见。本书作者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对苏氏家族进行深入而广阔的系统研究,让习惯了对三苏进行文学解读的人们看…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四年,我们敬爱的朱德委员长视察四川眉山县时,参观了“三苏公园”,对北宋大文豪苏洵父子留下了赞美的诗篇。 诗云: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媚共比高。 朱委员长诗中赞颂的“三父子”,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他们父子三人都是宋  相似文献   

5.
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为原则。表现在政治上,苏轼、苏辙以王安石为不近人情者,用"人情"、"公议"作为攻击王氏的武器。  相似文献   

6.
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为原则。表现在政治上,苏轼、苏辙以王安石为不近人情者,用“人情”、“公议”作为攻击王氏的武器。  相似文献   

7.
苏洵、苏轼、苏辙是中国文化史上成就全面的“文化巨擘”,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成就 最高的“父子明星”。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经学家、政治家,研究“三苏”是 研究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纵观古今,三苏研究多集中在苏 轼身上,而对“老苏”、“小苏”注意不够;对苏轼的研究,又多集中于文学,对其学术思 想 则多付阙如。而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曾枣庄、舒大刚两位教授主编、十 余位 从事古籍整理研究的专业学者参加编纂而成的《三苏全书》,在全面、总结性的学术研究已 成学术时尚的…  相似文献   

8.
苏洵的散文,主要是议论文,“博辨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深微而后止”。(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自北宋嘉祐元年(1057)苏洵入京谒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由于欧阳修的赞赏和奖掖,和次年苏轼、苏辙二子以少年同列进士高等,遂使“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 (张方平《文安先生墓表》)。进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经过元、明、清,逮至现代  相似文献   

9.
苏轼从二十六岁到二十九岁,即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初入仕途,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这正是苏轼风华正茂,春风得意之时。三次科场角逐,连连夺魁;二十五篇《策问》,轰动朝庭;一篇《御试制科策》,洋洋六千言,在崇政殿对答如流。仁宗回宫后高兴地说:“吾今又为子孙得到太平宰相两人”。这两人就是苏轼苏辙兄弟。苏轼以相才出任凤翔签判,年轻有为,积极  相似文献   

10.
三苏父子生活的年代,恰逢北宋进士科举改革之时。作为士人以至官僚的三苏,不同程度地适应和参与了这场科举改革。改革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展示了苏氏对科举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态度与主张,也因此影响到三苏及其诗文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三苏的个案体现了北宋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宋代三苏的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三苏文史兼长,史论作品极为丰富。史论是三苏史学的重心所在,主要包括史事评论和史学评论两部分,前者以观风察势为核心,以借古鉴今为目的;后者以苏洵的经史观、苏轼的正统论和苏辙评论《史记》最有名。三苏史论在形式上笔势纵横,议论横生,在内容上喜言得失成败,罕及纲常伦理,与理学家的论史尺度迥然不同,不仅在宋代占有重要地位,在宋以降的历史长河中亦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都是北宋的大文豪,但起根发苗,却与雷简夫推荐呐喊有关.  相似文献   

13.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在诗、文、词、书、画方面却有很深的造诣,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为人洒落出尘,言谈之中不乏诙谐与幽默,下面的几则故事充分反映了他的这些性格。一、“开口便是罪过”宋王明清《挥尘录·后录》载;苏轼从黄州转迁汝州,途中起官为登州知州,乘船经过泗州时,偶作一词:“何人无事,燕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泗州  相似文献   

14.
苏辙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呈逐渐走低的态势。古代文章“一门三父子”的千古美誉,苏辙成为最黯淡无光的一位。人们通常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苏轼光环的遮蔽所致,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苏辙研究不够,认识不深。苏辙一生重“学”重“道”,强调学道既是学习之本,更是立身行世之要;他毕生追求道德文章相统一,故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致。苏轼与秦观不约而同地对此高度推崇,现代研究者不能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5.
三苏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我们应当弘扬的辉煌灿烂的重要文化.刘川眉的<眉山苏洵>、刘小川的<眉山苏轼>、熊朝东的<眉山苏辙>是最近完成的研究三苏文化的重要成果.这三部书稿的作者都是眉山当代作家,他们对三苏的研究饱含着对乡邦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激情.他们研究的视角新颖,作品鲜活通透,采用立体用笔,展示了中国文化如何造就了三苏,三苏又如何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光彩,启迪我们今天该如何去认识与弘扬三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李军 《老友》2006,(10)
有位教师曾自编对联: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此联一气呵成,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妙在涵盖了文史方面共十个知识点。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亦称"老苏")与其子苏轼(亦称"大苏")、苏辙(亦称"小苏")三人。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三人皆  相似文献   

17.
苏拭与苏辙兄弟二人,情谊之深重堪称千载一遇。而其对李白的评价几乎完全相左,这一事实是值得深思的。兄弟二人均以大节凛然著称,宋人魏了翁有言:“苏氏兄弟平生大节,在于临生死利害而不可夺。其厚于报知己,勇于疾非类,则历熙、丰、祐、圣之变如一日。而后知世之以文词知二苏者末也。”(《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十二)当二人评价李曰性格时,苏拭对李白的傲岸叛逆性格不仅十分宽容,还大加称赏;而苏辙并未看到李白性格的主导方面,对其政治  相似文献   

18.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走完了六十六年生命轨迹的苏东坡,这位北宋文坛巨星在常州陨落了。出生于四川眉山,与其父洵、弟辙并称“三苏”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的苏轼,为什么不叶落归根而客死常州呢?苏东坡与宋之淮东遭、今之江苏结下了怎样的不解之缘,又留给后人那些不解之谜呢?作者根据《苏氏族谱》中《东坡公年谱》的有关记载,并对苏东坡做过太守的徐州、扬州和客死地常州,进行了寻踪考古,写成此文,为揭开苏东坡与江苏之谜,抛一块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车轮走到11世纪,在中国的天顶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彗星,姑且不沦他在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单就文学艺术而言,他给宋代历史带来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嘉(?)二年(1057)进士乙科,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号文忠。苏轼学识渊博,才力雄大,实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完美人格的典范。他一生坎坷,入狱、贬谪、流放、最后客死江南,一生都在颠  相似文献   

20.
[提要]中国人重视家训,因为家训是体现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信仰的符号,是家的精神根基,是根植于内心的行为准则,家训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家庭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兴衰。宋代四川眉山苏氏家族因其清正廉洁的家风和经世致用的家训培育出了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对“三苏”家训的内容、内涵和特色加以研究,从文化背景、地域特征等方面挖掘出“三苏”家训产生的条件,以期为中国的童蒙教育改革、为社会风气的引领、为以“三苏”文化为代表的宋代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承找到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