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谭五昌 《齐鲁学刊》2012,(1):152-155
海子的长诗创作突破了传统长诗(或史诗)应具备的构架(结构)、内涵及表现手法,基本上是个体抒情诗在体积内容上的自我重复、叠加或扩张,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心灵史诗"。对海子的长诗创作,诗歌界内部是存在争议的。但就海子的抒情短诗创作而论,海子所表现出来的杰出抒情才华获得了诗歌界内外的高度赞誉,海子诗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和具有的文学史(诗歌史)贡献,主要在于诗人对"麦地"与"太阳"这两个原创性意象的"全新发明"。  相似文献   

2.
作为创作主体的白先勇,他为汉语新文学提供了对放逐生命的孤独存在的本原性思考和融现代于传统的世界性实践的基本范式;作为行动主体的白先勇,他的具有文学批评性质的散文、和同仁创办的《现代文学》、还有对昆曲的传播和推广所做的努力等等都对汉语新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研究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一个新的课题。其中,关于"底层文学"的发生与定位、"底层文学"的道德评判、"底层文学"接受研究等问题的讨论和争议为当下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文化张力。肯定"底层文学"对"人民文学"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从现代性角度发掘"底层文学"的先锋性,从而为"底层文学"创作确立了历史的承接点,这对于"底层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位娜 《理论界》2005,(2):146-146
白先勇是台湾六七十年代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他塑造的女性形象悲剧命运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白先勇创作的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5.
"欲丽前人"是陆机在其《遂志赋》序文中拈发出来的诗赋摹拟创作的新旨趣。这一摹拟旨趣的形成与确立,实际上相当深刻地反映了魏晋之际诗赋摹拟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以及"崇有"思维背景下诗赋摹拟在"体物"意识、创作技能诸方面的积极演进。第一,诗赋摹拟成为作者借以"立言"扬名的重要凭借;第二,诗赋摹拟成为一种"体物"的竞技艺术;第三,诗赋摹拟使诗赋体制自身的竞技性表现因素得以突显。  相似文献   

6.
茅盾在"女作家论"中对女作家创作活动的论述不乏精到见解;与此同时,男性本位的性别意识与时代政治等方面的因素渗透于他的评论。他一方面真诚提倡和鼓励"女性的自觉",另方面又对现代女性主体意识在创作中的多样展现缺乏理解,以致其批评文本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性别盲视或偏见,忽略了特定历史阶段女性创作在性别问题上所承载的特殊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7.
刘勰创作目的,首先在于通过"言为文之用心",实现儒家人生三不朽价值;其次,通过《文心雕龙》的著述,纠正齐梁文章创作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再次,在于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正"本"清"源"。因此,《原道》乃为作家进行正确地创作立一大本源,亦即为文章创作寻找哲学上的理据。《征圣》是为了"师乎圣"的,也就是要求从创作主体上学习圣人为文之精神与为文之法的;而《宗经》是就创作实践立意的,确立了文章的风格特色与论文的最高准则;《正纬》提出"芟夷谲诡,采其雕蔚"的文章流变思想;《变骚》从文章流变的角度,提出要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坠其实",才能防止文章发展流变中的"浮诡"、"讹滥"文弊发生,使得此后的创作步入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8.
穆木天20世纪二、三十年在代理论和创作上的转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现代"走向"现实"的一个特例。以穆木天生平、创作与理论主张为基础,可以看出穆木天的转变不但与其东北诗人的情感有关,而且,这种转变还包含着不同文化语境下诗人创作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集中在小说集《纽约客》中。白先勇在作品中展示了在异域生存的中国人被放逐的心灵事实 ,面对着一种格格不入的异域文化 ,这些被放逐者无法在心灵中取得统一而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意识和危机感 ,最后步入生命的虚无。随着时间的淘洗 ,白先勇域外小说中的压抑感也逐渐淡化 ,凸显的则是作家物伤其类的深在关怀。  相似文献   

10.
<正> 白先勇小说的现代特色,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1)模仿尝试阶段;2)熟练运用阶段;3)创造发挥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笔者在分析他的早期作品时已经谈过,现在要谈的是二、三两个阶段.所谓第二阶段,也就是写作《纽约客》中的《芝加哥之死》、《上摩天楼去》、《安乐乡的一日》、《谪仙记》等篇以及《香港——一九六○》的一段时期,大约两年光景,可以看作白先勇创作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而第三阶段,不言而喻,也就是写作《台北人》及其以后的创作时期.同第一阶段一样,白先勇第二阶段的创作也是以现代特色为基调的.不同的是,已经蜕去了模仿的痕迹,现代手法的运用比较自然、比较熟  相似文献   

11.
释“拜”     
张应峰 《殷都学刊》2008,29(2):129-130
古代“拜”礼有通称、专称之别,关于专称之“拜”,《荀子》定义为“平衡曰拜”,古今释“拜”者多引此说,但历来众说纷纭,难有定论。考诸众说,“拜”当为跪而拱手至地,低头与腰平。  相似文献   

12.
张伟 《阴山学刊》2020,(2):55-57
作为蒙古族诗人,白涛是一位自觉地为养育他的民族代言的歌者。他不仅投入了饱满的感情,而且是一种理性的认知。他站立于内蒙古草原这片坚实的大地上,他的写作,是有根性的写作。蒙古族历史文化之深厚博大,足以令他敬畏、仰视,因而,狂放的诗人变得温顺、谦虚、虔诚。白涛的诗,颇具朴野之气,保持着原始的淳朴。在寻根问祖中,他获得了归属、认同,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找寻回了自己的精神原乡。粗线条,大轮廓,写意笔法,绝不谨毛失貌。白涛的文化焦虑是显在的,来自不同方向的力,相排斥,相抗拒,化而为诗,形成作品内在的思想张力。  相似文献   

13.
苏晓芳 《云梦学刊》2001,22(1):58-61
林白是一个有强烈的"边缘"自觉的女性作家.孤立地以某种女性特征来观照林白及林白的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林白的写作,是她作为一个"边缘人"的恐惧的文字传达.  相似文献   

14.
许婉璞 《晋阳学刊》2005,3(4):56-59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是一种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同时也在最深层的意义上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意蕴,他的哲学提供了对人的存在状态、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但由于其极端的悲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也在现实的层面上存在被利用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彭柏林 《云梦学刊》2010,31(3):119-121
勤劳勇敢、厚德载物,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髓和民族性格的基本特质。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勤劳勇敢,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要求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勤劳勇敢。厚德载物”的德性。为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利用厚生和质朴俭约教育。  相似文献   

16.
拉斯普京的<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通过对一个俄罗斯普通家庭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的展示,对当今残酷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抨击和彻底批判.小说作者对人们在精神领域中迷失方向和传统道德沦丧的行为发出了警示,对良知和人性的深情呼唤一直是拉斯普京为"俄罗斯的出路"问题所寻找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谪仙"称谓缘自道教神仙观念,这一称谓因用于李白而具有了诗人意义.宋代文人广泛借用"谪仙"称谓,这与他们的道教信仰、诗才学识以及对李白的崇拜有关.狂傲、贬谪和诗才是宋代文人对"谪仙"概念基本内涵的确认."谪仙"因此也成为宋代诗学批评的术语之一.  相似文献   

18.
自称为撒都的白族小群体,他们的传统母语既不能与白语相通,也不能与当地彝族尼苏语通话。通过入户调查访谈、问卷和实地观察,以及400个核心词调查和测试,对该群体的语言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结果显示,成年撒都人虽仍然使用母语,兼用汉语和彝族尼苏方言,但母语的固有词正在丢失。青年、少年母语使用人数呈阶梯式剧减,大多数人已转用汉语,兼用彝语。撒都话已面临严重濒危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白孝文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又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物。这一形象中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社会历史内容。白孝文由封建宗族的“样板”演变为投机“革命”的阴谋家的历程,凝聚着许许多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政治内涵。这一人物灵魂的异化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20.
张恒学 《云梦学刊》2004,25(2):65-68
白孝文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又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物.这一形象中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社会历史内容.白孝文由封建宗族的"样板"演变为投机"革命"的阴谋家的历程,凝聚着许许多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一政治内涵.这一人物灵魂的异化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