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把生活真实升华为文学真实,其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仿真创造。仿真创造就是在模仿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使文本产生理想的审美效应。它主要表现于认识真实、想像真实和情感真实三个层面。文学的认识真实是仿真创造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实现;想像真实是仿真创造的灵魂,赋予文学以虚拟性和假定性;情感真实是文学创作的内驱力,真情充盈是文学作品具有恒久生命力之源。  相似文献   

2.
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所代表的不同价值对我国的司法和法治的建设有着不同的意义。我国立法对"真实"的基本定位为贴近客观真实的法律真实。这和西方法治倡导的法律真实有不同之处,这不仅源于诉讼模式的差异,更是由于司法环境的不同。尽管如此,我国在追求"以客观真实为目标,以法律真实为底线"的目标中,仍存在一定困境。如何达成二者的统一,不仅需要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努力,更需要在全社会中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3.
自照相机发明后,现代绘画艺术便常常被认为是与真实、求知无关的事情,因此传统写实绘画没有意义了,自我表现的绘画才是进步的和高级的。这根源于对“真”的误解——将物理真实与视觉真实混为一谈。而视觉真实又因民族、文化甚至人的年龄的不同而不同。视觉生理学、心理学、现象学及70年代出现的二阶控制论,都曾充分论及过人的意向性对视觉形象的建构作用。“具象表现绘画”更是致力于新的视觉模式的建立。旅法中国画家司徒立则将具象表现运动上升为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较为完备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深入地理解诉讼中的真实,运用了归纳对比的方法,梳理了对诉讼真实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上的真理理论:符合论、融贯论、实用论和马克思主义真理论;通过对几个关键问题不同观点的辨析,阐释了诉讼中的真实与哲学中的真理的关系,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诉讼中的真实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理论是我国诉讼真实论的理论指导;在诉讼中,出于发现真实、保障人权、程序正义、诉讼效率等多元价值的考虑,应当坚持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发现真实是刑事诉讼的前提和基础,而正当程序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二者共同服务于刑事诉讼的终极目的———解决刑事纷争。正是刑事诉讼的根本目标决定了三者之间的基本维度,继而生成刑事证据规则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西方小说经历了从理性真实到非理性真实的变迁,并从这两个层面同时对现代小说真实进行了创造和解释,这种小说真实的双面形象表明小说的本质在于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过程,而不在于一种固定的观念和形态。非理性小说真实的产生,打破了理性所代表的唯一和最高的真实,才给文学真实现带来了彻底的变化,它的基本标志不仅是非理性现实进入文学,更重要的在于它的特定叙述形式下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作为上层建筑的司法制度必须与当前的经济基础即社会生产关系相适应,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司法制度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包容性。客观真实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而与其对立的法律真实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又显示出"一刀切"即机械化和形式化的不足,最大真实吸取他们各自的合理成份,同时扬弃了双方的缺陷,从而达到了对客观真实的否定之否定,实现法律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无论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所关注的"现实"范畴,还是思索小说所关注的"可能"范畴,都体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真实。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文学能穿透现实观念的束缚;艺术真实之真在于给现实生活以启示;文学艺术中的虚构,是生活真实的完善者,而非对立者。  相似文献   

9.
刑事证明标准模式可分为"客观真实"、"法律真实"和"主观真实"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各有其理论依据并各有利弊。将三者有机整合而成的"实在且正当的主观真实说",是我国刑事证明标准模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会计真实的基本含义是指会计行为主体严格遵循会计规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真实的理想目标是客观真实,现实标准是法律真实,并论证了这一观点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上的科学性与合理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哲学史上,莱布尼茨对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有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另一种是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的。休谟、卡尔纳普、罗素、维特根斯坦都继承了莱布尼茨的思想路线,坚持在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作出严格的区分,并试图在两者的对比中说明逻辑真理的独特性质。文章通过对逻辑和西方哲学史上逻辑真理研究的回顾,指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不可逾越,二者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一致的。而且,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一样,都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2.
蒯因对分析—综合两分法的批判对分析哲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对它的内容及论证的理解历来存在许多争论。特别要强调的是,蒯因不只驳斥狭义分析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仅从客观性、一致性和符合性方面考察真理的本质和特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实践的、文化的、人性的角度对真理进行多维的综合研究,揭示真理的实践性、文化性和人性内涵,拓宽真理论研究空间.实践真理论、文化真理论、综合科学真理论是真理论的现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发展的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历史真理论     
对应于历史认识的三种形式,历史真理有三种,它们都有广义的符合特性,都由广义实践检验:事实性真理是认识结果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它以经验事实为标准,由客观实践检验;理论性真理是认识结果与逻辑体系相符合,它以逻辑体系为标准,由理论实践检验;价值性真理认识结果与主体的实际价值取向符合,它以主体价值取向为标准,由思想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5.
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讲的虽然都是真理内容的绝对客观性和向客观事物接近的无条件性 ,但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前者是从认识的总体上 ,后者是从一个一个真理的获得上 ,指明主观和客观的一致和统一 ,二者并不是等值的两个范畴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界,关于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绝对真理的存在形式上:有的既承认有具体的绝对真理,又承认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的绝对真理;有的只承认前者,否认后者;有人只承认后者,否认前者.但都坚持有绝对真理的存在.笔者从真理的含义、绝对与相对的本质、世界的无限广大及发展的无限性等方面驳斥了绝对真理论.笔者认为不存在绝对真理,真理都是相对的;坚持真理都是相对的,与坚持可知论、坚持客观真理并不矛盾;真理都是相对的也不等于相对主义.坚持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一贯原则.  相似文献   

1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真理:即绝对形式的“相对真理之总和”与相对形式的个别真理.不能把每个真理中包含的绝对真理的成分,当成这个真理本身,所以不能说任何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18.
绝对、相对真理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第一次提出绝对、相对真理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做出明确的说明与叙述。列宁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提出了著名的“总和说”。而现行哲学教科书由于对列宁的“总和说”的错误理解,在两者关系的阐述上表现出了片面性和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以一种辩证、发展、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以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