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概率销售作为一种新颖的销售策略广泛应用于旅游业。在双寡头销售商竞争销售背景下,两销售商分别向损失中性和损失厌恶型消费者销售高档产品和概率产品(中低档产品打包成概率产品)。本文首先运用博弈方法建立了损失中性下的概率销售模型,揭示了产品质量对销售商策略的影响。考虑到消费者在购买概率产品后存在期望损失,我们进一步构建了损失厌恶下的概率销售模型,研究了期望损失对概率销售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期望损失为概率销售商实施概率销售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可以增加概率销售商的利润,但可能会损害其竞争者的利益;销售商是否采用概率销售策略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购买损失和选择损失的敏感度。最后给出了数值应用结果及管理学启示。  相似文献   

2.
秦昕 《决策与信息》2009,(7):191-192
损失补偿原则设立的目的是为防止被保险人获得不当得利,从而规避可能因此而产生的道理风险。一般认为该原则仅适用于财产保险而在人身保险中没有适用的空间,我国保险法也采纳了这样的观点,将具体表现该原则的代位权制度规定在财产保险合同一节中,而人身保险合同不适用该制度。但是人身保险各个险种的性质并非完全相同,其中除人寿保险外的一些保险(如医疗保险)具有损失补偿的性质,因此基于损失补偿原则的理念,损失补偿原则也应适用于这些保险种类。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要素的主要变化是明确提出了利得(gains)和损失(losses)两个新概念。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的表述,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利得、损失的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质量的波动性,产品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地符合规定要求,必然存在着因不合格品引起的损失和为减少损失、加强预防而需要控制增加费用  相似文献   

5.
“3060”双碳目标对我国低碳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随着碳配额总量上限的逐步下调,客观上增加了排放主体减排合规的不确定性。为此,借鉴惠普与华为激励供应商减排合规的理念,基于能够识别碳减排不合规的工具——碳审计,本文设计了基于容忍的碳审计机制与基于打压的碳审计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利己策略与共赢策略对这两种碳审计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策略下最优的碳审计机制依赖于买方的商誉损失系数与采购价格。具体而言,利己策略下,当损失系数较低时或当损失系数适中且采购价格较低时,基于容忍的碳审计机制占优;当损失系数适中且采购价格较高时或当损失系数较高时,基于打压的碳审计机制占优。共赢策略下,当损失系数较低或者适中时,若采购价格满足一定的条件,基于容忍的碳审计机制占优。此外,研究还发现,相较于共赢策略,利己策略下占优的碳审计机制更能促使供应商碳减排合规。  相似文献   

6.
目前经济形势下,因赊销而产生的商业信用广泛存在,商业债权的固有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通过企业内部信用政策决策和对客户的相关分析可以达到相对减少债权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供应链文献研究都假设了供应链系统中有足够的营运资本可供零售商或供应商融资,然而在管理实践中供应链运营经常面临着资金不足等短缺风险。本文在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存在资金短缺的现实情形下,研究了基于融资需求的损失厌恶型零售商订货策略问题。研究发现,一旦零售商自有资金增加,其损失厌恶系数增大使得资本约束零售商的订货量增加;而一旦零售商的损失厌恶系数确定,银行融资利率增大,资金约束零售商的订货量减小。最后,构造了协调供应链的融资成本共担的协调机制,并通过对比分析刻画了融资利率水平能够影响供应链的运营决策,这也为供应链企业资本风险管理实践提供了很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侃 《决策与信息》2011,(9):126-126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调整运作环境下,当公司陷入僵局的时候,往往会使公司在短时间内遭受巨大的损失,以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为基础,正确的认定公司僵局对于开展司法救济,并最大限度降低公司权益相关人的损失,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产品质量成本观的缺陷传统的产品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产品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所发生的一切损失和费用。具体内容包括:1.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各种损失即损失成本,可进一步划分为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两类;2.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它又可分为检验费用(亦称“鉴定成本”)和预防费用(亦称“预防成本”)。传统质量成本观认为:质量成本与产品的质量水平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的增减变动会对损失成本产生影响,形成一种此消彼涨的格局。笔者认为传统质量成本观至少存…  相似文献   

10.
金融海啸中内地金融企业海外投资的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收  李双飞 《管理评论》2009,21(2):62-67
在金融海啸中我国的金融机构海外投资损失较为严重。本文首先梳理了内地金融企业“走出去”的动因,然后分析了次贷危机以来内地金融机构和QDII海外投资的损失情况,最后对金融机构未来的海外投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英竹 《决策导刊》2007,(10):24-24
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显示:抽查8户企业的338项决策事项发现,因违反决策程序、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等,造成损失或潜在损失54.87亿元、国有资产流失13.75亿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极值理论中的POT模型来考虑大额保险损失额的尾部分布,提出了一套清晰的方法论体系;对待一组数据,如何进行恰当的描述统计分析,进而通过数据选取合适的极值模型,并以合适的方法估计选取的损失额模型的参数,最终估计出拟合分布的尾部分位数。  相似文献   

13.
张杰 《经理人》2008,(4):51-53
去年9月26日,汇丰控股集团对外宣布关闭旗下一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此举给汇丰的HSBC Finance部门带来了8.8亿美元的会计损失及6500万美元的成本支出。高盛估计其因此损失的头寸将高达约124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了从主管市长到普通百姓均感头疼之事。为了“治堵”,政府还鼓励市民献计献策。首都好多新闻媒体对首都日益严重的“堵车”现象也在议论纷纷。对堵车耽误时间的上班族、有车族、出租汽车司机们均叫苦不迭。据从有关部门了解,因为堵车,北京一天的损失是4000万元,全年堵车直接损失60亿。由于道路严重堵车,北京人的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不少人心理备感压力,这笔损失更难计算。一个到处堵车、形同一座大停车场的城市,对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异化了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死亡损害赔偿并非是生命本身的赔偿,而是对死者预期利益收入损失的赔偿。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决定了法律意义上“同命”不可能绝对的“同价”,死亡赔偿金尽可能体现死者的收入损失才是理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应收账款作为一种信用手段和营销策略被广泛应用。应收账款一旦无法收回就成为坏账,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和损失,因此关于坏账的防范和管理就成了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坏账损失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决策失误是中国最大的失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曾说:我们国家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战略决策的失误。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远比一件贪污受贿大案要案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大得多。世界银行估计,我国“七五”到“九五”期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5000亿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毛昭晖教授说,  相似文献   

18.
由玛丽·夏皮罗领导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今年4月16日向位于纽约的联邦法院递交了长达22页的民事诉讼状,正式起诉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及其副总裁托尔雷,指控其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当日,高盛股票应声下跌超过12%,账面损失1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应收款项是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开展其他有偿服务业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应收而未收的各种款项。由于医疗应收款的欠收或缓收,严重地影响了医院在经济收支上的良性循环和正常运作,而且占用时间过长,容易发生坏账损失,也使医院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医院要严格控制应收款的产生,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和损失。  相似文献   

20.
考虑灾害的突发性、信息获取的不完全性以及应急救援的紧迫性,引入区间数描述应急物资供给与需求的模糊不确定性,引入三角模糊数刻画路网容量受限情况下每周期的最大物资运输总量,综合考虑灾害、灾区、灾民以及物资等多重因素,引入延迟系数,以应急物资分配的总延迟时间最小化和总系统损失最小化为目标,构建模糊信息条件下考虑多需求点、多配送中心、多物资、多周期、多目标的应急物资动态分配优化决策模型,分析了区间目标函数、区间模糊与三角模糊约束条件的清晰化方法,采用基于二维欧式距离客观赋权模糊算法求解模型,并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例对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最大程度地权衡延迟时间与系统损失,形成多周期最优的物资分配方案;现实多周期应急物资分配,时间并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应急周期的灾情、灾区、灾民和物资等多种因素对系统总损失造成的影响;重视时间偏好系数,可能使系统总损失增大,表明单一考虑时间偏好系数和损失偏好系数均具有片面性,应该把握选择"度",发挥二者结合的相互促进作用;物资分配方案基于决策者偏好,并考虑每周期不同需求点的易损性、重要性、需求紧急性以及各类应急物资的重要性与时效性差异参数,有利于提高多周期决策的柔性和现实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