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立法的科学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我国政府立法的科学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我国政府立法在立法理念、立法内容、立法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加强政府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立法理念,改进立法的内容,健全政府立法专家论证制度,建立政府立法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强化三大基础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湖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推进湖南“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必须树立社会公正理念,完善社会公正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科学配置政府职权;规范行政程序与政府权利。只有强化这三大基础,才能为两型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从科学发展观的视域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现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科学发展的战略转变,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战略指导思想,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创新引领的时代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创新、路径创新、治理创新、扶贫减贫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才能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科学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加快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艳妮 《社区》2022,(8):50-50
在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的过程中,沈阳市第二十中学三好分校始终坚守雷锋精神的校魂,坚持“以雷锋精神治校育人”的理想信念,把雷锋精神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载体,积极与所辖的沈阳市和平区南湖街道三好街社区开展共驻共建工作,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两邻”理念融入雷锋精神,建设雷锋学校,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人。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与以神为本、以物为本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人为本理念与服务型政府价值内涵具有逻辑和内容上的契合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应做到:强化政府角色定位;实现政府职能分化和部分权力的弱化;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政府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7.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以树立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理念为追求,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为方法,以“融合党建”各类项目评选创建为抓手,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为举措,以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功新时代”行动计划为途径,以建立“党建与业务”考核实施办法为手段,建设新时代高校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机制,以期为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其突出的本质特征在于:不是否定发展,而是强调必须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时代大美育理念,从文明校园向文化校园建设转变,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宏观上,将地方文化、城市文化融入职教文化,将使校园更有特色;微观上,强化院系、班级、宿舍文化“一系一品”“一专一品”“一班一品”“一舍一品”建设,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三者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一次比一次更科学、更向人文治国的理念靠拢。发展不能只讲兴国,还要讲治国,“科教兴国”与“人文治国”应当并重。  相似文献   

11.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在成功“入世”后,构筑“服务型政府”作为我国未来行政改革的主导趋向和目标模式定位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毋庸讳言,对于未来的“服务型政府”我们尚缺乏明晰的理念支持和特征勾画,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个切入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公益的目标、民主的行政、人本的价值追求当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理念诉求,而服务行政、有效行政、回应行政、法治行政和责任行政当是其基本的应然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倡导诚信理念,注重和谐校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经济思想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资源革命与思想革命,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和伦理意蕴,是中国传统的“民本”与“俢睦”思想、马克思的共享正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以及发展伦理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孕育的产物。在新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的逐步推进不仅有助于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和区域之间的共享、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和非盈利性互动关系,而且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经济与伦理支撑。然而,为了进一步推动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还必须从消费理念、政府规制、企业平台和消费者行为4个层面强化对新时代共享经济的路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行“大部制”改革,进一步理清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使政府改革有了新的契机。然而我国“大部制”改革也面临重重困难和部门利益集团的阻挠,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冲破部门利益阻挠,妥善协调部门利益在组建适应新的国内外形势的高效率的“大部制”机构的同时,健全法制,强化依法行政的理念,健全政府权力监督机制,建立责任政府、有限政府,以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建设绿色湖南,是省委、省人民政府全面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化两型”战略,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提升长远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在绿色湖南建设过程中,作为主导力量的政府必须进行行政文化的创新,形成“生态优先”的行政价值取向、“公开、透明、公平”的行政责任理念、“平等、民主、多元、参与”的行政权力观、“科学、系统、创新”的行政思维方式以及“弹性、及时、开放”的行政系统观。同时,行政文化也要经过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才能在行政实践中切实发挥作用,可以从行政制度推力、行政主体自觉推力以及行政客体推力等方面来推动生态型行政文化的社会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绿色湖南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方政府再造对我们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借鉴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后,各级政府都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施政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得失,然后在分析我国政府改革环境的基础上,从三个层面尝试探讨了借鉴西方政府改革,以更好地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7.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廉政思想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荀子廉政思想的生成基础是乱世乱象对重建社会秩序的呼唤、“百家争鸣”带来的学术思想融合、先秦诸子对反贪贿的思考与探索,其主要内容包括尚贤使能的用人理念、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和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从荀子廉政思想中汲取智慧,积善成德进行自我革命,隆礼重法完善制度机制,注错习俗营造社会氛围,切实发挥廉洁文化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治本”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课程思政新时代教育理念背景下,针对当前本硕博贯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尊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才个性化成长规律及基础性、连贯性和层次性的课程一体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建立“3+1+1+X”本硕博贯通的动态分流弹性培养模式。基于此模式,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建立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课程体系。这种弹性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发展理念、方法、机制三方面论述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电子垃圾治理之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电子垃圾正成为危害人类生活的严重隐患。到目前为止 ,中国对电子垃圾的处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而电子垃圾已经严重破坏了中国农村的环境。新世纪的中国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 ,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治理电子垃圾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本文借助循环经济的“减量、再使用、再循环”的理念 ,分别从电子垃圾治理中的政府、厂商、消费者等角度出发 ,提出相应的行动建议 ,以实现电子垃圾治理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