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单词联想测试考察了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研究结果表明:语言水平与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相关。语言水平提高时,语音反应和无关反应逐渐减少,语义反应即聚合和组合逐渐增加。当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到了中级阶段,其语义网络就已经形成,并且向着母语者的方向发展,但这种语义网络和母语者的语义网络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经历从语音到语义的过程,学习者最初建立的系统以语音为主,而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语义联系开始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语音联系的消失,因为词汇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所以,不能笼统地认为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是语音的、聚合的或组合的。  相似文献   

2.
母语迁移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母语语境在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旨在通过对自建语料库(SCLEC)的分析从新的视角强调母语及母语语境教学对外语学习过程的作用。研究显示,母语语境知识是导致语言迁移的一个关键因素。低层次的英语学习者更容易在动词词汇搭配使用中受母语语境影响,而高水平学习者能够更复杂地使用此种搭配。反之使用的动词词汇搭配趋于简单,倾向于使用万能的虚化动词。  相似文献   

3.
母语负迁移与写作的中式英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语学习中的母语知识负迁移作用一直是困扰着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我国成人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本文拟从我国成人英语学习者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在词汇、句法、修辞、语篇等四个层面的分析 ,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 ,提出中式英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的英语习得者受到母语的干扰或由于英语体系本身的庞杂,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所犯的语音、词汇、句式、语篇甚至标点上的错误。拟探讨中国式英语的定义,并从语音、词汇、句式、标点、语篇等层面讨论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英语习得者在英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双方面的影响。结合高职阶段英语的习得。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及语言习惯四个方面对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进行了分析。以期运用好这些迁移规律.使母语最大限度地促进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中介语石化现象经常发生在学习者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质化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书面语中的词汇石化错误进行探讨,总结出11种词汇石化错误及出现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词汇石化成因有母语迁移作用、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英语学习环境不足、学习工具的缺陷性和词汇使用的局限性,以及通过词块教学法、重视英语语境、鼓励使用新词汇、避免母语负迁移、加强学习者对词汇石化错误的认知和加强师生之间的词汇学习反馈作为减少词汇石化错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影响,作者以亚洲留美学生(英语为非母语者)和美国本上学生(英语为母语者)相同主题的作文为对照组,分析了两者在使用表示“义务”、“必须”的情态动词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东方文化价值观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基础,参照Quirk的理论,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同位结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同位结构总数和两大类同位结构(即非名词性从句同位结构和同位语从句)使用上均明显少于英语母语者。少用的原因包括学习者词汇量较小、对同位结构重视不够、考试命题限制以及母语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CLEC语料库中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视觉动词see,look,watch,notice和observe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心理词汇的组织构成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词汇习得的顺序是由使用频率高的词汇到使用频率低的词汇,由中心词义到次要词义,词汇习得的深度不够;学习者大脑中初步形成了词汇和语言结构的预制模块,词汇的提取受母语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和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之间的分析,研究文理科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特点以及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文科学生更偏爱管理策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较强;而理科学生则更多的依赖母语策略来解决外语学习中的问题。文理科学生成绩差异较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管理学习策略的培养,鼓励学习者自主,不提倡过多使用母语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来对比分析不同层次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发展的趋势以及特点。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语块的重复使用减少,丰富度提高。但是与本族语者相比,在语块的储备和丰富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按照语块的结构进行分类后,学习者在从句类和惯用法语块的使用上呈上升趋势。在介词类语块的使用上,学习者之间差异较小,但与本族语相比,使用的比率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把西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与中国的文化特点相结合,探索中国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英语教学。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应该作为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文化间具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规则。这使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只以英语语言学习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目的。这就使得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篇章语言学还是在语用学研究中,话语联系语均被认为具有重要功能。篇章语言学家认为,话语联系语是实现篇章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语用学家认为,话语联系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为话语的理解指路导航。本文运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在英语论文中使用话语联系语的差别,结果显示:(1)中国学习者在论文写作中比母语者倾向于更多地使用联系语;(2)二者使用的联系语在语义分布上大致相同;(3)在每一类别内部具体联系语的使用上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学习者机械套用,欠缺必要的文体意识,及在表示列举、总结、转题和推论时,倾向于借助明显的联系语来达到发展主题的目的。本文试从连贯理论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可能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话语联系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综合语料库与认知分析框架对比研究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介词in的情况,研究发现:(1)与英语本族语学生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作文中明显超用介词in,集中表现在超用in的核心意义、in最易拓展的隐喻意义(表示时间)和in的某些固定短语。(2)与本族语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明显少用介词in较难拓展的各项隐喻意义;其使用in的固定短语缺少多样性。(3)中国学生使用介词in总体错误率不高;在所犯错误中,错误率相对较高的为in较难拓展的隐喻项错误。但是,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错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母语为英语的听众和母语为普通话的听众对八种不同母语的说话人的自然英语语句中所带的外国口音轻重程度的识别。与母语为英语的听众相比,母语为普通话的听众对外国口音的识别度偏低;与其它口音相比,特别是与法语口音、西班牙语口音和俄语口音相比,母语为普通话的听众对普通话口音和粤语口音的敏感度偏低。声学分析表明母语为英语的听众和母语为普通话的听众对二语英语说话人的外国口音的辨别分别依赖于不同的感知征兆。  相似文献   

16.
外语写作的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文章内容的构思和用目的语表达所构思内容的能力。通过对学生作文的分析、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课堂辩论如何影响学生的写作。指出通过课堂辩论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和可理解性输出,从而直接作用于外语写作,实验证明学生在文章内容和语言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依据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对英语连接副词进行分析,指出连接副词在话语交际中的各种语用标记作用,并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英语本族语者的议论文作为参照,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连接副词的情况,以考察其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语用认知意识。  相似文献   

18.
连接词作为语篇衔接的一种手段,在英语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少用、误用连接词的现象却很严重。通过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本族语语料库(FLOB)中的连接词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发现各自连接词的使用特点及其原因,从而为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提供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语用失误与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语用行为受制于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 ,由于语用中文化差异的存在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往往因使用的外语不符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而无法实现预期的交际。作为英语学习者 ,我们只有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 ,找出英语语用失误中的文化根源 ,才能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特定语料库中语料的检索和处理,对比分析了英语写作中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对于单词very在使用上的区别,以及不同程度学习者之间对该词使用上的区别,并探讨了导致以上区别的可能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于very一词,中国学习者存在超用、回避和误用现象。这些现象归因于中国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所发生的语言负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