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色彩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色彩蕴含城市意向,展现城市风貌与文明发展程度。结合天津市自然地理、入文地理因素与建筑色彩现状,通过实践调查和科学研究对中心城区建筑色彩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以砖红、砖灰、亮灰、暖黄作为中心城区建筑主色调。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色彩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进而提出具体控制引导建议,以期创造和谐、有序、优美、明晰,并具文化内涵和鲜明风格特征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色彩格局。  相似文献   

2.
留用地是扶持被征地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项安置措施,在近二十年的征地拆迁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留用地提留比例高居不下,地方政府按净用地兑现留用地指标后,用于城市发展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所剩无几。在城市外围区,承担着中心城区转出产业、功能和人口的重任,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巨大,居住用地供给不足,但却存在着大量的留用地低效、闲置使用,供需矛盾突出。同时,留用地政策的种种规定,不可避免地使留用地使用与城市规划发生矛盾,造成留用地无法兑现落地。因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新型留用地出让、开发的模式,把留用地的潜能给释放出来,以弥补居住用地的需求,并帮助农村集体按城市规划获得长久升值的收益,以达到农村、市场、政府多方共赢。本文以广州市外围区为例,对新型留用地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模式探讨,并提出政策支撑的方向,为土地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心城区外围空间区域正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地区。对天津中心城区外围空间六种主要结构形态进行研究,认为其空间由圈层式向轴向式发展,并且功能分区明确;存在空间利用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行政辖区管理束缚空间发展、建设开发导致耕地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提出扩大中心城区辖区范围、强化规划与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土地价值产生显著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以武汉市土地出让样本和城市POI数据为基础,建立特征价格模型,测算总体-郊区-主城区以及不同地类轨道交通溢价效应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差异性,进一步研究政府在何时出售轨道交通影响范围内地块能获取最大溢价,为政府土地价值捕获政策下的土地供应提供规划策略和思路。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轨道交通土地价值增值影响范围呈现出郊区(1200米)大于主城区(800米),居住用地价值增值对轨道交通可达性依赖度大于商业用地;(2)在时间上,轨道交通可达性引致土地价值资本化在其开通后5~10年到达峰值,居住用地增值时间过程较商业用地平缓;(3)不同地类土地价值增值差异明显,商住混合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对土地价值影响则为负。研究结论:政府适度向城郊延长轨道交通既可以节约边际成本,又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还能加强城市中心与外围相互作用与经济联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政府提前5~10年储备土地可最大程度捕获土地价值,回收投资;政府轨道交通规划应该优先布局在人口稠密和经济活动活跃的商住功能区。  相似文献   

5.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获批,标志着"大关中"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推进阶段。选择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从业人员数为指标,根据城市流强度计算公式,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各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西安是经济区集聚辐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天水、咸阳,是区域次级集聚辐射中心,为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低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铜川、商洛、渭南、宝鸡、杨凌,是地方集聚和辐射中心。进而提出强化城市流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增强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明确城市功能与产业定位,强化城市间分工与协作;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南京市城区公共交通为例,对南京市城区交通用地的利用强度进行分析。对南京市城区各条道路的使用强度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其站流量参数,根据其计算结果对各条道路进行了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利用强度交通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政策,以期对南京市交通用地未来发展战略和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许景胜 《中华魂》2008,(3):66-68
南开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40.64平方公里,人口92万。在这片土地上,承载着天津600余年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发展,南开区已  相似文献   

8.
做好“四篇文章”加快三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十五”期间北仑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从城区扩容、发展商贸、开发旅游、建立储运中心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供给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2013年以来烟台市中心城区房地产类项目供地数量及类型为基础数据,分析了近年来烟台市中心城区的房地产类项目供地量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影响烟台市房地产类项目供地量的经济发展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政府宏观调控因素.基于以上分析,对于烟台市未来的土地供给,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以期能指导烟台市中心城区的房地产类项目供地政策,给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相关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为依据,以同属中心城区的静安和普陀两区为例,就新旧住宅区更替过程中的人口变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源于本市人户分离人口的购房迁入;新建住宅区容积率偏高,从而使得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继续升高;中心城区新旧住宅区更替过程中人口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置换、优化现象;新建住宅区居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户均居住人口数高于旧宅区.据此认为,中心城区新旧住宅区的更替是推动该区域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更替也促进了该区域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素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通过对杭州市商品住宅面积、类型和价格分异的讨论,勾勒出目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透过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动力机制,以便提供一些居住融合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体系网络为找到较为精确地反映出城市间的连通程度、实际流量和功能联系的关键指标提供了可能。以城市间铁路客运车次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体系空间联系指数甄别工具,可以有效描摹城市联动的内容,并能够识别空间格局体系结构和状态。京津冀地区铁路客运的城市吸附能力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规模上表现出明显的首位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则呈现京、津、石为结点的“N”型分布特征。地理区位(外生)、吸附能力(内生)共同塑造了该地区的城市联动格局。天津和石家庄腹地范围的空间分异趋势明显,各城市对北京的依附强度并不依赖于地理距离而呈现梯度分布规律,即区域吸附中心地位早已巩固。政策启示:推动京津冀城市协同联动发展,各城市需要遵循“强强合作”之定力,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破除行政分割顺势而为。高铁开通改变城市成长路径与城市联动格局,虽能够显著拉动地区投资,但长期来看却带有不确定性,腹地城市应该审慎对待高铁带来的经济和人口规模扩张的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直接、间接、完全能源消费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检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间接与完全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直接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能源价格和人口规模是影响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能源市场化改革时,要控制人口规模,稳定生活能源价格,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和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鼓励提倡环保绿色出行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运用2002--2006年住宅用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评估资料,综合运用Surfer软件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德化县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Surfer软件与GIS空间分析原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形象直观地描述城镇地价分布规律。对德化县的分析显示,从整体上看,城镇住宅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局部存在变异性;城镇住宅地价变化具有空间差异性;交通条件对地价空间分布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城市扩展会带动扩展轴向的区域住宅地价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从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和居住需求出发,结合宜居相关理论从医疗完备性、生活便利性、交通可达性、环境舒适性和环境健康性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养老地产空间宜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市为例应用GIS分析工具对其城市内部不同空间养老地产的宜居度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养老地产空间宜居度高的区域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由城市中心向外呈现出一定的递减趋势。而武汉市现有养老地产项目选址大多数远离中心城区,空间宜居度较低,对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有不利的影响,其中医疗完备性和生活便利性这两个指标是制约养老地产宜居水平的主要原因。从评价结果来看,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较为合理,对武汉市养老地产的评价结果也与现实情况较为符合。研究可以为武汉市未来养老地产的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对于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旅游流一直是旅游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分析基于公路、普通铁路、高铁站点的城市群旅游流联系强度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表明:研究期内,环长株潭城市群交通通达性不断提高,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公路通达性呈“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群旅游流联系总量的增幅与不同交通方式通达性的提升幅度存在较强的耦合性;2005~2017年间,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流强度空间格局总体变化较小,城市群东部旅游流联系强度较高,长沙是旅游流聚集的核心地带,岳阳、株洲、衡阳为次核心地带,沿京广线形成一条强旅游流联系的轴线,局部地区旅游流联系格局变化明显;旅游流联系的分布格局与铁路通达性的空间格局契合度更高,与公路契合度较差,旅游流的聚集核心与铁路通达性的核心区域更为相符。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是都市连绵区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城市体系的自相似性,使得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可以通过分形维数加以描述。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下的74个市辖区和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县级以上境界面状数据,使用ArcG IS软件,通过ArcM ap ArcToolbox中的自带工具和VBA编程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分形维数的计算,分析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首先,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逐步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城市的分布密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其次,长三角城市群属于复杂分形,其空间分布逐渐趋向均衡;第三,长三角地区顺畅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区域内城市群的空间相互作用,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综述法、地统计法、GWR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武汉市2004—2011年住宅地价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筛选影响住宅地价表现的因素构建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每一影响因素对住宅地价影响力的区位差异,以期从微观区位的角度为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提供建议。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武汉市住宅地价空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单中心结构,并随着到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呈圈层式递减;主干道、地铁及规划管制(容积率)对武汉市住宅地价表现的影响力较大;规划管制(容积率)、主干道、生活品市场及教育资源对住宅地价的影响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即以上因素对住宅地价的影响力在不同的微观区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论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土地利用的要求,阐述了重庆市开展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过程及保障措施,同时提出了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编制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