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纨在"金陵十二钗"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李纨自出场,曹雪芹便通过对李纨身世和其所受教育的介绍,明确强调了李纨的"德"。她也因为德行而受到众人的尊重。进入大观园之后,李纨也逐渐显露了一些才气。李纨是十二钗中结局最为特殊的一位女子。曹雪芹设置李纨这样一个形象有其特殊的含义。通过李纨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隐含的曹雪芹对于女性德与才关系的态度与观念。本文从曹雪芹介绍李纨出场时的"女子无才便有德"一句出发,分析李纨形象体现的"女性才德观"。  相似文献   

2.
李纨在<红楼梦>中并不是非常突出,但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她,在书中地位之重要也是毋庸讳言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李纨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全面审视和深入探讨,较客观地分析了李纨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邓桃莉 《南都学坛》2005,25(4):41-43
人有言说自我的本能。在现实世界里,李纨的“寡妇”身份使她丧失了话语权,她只能“竹篱茅舍自甘心”。在大观园的理想世界里,李纨寻找缺失的言说权,展现了个性自我的另一面,活泼、青春洋溢、富有才情,同时,李纨还把言说内容延伸至“课子”上,最后却“枉与他人作笑谈”。在男权社会里,李纨是虚空的言说者。  相似文献   

4.
胡文彬 《南都学坛》2003,23(6):40-41
李纨青春寡居,性格中的贞静“守中”,使她离群课子,给人一种“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的印象。这只是她表面的性情,实际上李纨性格中的另一面是慧心纨质,犹如雪里红梅。人们忽略了她的正直、公道,富有同情心,热心于“团体活动”,乃至她的诗才与眼光。“淡极始知花更艳”,正是李纨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5.
李纨作为封建贵族之家的一个青春寡妇,在严酷的"存理灭欲"的封建礼制下,封建宗法社会千方百计地要把她塑造成"恪守封建礼节之完人",而李纨却自始至终燃烧着青春生命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情"与"礼"、"天理"与"人欲"的较量中,李纨的行为语言昭示着:正常人欲的强大力量和美好人性的不可战胜!  相似文献   

6.
《老子》美学惚恍说表现了审美之维中的事实向理想的升华;其静观说则从审美方式的角度反省了名言之理在审美活动中的有限性和超越性张力;其素朴说、平淡说从不同角度弘扬了"返朴归真"的生命之真;其涤除说则呈现了从一个外表臃肿、内心浮躁的消极观审者升华为朴实真切的自由主体的心路历程。《老子》五命题的创新意义提升出了一种超越自身、升华自我的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7.
我心如竹     
贝聿铭 《可乐》2011,(4):12-12
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我先后设计规划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肯尼迪图书馆等建筑,大部分作品都与文化艺术有关,符合自己的追求。有人说,一个设计师的命运75%来自他招揽生意的能力,我不同意。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就是要  相似文献   

8.
如画式(picturesque style)造园从18世纪开始,在英国历史上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其受过中国园林的启发,也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在"如画式"造园的发展进程中,发生了诸多的形态变化和理论升华。因此,"如画式"的含义很难一言以蔽之。为更好地理解"如画式",应注重它所涉及的社会环境及其在实践进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小病如微醺     
如果我说,生病是福,看官一定误认我痴。今从一场伤寒里脱身,却真个觉得身体的微恙,有时不失为一种释放。小病如微醺,能于惯常的忙碌中停歇脚步,置身心于半醉半醒之间,超度肉胎凡心出离尘俗。此刻,从人生另一面好好打量自己,不啻是件幸运的事呢。人食五谷杂粮,岂有不病之理?然而,大多成人的病恐怕还在于心。正如《灵枢.口问篇》曾指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故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此前,仿佛执拗在一些冗杂琐事里,挣脱不开,身心疲累。一连几日失眠,食不甘味,加上久雨不开的天日,病了,恐怕是最好的出逃。于是,身体倒下便一任地纵由自己,早该病一场了,暂停日日快马加鞭的生计,向生  相似文献   

10.
从三个方面突破传统对"浮士德精神"的解读:一是"欲望升华说",浮士德奋斗的一生是从"肉体欲望"升华为"精神欲望"的过程,他始终坚持了两种"欲望"的融合,彰显了完整的"欲望精神";二是"基督精神升华说",《浮士德》思想本身超越了基督教神学传统的框架,由上帝的"他救"走向人类的"自救",现出人类对自我力量的认同与信心,彰显了内蕴着的"超越精神";三是"人性升华说",浮士德在追求人性"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凝聚了"自由精神"。最后,探析"浮士德精神"的意义所在,即"揭示了人类永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万里在其政治生涯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万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思考,是全党同志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高时阔 《南都学坛》2003,23(3):47-49
《红楼梦》中的李纨与尤氏分别是荣国府和宁国府“玉”字辈大奶奶。两人地位相似 ,年龄相仿 ,但身世、品行迥异。李纨早年居孀 ,恪守封建礼数 ,谨言慎行 ,以凄凉酸楚的一生 ,换来的仅仅是毫无意义的浮梦虚名 ;尤氏虽执掌家政大权 ,却庸懦无行 ,人情冷落 ,在贾府中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红楼女子多薄命” ,两人都是作者刻意塑造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3.
近有文章考证万历十八年《焚书》并没有刊刻;《焚书自序》的作者不是李贽,而是后人一篇伪作;又论述《焚书》原刻本只有两卷书信。对此文章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焚书》万历十八年已经刊刻流传,《焚书自序》应该是李贽的作品。《焚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焚书》指书信,广义的《焚书》包括狭义的《焚书》(书信)和其他杂著,后者也称《老苦》,广义的《焚书》是书信和杂著《老苦》合刊本的总名。  相似文献   

14.
晋代女作家李婉其名、其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万里是我国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为发展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造林绿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万里所作的重要指示、讲话、谈话和文章中,我们可总结概括出保护环境就是为了造福人民群众,经济建设必须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从规划和建设上预防工业污染问题,环境保护事业要相信和依靠群众,重视和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认真抓好造福子孙后代的造林绿化事业等重要思想。这些环境保护与造林绿化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南充籍人黄辉中进士的时间 ,在《明实录》中记为明万历十八年 ,有误 ,应为明万历十七年  相似文献   

17.
万历《雷州府志》是时任雷州府推官欧阳保主持纂修的一部府志。这部万历《雷州府志》,是目前关于雷州半岛的雷州府和海康、遂溪、徐闻存世的最早最完整的府志,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欧阳保除了这部府志外,在雷州还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工作,如:兴办学校,审理案件,兴利除弊,修建文塔等等。研究欧阳保的实绩,可启迪我们的思考,以便推进雷州文化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万历年间,七子派格调理论的流弊日趋明显,加上晚明心学思潮兴起,个性解放思潮蓬勃发展,以及公安派对格调理论的猛烈攻击,七子派成员也不断地对格调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属于七子派成员“末五子”之一的屠隆在诗歌评价标准、重视创作主体性、提倡诗歌风格多样性等方面,对七子派格调理论作了重大的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在海棠社的两次雅集中,八个社员围绕评谁为第一的关键问题,分成了三个派别,一派是以李纨为首的中间派,另外两派分别是以宝钗为首的含蓄浑厚派和以黛玉为首的风流别致派,本文从海棠社成员的性格及人际关系入手,探讨桂冠之争的诗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