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评比是学术的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东田 《云梦学刊》2004,25(4):22-23
评比是学术的鸦片!这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学界的真实写照。当前,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学术评价的不公。而评价不公就在于我们搞的不是学术评价,而是学术评比;不是真正的学术,而是“评比学术”;不是评比为学术服务,而是学术为评比服务。毫无节制而又不断加码的学术评比,已将我们学界一歩一歩推向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一所谓“评比学术”,就是所有的学术活动都围绕着“评比”的指挥棒转。批评是学术的生命,尤其人文社会科学,只有在充分的批评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才有可能得到较为公正的评价。但是,名曰“评价”实为“评比”的…  相似文献   

2.
论坛小结之一余三定各位同仁:我讲四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补充一个看法。我认为,产生“项目至上”的原因与我们的学术评价机制紧密相关,“项目至上”是由走向极端的学术评价机制(过分量化,过分短期化)推动的。  相似文献   

3.
陈平原 《云梦学刊》2010,31(5):F0002-F0002
我之关注大学问题,最早是因与夏晓虹合编《北大旧事》而广为人知。但就学术思路的形成而言,则必须往前推十年。我的博士论文主要讨论晚清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很自然地,牵涉到新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梁启超以废科举开学校育人才为政治上的‘变法之本’;其实,这何尝不是文艺上的‘变法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4.
所谓“评比学术”,就是所有的学术活动都以或主要以“评比”为核心,不是评比为学术服务,而是学术为评比服务。毫无节制而又不断加码且泛滥成灾的各类评比,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科研的唯一性、创新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对科研不可能进行严格明确的等级评定。评比是学术的鸦片,因此要在学界开展“禁烟运动”。批评是学术的生命,我们要积极倡导学术批评。特殊人才超常拔擢,平常之人论资排辈,才是符合实际的方式。必要的评比必须受到严格限制,政府应退出评比。  相似文献   

5.
田畔 《云梦学刊》2009,30(4):30-3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 所谓时代学术,我以为并不是或不只是谁比谁多说了什么,又考证出什么,它首先是要反映出该时代的学术风尚或风貌。这才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才称得上是“某时代学术”。  相似文献   

6.
试谈校长的工作形象葛致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因此,校长应该有一个规范的形象,而规范的形象又应该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如:校长的工作形象,校长的能力形象、校长的学术形象、校长...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3年初,杨玉圣老师“逼使”我学习电脑、上互联网以来。我几乎天天点击学术批评网。这倒不是近几年来我的多数文章由学术批评网首发的.也不是这些文章再由杨老师推荐、引线后在学术报刊上问世的,我爱学术批评网,是因为她的悲壮、无私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必然的牵挂。  相似文献   

8.
韩彩英 《学术界》2012,(4):80-89,264,265,276,279
以“可能导致的‘平庸’合法性认同”来论证“学术不可断然拒绝‘平庸’”,在逻辑上是荒谬的.“不可断然拒绝平庸”必然助长大小“学霸”们的恶行.我们反对过分注重“形式合理性”或者“形式合法性”,但并不可以一概反对“形式合理性”或者“形式合法性”.我们应该坚决拒绝“学霸”和完全形式化的学术评价机制,而不是拒绝“断然拒绝平庸”和必要的学术形式.“学术不可断然拒绝‘平庸’”的观点及其论说,其实是在倡导“学术虚无主义”.当下不良学术生态的形成,“学霸”和满足于学术平庸者是沆瀣一气的“共谋”.“学术不可断然拒绝‘平庸’”的主张遗害无穷,学术界必须坚决反时“不可断然拒绝‘平庸’”的学术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9.
石蓉 《天府新论》2005,1(3):95-98
我国目前的学术界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忙碌浮躁”、“破坏性解构”和“学术刊物市场化”等问题,作者指出:( 1 )学术竞争不等于“市场竞争”,而是思想创新的竞争。“拯救学术”的实质就是要“拒绝忙碌”。( 2 )对马克思主义的公式化包装和教条化理解进行解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一并解构掉。( 3)市场能够裁决什么东西有利可图,却不能判定学术水平的高下。当下学术刊物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其价值的真伪和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学术标准”的裁判角色发生了混乱。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四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能否将他们培养造就成知识丰富、人格健全,具有高文化品位、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十分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正起着这个重要作用.而艺术教育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缺乏艺术教育的校园文化可能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百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既有历史沧桑之感,又散发着强烈的现代气息。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既严肃又通俗易懂的学术精品图书。说它是严肃的学术精品,是因为它在“挖掘百年历史、促进省会建设”这一思想指导下,对石家庄百年历史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编者既注重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又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现。翻阅该书,我们不难发现编者有自己的学术追求,那就是系统地、如实地介绍石家庄的百年历史和文化。编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根据他们多年来对石家庄市历史研究所得,将其划分为五个…  相似文献   

12.
从清末到五四,中国的学术思潮产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学术领袖的变更:留美归国的胡适等人迅速崛起,取代了尚处盛年的严复、梁启超等人。胡适主张考订史料、“小心求证”,代表了一种新的“学术美德”,与近代欧美史学强调“如实直书”、科学治史的发展相类,同时又衔接和重振了乾嘉学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由是五四注重“考订”的学风取代了清末热衷“通论”的风气。五四时期学者之治学生涯,受此学术风气之影响。他们向这一风气看齐,展现为人所认可的“学术美德”,扮演合乎期望的“学者角色”。但“学者角色”有内外两个方面:一个学者之内在性格,与人所期望的角色并不一定符合,学者的学术生涯由此会产生明显的变更。晚清、五四学人处于中国学术的成长期,他们所展现的“学术美德”和扮演的“学者角色”,展现了学者个人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与时代风气之间的一种辩证和复杂的内、外互动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曙光 《云梦学刊》2007,28(4):10-12
高校是学术人才的汇聚地,也肩负着培养学术人才的重任。高校既造就“名师”,又培养“高徒”。因此,高等教育在学术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无庸讳言,由于历史与现实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当前高校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术人才的培养,亟待改进的方面还很多。  相似文献   

14.
宽容与大爱是学术管理的理想境界。学术管理是一种比行政管理更需要用心投入和智慧参与的工作。学术生产不是物质生产的简单翻版。学术生产的特殊性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第一,学术生产是个体性极强的一种精神生产。学术生产高度肯定个人的才、胆、识、力,那种靠集团军作战完成的所谓“集体创作”,大多是不值得炫耀的学术垃圾。第二,学术生产的资料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谈几个学术腐败的征兆问题:第一,学者的对象化。学者不是被学者所关注,而是被权力所关注。学者在很多情况下都处于权力的掌控之下,在权力规范中。第二,学术的平庸化。平庸化不是很可怕,也不是大问题,可怕的是平庸变成中心化、权力化的行为。有一些行政官员通过权力获取学术资源、获取发表文章的权利,那就会影响到学术创新,就会产生这么一种想法——做学问做得那么辛苦,还不如先获得权力,再利用权力来搞学术。第三,单位对学术腐败的护短行为。单位里面的学术腐败一般都不是单位自己揭露出来的,而是其他人揭露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在机制上保证单位自己能够揭露单位内的学术腐败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和高校管理体制框架下,坚持和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健全高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必然要求。要深刻领会这一体制的内涵,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负责”党委书记与校长以及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这一领导体制的健康协调运转,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学界兴起了一股强劲的“学术热”。在这次学术史研究的热潮中,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很多问题都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他们不仅关注学术史研究的内涵与边界,更致力于爬梳一代学术的承传、流变与趋向。而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则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包括传统学术在近代的承传与流变;现代学术体制的建立;学人、学派的学术思想与学术理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世致用”是浙东学术的基本学术精神,而追求“和谐”则是浙东学术的基本价值观念。尤其是王守仁和黄宗羲,他们立足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为实现社会和谐,终身孜孜不倦地作探索:王阳明把自己的“致良知”学说最终归结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提出所谓“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其思想的出发点是试图通过道德教化的新途径,在多灾多难的明代社会推行和创新儒家的“和谐”理念。黄宗羲学说的根虽然是儒家文化,但他在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反思尖锐批判中,既对儒家文化所宣扬的社会价值观作了全面的检讨,又着眼民生对儒家的社会学说作了重新的设计,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启蒙意义的、试图引导社会重新走向和谐的思想体系。他们的学术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和谐文化,从而也使以他们为代表的明清浙东学术在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第一,“腐败”一词不是一个很明确的概念,法律上、道德上、政治上都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这个词在批判的时候非常有效,但却是一个不合法的词。当我们说到学术腐败的时候,大体上有四种情况:第一种,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侵权行为。这是一种违法现象,比如说抄袭、侵犯著作权、侵犯专利等等。这些在法律上都有严格制定。第二种是比较严重的,也就是犯罪现象。用虚拟的事实去套取科技部资金的支持就属于犯罪现象。第三种是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一般指的是轻微的抄袭,比如说拼贴文章以及无注释的写作,都违反了学术规范。但是学术不规范不仅仅是这些。在国外,文章中与自己一致的、相反的、可比较的观点分别要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但是我们的学术规范远远没有到这种程度,这与我国学术起步时间不长有比较大的关系。第四种是可争议的问题。比如说一稿多投问题。投了稿子很久没有回应,再拖下去就过期了,所以不得不另投,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把我们所说的学术腐败分成四种情况:其实最后一种我们完全可以排除;前三种是性质不同的,我们不能笼统地讲学术腐败这件事。  相似文献   

20.
<正> 清教徒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英国伊利莎白时代(1558——1603)。当时有一部分教徒要对英国国教中复杂的宗教仪式进行改革,要“净化”宗教。“净化”一词英语为“puri-fy”,于是人称他们为“puritan”,即“净化者”。中译也可译为“清除者”,遂译为“清教徒”。清教徒中又分两派。多数清教徒主张宗教国家化,他们并不完全反对英国国教,只是要简化许多方面,所以他们自己仍属于英国国教的教徒。这部分人是清教徒中的保守派或正统派。清教徒中还有少数人主张彻底脱离英国国教而独立。他们不同意宗教国家化,而提倡教徒们通过“圣约”关系组织成独立的教团。各个教团都能自治,与英国国教分离。所以他们被称为“分离派”,是清教徒中的激进派。这一派自1580年由罗伯特·布娄恩(Robert Browne)领导,所以又称为“布娄恩主义者”(Brownist)。他们聚集教众开会(congregation)。所以后来又被称为“congregationist”,中译为“公理教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