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长期均衡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我国的主要调控手段。正确预测货币需求函数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基于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运用我国的货币资料,对我国的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需求的相关变量都不满足零阶单整性,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已不能满足建模的要求;货币需求量受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越大,货币需求越小;尽管实际货币量与实际国民产出、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的单整的阶数不完全相同,但满足协整性,即它们满足长期均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是比较有效的,不存在流动性陷阱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货币职能的理论视角,利用边界检验法、基于ARDL法的协整估计对转型时期的中国货币结构函数进行了计量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实际产出、股票市场收益率、通胀预期、人民币汇率以及非国有经济比重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货币结构的长期Granger原因,而执行资产职能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各经济变量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交易性货币需求函数中误差修正项系数并不显著。为此,央行在对货币总量进行调控时,其中介目标体系应将各种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资产价格纳入其中,引导货币结构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的是1985-2004年我国的进出口价格的需求弹性。首先给出了进出口价格需求弹性理论说明,接着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别对进口相对价格需求弹性和出口相对价格需求弹性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在我国ML条件成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协整分析的角度,研究了中国1992-2011年间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收入函数、消费收入弹性函数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消费收入函数表明,中低收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意愿较高收入阶层更为强烈。消费收入弹性函数表明,所有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都小于1,都是低弹性,且缺乏弹性,说明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很谨慎。误差修正模型表明收入在居民消费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发挥了消费收入协整关系的引力线作用,能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讲,股票市场通过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等途径影响货币需求。论文构建了一个包括股票市场变量的货币需求函数,并运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和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货币需求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股票市场不断深化和广化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应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考虑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实际经济与名义经济规模和活性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利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和Granger影响检验等模型 ,分析了实际、货币和金融等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实证结果表明这三种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 ,并且货币和金融变量可以作为实际变量的先行指标。当模型中引入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后 ,这些变量之间的影响程度并没有得到显著加强 ,这说明中介变量仅起到名义经济向实际经济的传导作用 ,而实际经济对于货币和金融变量的反馈影响微弱 ,这同目前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十年我国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成因,使用2001年1月—2010年9月的季度数据,在构建稳定的VAR模型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广义货币供给量、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外汇储备与CPI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长期内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对CPI的冲击较大,短期内外汇储备推高CPI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边限检验理论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已成为当前我国调节宏观经济的有效工具,正确预测货币需求函数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在建立了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边限检验方法对中国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M0、M1、M2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中国货币需求有不同的影响,汇率时中国各层次货币需求的影响作用为正且影响均显著,在短期内,投资支出对中国货币需求M1和M2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以预算硬约束和市场有效为前提的货币需求与相关经济变量的关系,实际上,在存在信贷软约束的体制下,传统货币数量模型所提供的理论货币数量与实际货币量的差额很大程度上是受不良贷款的规模影响;在对我国不良贷款现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不良贷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扩展函数,可为宏观经济总量的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Baumol-Tobin货币需求模型出发,利用2006—2014年2季度的季度数据估计了符合我国货币需求特征的广义可加模型,分析了我国现金净投放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现金净投放与实际GDP显示出极强的正相关性,而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并不显著,同时存款基准利率和非现金交易结算活动对现金投放具有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需求模型实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考察货币需求M1、M2和股票价格指数、GDP、利率、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外汇储备之间的实际关系,可以建立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13.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 ,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 ,财政赤字经常化。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 :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 ,经济的实际增长率 ,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建立了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边限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需求与支出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需求M0、M1、M2和总支出构成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我国货币需求有不同的影响,在短期内,投资支出对我国货币需求M1和M2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货币需求理论的新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局部需求动机到联合动机研究货币需求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大进步。重新定义货币,构建新的变量体系,提出新的需求理论及利用新的计量技术是目前为克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革新冲击货币需求函数的几个对策。纵观现有的货币需求理论,其存在着诸如经济人假设、融资动机研究薄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分析人为分割及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等问题。随着网络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往界定的三动机与收入利率关系将不再可靠,由于经济交溶和货币在国际间的快速转移使得货币需求分析框架不能局限在一国范围,需求动机在时空分割上的模糊也将迫使以往分析方法改变,货币需求理论与时俱进将是一个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在高通胀和低通胀两个区制内研究股票实际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股指和CPI之间存在正向协整关系,协整误差对CPI 的短期波动具有正向的修正作用。对于同步相关性,在低通胀区制内,股票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正相关,在高通胀区制内,股票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负相关。短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用稀缺理论分析了货币投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用凯恩斯的需求理论阐明了货币投放与通货膨胀之间亦无对应关系;提出了综合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汇率制度条件下会对一国贸易差额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构面包含汇率制度虚拟变量在内的面板协整方程,结合1994-2011年中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别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贸易差额对货币供给并不产生影响,而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贸易差额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同方向变化,即贸易顺差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贸易逆差则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因此,在当前实行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要适度控制贸易顺差对货币供给的冲击作用,以防范通货膨胀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