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建立了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边限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需求与支出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需求M0、M1、M2和总支出构成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我国货币需求有不同的影响,在短期内,投资支出对我国货币需求M1和M2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是制定准确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基本内容,接着对货币需求变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然后采用2001年-2009年的季度数据,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各项主要因素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构建了以收入、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股票市场市值等重要经济指标为解释变量的货币需求计量模型。并将数据带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各选定解释变量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这些变量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狭义货币M1余额的均衡水平。其中,收入与货币需求呈正向关系;利率与货币需求呈正向关系;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呈正向关系;而股票市场市值与货币需求则呈反向关系。同时,文章对建模研究的结果联系我国实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非参数加权核密度估计的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股市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年度数据来看,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股市运行有较大影响,每年新增的M0、M1、M2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而其中的基础货币M0对股市的影响最大。本文认为由于货币供应量是影响中国股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由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管理当局有必要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拯救目前低迷的股市。  相似文献   

4.
2015年,货币政策总体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状态;货币创造机制顺畅,创造渠道发生显著变化,货币乘数及证券净投资的重要性大幅上升;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较快,与M2增速之间关系发生逆转;名义利率大幅下降但实际利率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功能强化.2016年,货币政策将基本维持稳健略偏宽松状态,货币乘数仍将是货币创造主渠道,M2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的差异将显著扩大,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确保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及时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口径,确保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金融风险,确保货币创造机制顺畅;做好相关政策及改革配套,避免货币政策导致资源配置结构的进一步扭曲.  相似文献   

5.
运用向量自回归(VAR)分析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股价指数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价指数对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M0、M1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而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股价指数的影响则十分有限。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整股价的能力,但可以培育运用货币政策影响股价的能力,并密切关注股票市场波动。  相似文献   

6.
金融创新的发展影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分析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具体影响、金融创新影响下货币供应量是否还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问题。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可以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优于货币供应量M1。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VAR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运用VAR模型计量方法对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认为: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变动是引起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并且货币供给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有效影响时期为9个季度,其影响程度于滞后第5期达到峰值。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政策仍具有最终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基于VAR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与方差分解方法,比较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基础货币、金融机构信贷总额、货币供应量M1和M2对实际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总额以及物价水平的预测能力.又利用脉冲响应分析,讨论M1和M2的作用方向是否符合理论预期.最后汇总比较指标的预测能力以及实际经济效果,以甄别确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结论是:货币供应量等数量指标比利率指标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度量指标;在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消费、投资和产出)的作用时,M2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度量指标;在研究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时,M1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的重要课题。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表示的行为方程在中国基本成立的实际,构建了引入经济开放度的IS-LM-BP模型,并利用1985—2007年度数据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第一,在目前不完全对外开放下,我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仍具有非中性特征;第二,通过我国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M0、M1、M2)与经济开放度和经济增长率交叉项负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中随经济开放度增加、降低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结论;第三,通过我国货币供应量M1、M2与经济开放度和物价上涨率交叉项正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中随经济开放度增加、降低我国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票收益、通货膨胀与货币部门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Kaul(1987)假设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由货币部门的平衡过程决定的,而且这种关系会随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因素的影响变化而变动。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支持了Kaul的假说,中国货币政策在1995~2002年之间表现为逆经济周期特性,导致了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