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苍蝇>是萨特情境剧的代表作,充分表现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有关自由的思想.通过对厄勒克特拉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对存在主义的自由内涵进行解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由、选择、行动,责任.  相似文献   

2.
萨特从开始创作就表现出对人的困境的思考,随着他思想认识的深化,逐渐转向探求改善人的困境.戏剧<苍蝇>是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由追求个体自由向崇尚全人类自由的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萨特写<密室>的用意不是要描绘人际关系恶化的场景,也不是要探讨人际间相互防范的策略,而是要阐释其自由理论.他指出了人的存在中来自自我及他人的种种异化现象,即我的自由被他人禁锢和他人的自由被我禁锢、我被我自己对自己的定见所禁锢、我认同他人对我的成见并与他人一起禁锢我自己.<密室>为人们认识异化、避免异化指出了一条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庄子>与<老子>同是道家重要的文献,但<庄子>对<老子>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庄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道"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安命无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逍遥而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高心灵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真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终极目标.<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源的<诗古微>不仅是晚清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通过对毛序说诗的质疑,通过对<诗经>意义层次的分析,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文学阐释模式的理论基础,打破了经学话语在文论中的垄断,恢复了文学的审美意义,在晚清文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肮脏的手>的戏剧危局与戏剧悬念、悲剧性格与戏剧时空等方面的分析,评述了萨特观念戏剧回归现实、介入生活的美学倾向以及观念戏剧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7.
两性的心灵隔膜源于他们的心魂缺乏交流,由此导致他们在失去爱时也失却自由.鲁迅的<伤逝>和史铁生的<礼拜日>对爱情困境的思考就是对爱与自由这一悖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味"是中国诗论中的重要范畴,它在钟嵘<诗品>中是指"滋味",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是指"韵味",在袁枚<续诗品>中又是指"鲜味",可见,"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这是由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文论家的生活所决定的.考察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和特征及其演变的原因,对于构建我国古代文论史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9.
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MAGNA CARTA)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学者们一般只提及<大宪章>的封建权利和义务的意义,有的也引申到了对后来"自由"、"民主"思潮和运动的影响.笔者通过阅读<大宪章>的63款条文,发现<大宪章>认同了当时英国商业社会的现实,并对商业社会的各个方面予以了法律的框定.正因如此,<大宪章>对后来英国社会尤其是商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儒家名篇<礼运>由于种种原因,古今学者多认为是孔子或其门人真言.本文通过<礼运>与荀子学派观点多方排比考订,发现<礼运>的内容与荀学主要体系大致相同,两者有直接的关系.<礼运>在传承过程中,受到荀子学派之<易传>的明显影响,可见<礼运>出自于荀子及其后学.  相似文献   

11.
必仁且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仁”和“智”是道德、理智的人待人处事、正当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所应有的品质和能力。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一种严峻的关系危机,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极度紧张和严重冲突,本来是属于“人的关系”的关系,表现出脱离人的异己性。为了缓解当前的关系危机,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能够真正成为“人的关系”,并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仍然是当今时代所要求于人们的。  相似文献   

12.
二战题材电影的人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关系是二战题材电影的一大主题。这些影片通过独特的人文视角,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行为,展示了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种种不同形态,并对人性结构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进行了真实的艺术再现。无论是对战争苦难的深深悲悯还是对完美人性的呼唤和期待,都透视着艺术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哲学观照。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初步建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和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基地和创新创业指导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改革的路径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改革的实施策略是:以创新创业教...  相似文献   

14.
公私物品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公私物品的逻辑体系应建立以资源稀缺性为基础的新框架.资源稀缺性要求明确界定在消费博弈中人与人之间权利的关系,公私品就是这种权利关系的契约.以"排除他人不支付市场价格行使消费权利"定义排他性,将有无排他性作为区别公私品的单一标准,公私品就分别是具有非排他性、排他性契约的物品.公私品的性质是主客观、供求等的逻辑统一,是连续动态变化的量,一般物品都是不同程度公私混合的物品.也可从组织内外和供求关系两个新视角对公私品进行分类.公私品相互转化的实质是排他性价格的变化,取决于必要和充分条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的共同作用,这主要是供求关系变化和产权界定成本收益之间的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种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英汉修辞方式对比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方式是2种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修辞现象。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认识并了解英汉2种语言修辞格式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英汉语言转换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修辞手法,并在译文中正确使用,从而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本文对2种语言从声音的锤炼、意义的锤炼、修辞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浅析英汉修辞在翻译应用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康德与叔本华自由观的异同,即理性与非理性,设定与非设定,自律与非自律,肯定与否定。他们二人对自由问题的探讨,对我们当今社会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浪漫主义与审美主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浪漫主义与作为某些流派、艺术家和思想家以美为最高价值和精神追求的审美主义在精神内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亦有所不同。理论上说,审美主义发端于浪漫主义,它们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却呈现出诸多二律背反的倾向,如:贵族意识与平民精神、精英化与大众化、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彼岸与此岸等的矛盾和冲突。二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其一,浪漫主义更多的是对主体内心情感世界的发抒,体现了一种主体性的诉求,而审美主义则从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其二,浪漫主义回归中世纪的幻想世界,回归大自然的宁静和谐,而审美主义则走向了审美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名词和术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前者是事物的名称,表达事物的概念,后者是特定学科或领域的专门用语。名词和术语在文化交流和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回顾中国名词和术语工作的发展历程,对促进我国名词和术语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歧义和多义的区别性特征及其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吕叔湘的静态、动态观为理论根据,区分歧义和多义,认为歧义与多义的主级区别性特征是动态和静态 的对立,次级区别性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实现和可能的对立、交现性和共显性的对立,语境对歧义具有强制 约,对多义为零制约。并辩证地看待多义和歧义,认为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20.
统制西方意识形态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使人们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常态来看待世界、规范社会:善/恶、人/自然、男性/女性、理性/感性、在场/缺失……在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八月之光》中,作者生动描写了一系列受到种族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戕害的人物角色。通过展示他们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行为上的癫狂与错乱,以及对人生的绝望,作者成功解构并颠覆了逻各斯中心主义,构筑起人文主义的宏伟大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