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对古文学的调查与整理阑入了中国现代散文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其动因源自周作人早年留学所处的革命环境,及“五四”时期形成的人道主义文学观。新生运动影响了尚处于被引领和启蒙状态中的周作人,并充分体现在后来他所厘定的言志派谱系中。对韩愈、试贴诗、八股文和桐城派的批判是周作人建构现代散文诗学的重要一环。战时的周作人提出两大改革与三盏灯火,源于对道学派的反驳。周作人介入个人日常生活现代性体验,道德、智识、个性、趣味等是具体表现。周作人从思想到艺术的一系列实践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生态,包括美文、近代散文、杂文等散文理论的倡导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甚至培育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化散文和大散文,产生了当代反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周作人的文艺思想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这一“转向”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出版活动中:新潮社“文艺丛书”和《语丝》对不同的文学观念还有所包容,《骆驼草》则是一份同人刊物,体现了对文学政治化、商业化倾向的反拨和对纯文学的坚守。周作人文艺思想的“转向”与他的文学出版活动,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趣味化、轻松化写作力量和自由主义文学流派生成的两个直接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其他倡导者而言,周作人对基督教文学,特别是《圣经》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欧洲文学史》、《艺术与生活》、《谈龙集》、《谈虎集》等多部著作中均有深入的探讨。他的主要观点是:一、《圣经》的中译本是中国最早的欧化的文学的国语,对中国语言的改造能够起到帮助作用;二、《圣经》里的牧歌及恋爱诗在中国很少见,可以帮助中国的新兴文学衍出一种新体;三、西方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基本上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五四前后周作人在翻译、介绍、研究西方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同他对《圣经》的研究关系很大,于此得益非浅。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其他倡导者而言,周作人对基督教文学,特别是《圣经》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欧洲文学史》、《艺术与生活》、《谈龙集》、《谈虎集》等多部著作中均有深入的探讨。他的主要观点是:一、《圣经》的中译本是中国最早的欧化的文学的国语,对中国语言的改造能够起到帮助作用;二、《圣经》里的牧歌及恋爱诗在中国很少见,可以帮助中国的新兴文学衍出一种新体;三、西方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基本上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五四前后周作人在翻译、介绍、研究西方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同他对《圣经》的研究关系很大,于此得益非浅。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的个性主义文学观认为文学是"人"的,文学是"个人"的,文学是"个性"的,文学更是"自己"的,构成了相对完整、内容丰富的一个系统。在"人—个人—个性—自己"这一逐层收缩的价值系统中,充分显示了周作人对于"个人"的理性自觉和情感坚执。当他以这种思想来批判封建礼教时,这种理论发挥的是积极的作用,但当他把人的生物性单独地夸大并使之与人的社会性相割裂时,这一理论的消极作用就暴露出来。这种个人原则的至高无上性决定了周作人以保持个体的个性自由和切身利益为最终选择,放弃了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向以“独树一帜”的文学现著称文坛,以往研究者多关注其早年文学现或文学现的某一方面,没有对周氏文学现做较全面评析,从批评论、功能论、文体论、本质论四方面分析周作人文学观,可以粗略窥视到其文学现理论基础及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周作人将“余裕”作为漱石文学的特色,最为看重和推崇的也是以《我是猫》为代表的能够体现“余裕”特色的前期作品。其闲适文学观深得“余裕”论神髓,但他对于“余裕”论的片面理解则消极影响了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8.
有了传统,就能把新事物从常态中区分出来.以《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为代表,周作人就在连续而同一的总体中不断地实践从常态中区分新事物的工作.周作人推崇"心的故乡"之文学,而非村郎文字、学究文字、白席的书.民族的败亡所激起的怪戾悲愤的风气是周作人尚"己"之思想的原动力,明末清初乃其历史和逻辑上的源头.周作人称八股文为"中国文化的结晶"、"旧传统之极致"、"新的反动的起源",这是相当大胆又令人信服的论断.周作人打油诗的思想根柢是忧与惧,其意在反抗各种各样的压制和扭曲.时代使得周作人辗转躲进新历史主义式的共时性模式中,逃脱余裕的蛊惑.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文学领域受平民主义的影响掀起了平民文学的热潮。周作人是平民文学的首倡者,曾经将平民文学置于与贵族文学二元对立的位置,用普遍和真挚来界定平民文学的特点。但是当平民文学运动如日中天时他却对平民文学颇有微词,并试图调和它与贵族文学的关系而提出了"平民的贵族化的文学"的主张。这种前后态度差异的原因一向被简单地认为是受其中庸之风的影响,但实际上,一方面,这是平民主义思潮自身发展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周作人的思想对这种发展做出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读周作人《人的文学》、《自己的园地》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可以看出他一贯坚持的自然人性、个体自由、艺术独立等人本文学思想。周作人把文学分为“人的”和“非人的”、“为艺术的”和“为人生的”、“即兴的”和“赋得的”,再通过比较、选择、整合,构建一种理想的合乎人性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1.
《拉维尔斯坦》是美国小说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代表性小说。借助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解读《拉维尔斯坦》,可以发现该小说体现了幸福在于沉思的生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人们对教育的本质、功能及价值取向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类社会所有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活动,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发展性评价正是基于这一要求的评价方式,本文立足于基础教育的新课改,对发展性评价的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特点及评价结果的解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立足电信运营企业新业务发展,探讨电信运营企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业务发展综合评估方法。主要研究了电信新业务发展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信新业务发展潜力进行量化评估,得出了评估电信新业务发展具有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参考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首先提出了系统评价模式的基本分类:总和评价模式、因果评价模式和果因评价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评价函数形式选择的首要问题不是线性和非线性的选择,而是加型函数和非加型函数的选择。然后,用无相互作用概念给出了可加性评价函数的一个判别定理,即:当各评价指标对总指标是无相互作用时,其评价函数是加型函数。  相似文献   

15.
论自由心证及其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心证制度在当今世界各国得到普遍的适用。作为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心证本身的含义、内容及表现形式,比之于传统的秘密自由心证都存在本质不同。现代心证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其抛弃了传统心证的秘密性,而成为一个开放和公开的体系,使得自由心证制度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水电工程后评价大多针对工程的单个指标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观成分过多,且多集中在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尚未形成全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针对水电工程后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水电工程后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了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工程特性、社会政治因素和风险性等指标,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和全面。利用熵权原理进行权重的确定,消除了人为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7.
企业员工绩效评估中,有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两种基本方法。定性考评方法时常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从而对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对定性考评指标进行量化增加结果的可靠性是考评中的一大难点,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较好地解决定性指标的定量化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一般原理和步骤,接着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教学评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主观性,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评价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大学生评教时的心理因素,基于对学生评教心理的调研分析结果,设计了分阶段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包括学生、 同行以及教师本人多元参与的评教方法,和以教学质量综合指数为指标的评教手段.  相似文献   

19.
对科学的道德评价,是指从道德角度对科学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影响的评价;对科学的历史评价,则是从历史角度对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客观地位的评价。前者是对科学的善恶评价,后者是对科学发展的必然性评价。从道德角度看,科学的发展确实既有利也有弊,人们不应盲目乐观;从历史角度看,科学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伴生现象,是一个充满客观必然性的、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科学的理性认识,增强发展科学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C.I.刘易斯提出"知识、行动与评价是相互关联的",并得出"评价代表着一类经验认识"的结论.刘易斯对评价的分析强调评价与行动的关联,坚持了实用主义立场;刘易斯所主张的评价是一种经验知识,坚持了认识主义价值哲学,因而不同于非认识主义价值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