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为完成民主共和的任务,提出"革命程序论",将革命程序从开始到结束分为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阶段。"革命程序论"是实现民主宪政建设的路径选择,孙中山认为训政时期是完成民主宪政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训政理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仍有缺陷。文章主要从以党治国和地方自治两方面论述孙中山的训政理论,并简要分析其对我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存亡的严峻形势下,各界要求国民党政府缩短训政,尽快实施宪政,爆发了民主宪政运动,作为国民党元老派代表的李烈钧在其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李烈钧是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的真诚继承者,他主张以民主政治改革推动全民抗日救亡运动,认为民主与抗日互为因果、缺一不可;他扶病奔走呼号,要求国民党政府实施民主、开放政权,其民主宪政思想和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在大陆的训政是失败的,没有使中国走上宪政之路。国民党训政失败,既有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和国民党政权制度化水平低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国民党本身和孙中山训政理论预设方面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主张在训政时期实行"以党治国"。1928年,中国国民党开始做"以党治国"方面的工作。国民党在大陆的"以党治国"实践是失败的,它没有使中国经过党治走上宪治之路。国民党"以党治国"实践的失败,既有军政时期的任务没有完成的客观原因,也有国民党政权制度化水平低、国民党本身和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预设方面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与"以党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治国” ,它契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 ,为解决迷失已久的社会政治权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在孙中山的努力下 ,“以党治国”思想的实践使国民党迅速成为中国社会新的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6.
世人一般认为孙中山是一个怀抱崇高革命理想主义的激进革命家,也因此有“孙大炮”之称,喻其谋事、行事之不切实际。通过研究孙中山革命程序论中所提出的训政设想,笔者认为孙中山其实不乏理性与冷静,其所提训政设想,希望中国在建立民主体制之前,有一个准备与过渡阶段,以党权扶植民权,训练人民的素质,目标是建立宪政民主政体,有涤荡专制旧污与防止民主异化为民粹主义之双重使命。但其所提训政设想还是遗留内外双重缺陷,且相互关联,形成恶性互动,使其训政设想目标与手段悄然背离,不但制约其所提训政设想双重使命的实现,同时也遗有长远后患。  相似文献   

7.
1928年创刊的《新路》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批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第一刊。它在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制体制刚刚建立尚未形成完善体系之际,就对之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包括对训政理论的批判、对《国民政府组织法》的批判、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制度的批判、对国民党外交政策的批评与建议等。杂志刊登的政论时评成了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争人权、争法治,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行宪政的先声。其对宪政、法治、人权等民主思想的追求和讨论为日后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舆论基础。但《新路》同人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批判是以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国家唯一合法性代表之地位为前提的,换言之,他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这种对国民党"欲拒还迎"的矛盾态度,既是其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矛盾的体现,也是其政治价值追求与现实政治冲突的体现,是资产阶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作出的必然选择。与《新月》相比,《新路》能从各种不同的学术背景出发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进行学理层面的辩驳、制度层面的剖析、现实层面的揭露,而《新月》更多的是对法治和人权的诉求,有将政治问题简单化约为法治问题的倾向;《新路》处处以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来衡量现实政治的成效,而《新月》则更多地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角度批判现实政治。《新路》批判的言辞也比《新月》激烈得多。  相似文献   

8.
1928年,国民党按照"以党治国"的原则,建立了五院制政府。1930年国民党和南京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和胡汉民围绕制定约法、国民党政权实行合议制还是实行独裁制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个人独裁还是"以党治国"的问题,斗争虽以蒋介石获胜而告结束,但却导致了国民党内部的再次大分裂。  相似文献   

9.
“训政时期约法”只是在字面和形式上与孙中山的训政思想有某些相似 ,而在根本精神和原则上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后者 ,南京国民政府根据这部约法是难以顺利完成训政建设 ,实现宪政的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孙中山宪政思想,主要是实践孙中山人民民主性质的宪政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及在此之前制定的关于起草《大纲》的七个原则上;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方案和实践继承和超越了孙中山的宪政思想;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及其规定的人民代表会议仍属于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范畴。  相似文献   

11.
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核心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历来热情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他认为,参与民主选举、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基本形式,保持稳定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基本要求。必须加强党对政治参与的领导,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逐步扩大政治参与度。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发展党内民主的思想,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及认真汲取苏联共产党丧失党内民主后"人亡政息"严重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同志认为,发展党内民主,一要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二要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三要切实实行党的集体领导。邓小平的发展党内民主思想具有创新性、务实性和辩证性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3.
贯穿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济慈诗歌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对济慈诗歌中唯美主义美学观和艺术观的肯定。20世纪后半叶新历史主义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济慈诗歌的政治性确实是一大进步,但是,如果仅把目光聚焦在济慈诗歌的政治倾向上而忽略诗歌中自然因素及其深刻内涵,那同样是有失偏颇的。从生态伦理批评视角来关注济慈作品,我们发现济慈诗歌的审美是一种至高的生态伦理审美,济慈诗歌的政治倾向是包涵着对自由民主渴望,对真、善、美诗歌艺术追求的和谐精神生态的向往。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多数的专制--解读托克维尔的民主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出了多数的专制的著名论断,成为当代民主理论中的常见话题。许多学者从对多数的专制的反思走向对民主的否定,这是对托克维尔的这一著名论断的误读。事实上,他并没有因多数的专制的危险性而否定民主。既要防止多数的专制的危险,又要坚持人民主权的民主原则,这才是托克维尔的真实思想。  相似文献   

15.
晚年的陈独秀,通过对斯大林错误的反思,认为资产阶级民主有借鉴价值,主张借鉴资产阶级民主,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制,从而形成新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其见解不是他思想的倒退,而是对马列主义民主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斯.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伟大奠基者,提出了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命题。关于民主,韦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在他博大精深的著作中不乏关于民主的洞见。韦伯从现代社会日益官僚化这一前提出发阐述了精英民主观点,认为民主是"公民投票的领袖民主"。韦伯的精英民主理论改变了经典民主理论的发展路径,同时他对大众的作用估计过低;韦伯的精英民主理论极大地影响了现代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7.
亨廷顿和福山都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领军人物,但两者在理论渊源、政治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终极结果、评判标准以及发展动力上各有不同。亨廷顿从发展中国家现实出发,前期强调政治秩序与稳定,提出权威政治观,后期则强调民主与文化的重要性。福山从世界普遍史出发,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政府形式,自由民主下的典型公民则是“历史最后之人”,后期在理论修正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能力与政治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民主思想是陈独秀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甚至是贯穿其一生的主线。他的民主思想是不断发展演变的 ,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文化运动时期 ,推崇资产阶级民主 ;第二阶段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主张无产阶级民主 ;第三阶段被开除党籍 ,民主观发生了某些量变 ;第四阶段是一生最后 4年 ,民主观有了质的变化。分析、探讨陈独秀一生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 ,对我们今天仍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列宁晚年党内民主思想的精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1922年12月至1923年间,在病床上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被视为列宁晚年的党内民主思想,由口授的三封信和五篇文章组成;代表着列宁一生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最终思考,其精髓是:党在执政条件下,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制度建设和党内监督来加强党内民主;列宁晚年党内民主思想穿越漫漫时空,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情势下,对中共...  相似文献   

20.
费孝通英国观的形成是与他对英国民主传统的推崇与好感分不开的。尤其是在二战前后英国所表现出坚韧与不屈的民族精神,更加深了他对英国民主制度的认同。在其看来,英国民主虽历经数百年之演变,但其所蕴涵的民主精神却从未发生变化,对民意的尊重,对特权的藐视,追求社会公正公平成为英国民主传统中最核心的内容,由此也构成费孝通英国观的主要认知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