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对这一经济力量的认识,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在我国的发展轨迹以及党和政府对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在理论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指出了私营经济继续发展对理论研究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和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私营企业主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十分重要。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调查研究,解决私营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促进私营企业主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的发展也寄予更多的希望.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兴起,对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机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更好地发挥私营企业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有必要对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过去和现状及其所拥有的资源、新时期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特征、转变过程和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这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科学地认识私营企业主阶层.  相似文献   

4.
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私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虽然私营企业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但是在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存在目的不明、层次较低、组织较乱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拓宽参与渠道、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政治参与的法治化,从而更好的引导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私营企业主队伍,是随着私营经济近年的迅猛发展而骤然间壮大起来的。1988年全国私营企业有4万户,从业人员72万人,注册资金30多亿元。按一户企业两人投资,私营企业主仅8万余人。经过5、6年的发展,到1994年,私营企业猛增到43.2万户,从业人员达到648万人,注册资金1500亿元,私营企业主有88.9万人。如果加上戴各种“红帽子”(假集体企业、假街道企业、假校办企业)的私营企业主,其总人数当在百万以上应无异议。私营企业主阶层量的迅速变化,也使人们对其未来会不会演变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的疑虑加深了。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促进私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引导私营企业主阶层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一要充分认识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存在的长期性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谋划私营经济的新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特殊性 ,正确把握评价私营企业主政治上进步与否的判断标准 ;三要充分认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复杂性 ,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使其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群体经过80年代的萌生、快速增长、调整巩固和1992年以来的高速发展,业已成为一个特征鲜明的社会利益集团。分析这个利益集团的社会属性应综合考虑其经济性质和地位、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私营经济各项经济指标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私营企业主的组织程度、阶级意识等因素。对私营企业主应加强“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防止这个群体演化为一个新的剥削阶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为对私营经济的统战要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注意在私营经济统战工作中的求同存异与互助互让;注意对私营企业主的引导教育,兴利抑弊,使之健康发展;及时掌握私营企业主的思想动向,政治态度,注意沟通思想,协调关系,不断促进完善党对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工商联对私营经济统战工作中的作用;要树立私营经济工作长期性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唐山市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阻碍私营企业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而指出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围绕着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主社会属性问题,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及其价值变化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私营企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入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展开了论证。文章阐明了目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是劳动者,不是剥削者,他们的非劳动所得属于合法收入,构成生产和后备基金的来源,不再具有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属性;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属于同志式的平等合作关系,其发展不会构成尖锐的阶级对立。从而回答了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主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社会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私营经济的新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给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私营经济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允许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及国有企业逐步退出一些竞争性行业,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要使私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解决资金紧、法律法规不健全、宏观调控缺乏、企业财务混乱、管理落后、生产经营行为的短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过去,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所以,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必须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途径有四:一是合理界定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二是健全国有经济的退出机制;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四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相似文献   

13.
民有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手段。民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主要由市场经济提供,市场经济为民有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施加外在压力,为民有经济展现活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民有经济跳跃式发展提供机遇,为民有经济平衡发展提供条件。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收入差距扩大、外部不经济,会导致民有经济的效益和信誉不高,影响民有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功能,促使民有经济走向私人化。发展民有经济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论竞争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争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是依靠市场竞争机制配置资源的,因此,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其次,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和本质的属性,因此竞争法与私法的关系十分紧密,竞争法对私人所有权制度和合同自由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再次,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它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显著的影响;最后,因为政府的行为也会影响市场竞争,竞争法也应规制行政垄断行为。  相似文献   

15.
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理论之一。消灭私有制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 ;但共产主义要废除的是资产阶级私有制 ,以小生产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在工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过程中被消灭的 ,而不能人为地加以消灭。我党在对待私有制问题上 ,既有成功地利用和改造私有制的宝贵经验 ,也有为追求单纯的公有制而不加区别地消灭一切私有制经济的“左”倾错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的多层性决定了私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私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扩大就业等方面有着公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既要支持和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 ,又要反对无限制地发展私有制经济、鼓吹私有化的错误倾向。发展私有制 ,正是为了最终消灭私有制 ,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历经司法继受和立法继受两个阶段,外来的永佃权制度开始在江苏地区生成。在此过程中,继受而来的永佃权规则与江苏地区固有的一田两主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其在理念上的冲突表现为,永佃权所属的罗马法所有权-他物权的概念体系与一田两主制度所蕴含的"双层所有权"理念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从比较法的视野来看,这一事件并非孤例,在我国法律移植的母国——德国和日本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这些史实对当代农村承包经营权性质的重新定位具有重要启示。不能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用益物权与所有权之间的关系,而应按照分割所有权的理念将两者间的关系理解为用益所有权与处分所有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私有化不是林权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有效率的林权(这是一种生产关系)必须是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这是一种生产力)相适应的林权。我国提高国有林效率的核心措施是改革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取消分权,集中经营,以及剥离社会负担和改革用人制度等。那些国有林私有化和分权化改革的意见违背森林经营的原则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在确保国有森林资产的前提下,鼓励发展私有林是可取的,但私有林权分散和林主追求短期利益的动机必然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价值。国外的经验是一旦造林后国家就要帮助林主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化或规模化经营。森林经营和农田经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经营,林业改革如果仿效农业改革将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按十六大报告精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和管理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政府工作的促进,要建立支持非公制经济发展的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由和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和谐的交换关系和和谐的分配关系的有机统一体。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和谐要在所有权排他性的制度安排和市场均衡、法律法规健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不必然导致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产品,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矛盾。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营企业优势、机遇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营企业的优势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产权边界清晰、权责关系明确 ,从根本上保证了民营企业在商品经济环境中 ,市场主体所应有的自主地位。二是动力机制合理 ,反应机制灵活 ,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民营企业的机遇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党的十六大后 ,民营企业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民营企业的问题主要有二 :一是偏倚血缘关系 ,家族气氛浓厚。二是重视个人管理 ,小农意识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