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语用标记语及其对语用含混的揭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关联理论能够解释语用标记语对含混话语的揭示作用。因为语用标记语作为一种语用制约手段对话语所表达的命题或由命题引起的言语行为具有制约功能 ,因而对话语的理解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明示语言标记,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契关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话语标记语没有逻辑属性,编码的是程序信息,不涉及话语概念表征的内容,但对处理话语的命题意义起语用制约作用。文章依据关联理论,从认知推理的角度探讨了话语标记语and在自然语言交际中丰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语是一个复杂的语用现象。本文首先从话语的动态性和话语的主观性两个方面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作用进行了分析。话语标记语是话语理解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对构建话语语境、理解说话者的话语意图起着重要作用。然后,以认知参照点为视角,分析了话语标记语存在的理据。认知参照点理论对话语标记语的认知机制有较强的解释力,为分析话语标记语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话语标记语是在言语交际中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具有多种语用功能而不具命题意义的词或词组。OK作为言语交际中最重要、最有用的话语标记语之一,主要具有四种语用功能,即接受、认同功能;吸引注意、导入话语功能;变换主题、衔接语篇功能和结束话题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元语用意识(metapragmatic awareness)的角度结合话语关联理论,对戏剧《推销员之死》中的话语标记语进行分析,揭示了话语标记语与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话语标记语的四种主要元语用功能即缓和面子威胁的功能、强调或突出命题的功能、标示对命题态度的功能以及连贯和开启话题的功能。此类研究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理解和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记语在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本文对比分析话语标记语录音语料和英语本族语口语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测试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从元语用意识角度分析在口语测试中高频出现话语标记语的类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语料库,深入分析了其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和效果,同时话语标记语能够触发会话含意,达到理想的喜剧效果,这为研究和理解会话交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类似的微观研究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了解人们在此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轨迹。同时,把话语标记语从其所依附的话语中去掉并不影响该话语的语法正确性,也不影响其命题内容,但却影响其语用得体性和社会层面上的人际适应关系,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与理解产生语用制约。这一事实表明话语标记语在语用方面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从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和英语课堂教学本身的特点出发,探讨话语标记语对英语课堂语篇和对英语课堂情景的构建功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使用话语标记语,不仅可以很好地传输教师自己的信息,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更深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意图。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I mean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以关联理论为框架,从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角度,讨论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I mean的语用功能,以此揭示自然语言交际的动态性,说明加强话语标记语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话语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在该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分析总结了话语标记语oh在言语交际中的六个语用功能:信息修正标记、话语延缓标记、话轮转换标记、信息追加标记、认可旧信息标记和获得新信息标记,进一步揭示了言语交际的动态性,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成理解话语。  相似文献   

11.
在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不仅要传递基本信息,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手段和语言成分来传达语用信息,构建语篇语境。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明示话语意图的手段,是听话人推导话语意义的标识。课堂语境具有很强的可构建性,教师话语标记语对课堂语境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Hyland(1999,2005)通过对学术论文语篇的元语篇分布情况的实证分析探讨哲学语篇和科学语篇异同。本文认为学术论文是集学术语篇和学科语篇为一体的文本,无法清晰的反映哲学语篇和科学语篇其本身固有的特点。本文通过直接考察科学著作和哲学著作的人际元语篇的分布情况指出:科学语言的元语篇的使用具有中立性的特点,其主旨是组织语篇,使之具有语篇性;哲学语篇中的高值情态使用率较高,哲学的“先验”性使得其语言主观、精炼、肯定。  相似文献   

13.
梳理新时代背景下变译理论的发展应用,通过对比分析汉语新闻话语及其英译案例,探索变译理论指导下推动新闻话语表达国际化,实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功能。指出:新闻话语英译应关注国际受众接受度及话语传播效度,体现新闻话语内外有别且时效性强的话语特点,用变译策略构建符合国际化规范的新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中国的两种现代性内涵及其话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有两种现代性话语在清末和五四前后传进中国。一种是文化普遍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性话语,即以一般的西化、现代化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和文明;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话语。两者皆被中国知识分子作为真理性话语而接受和引进,并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使其揉进和变成本国话语,用以对中国社会历史结构进行结构与秩序的重新阐释、组织和叙事,从而达到组建现代民族国家或革命建国的现代性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考察了限定性描述语在语篇中所发挥的种种功能。结果发现,限定性描述语通常用来指称语篇上文所提到的某个实体或重新引入某个实体,也可用于首次引入真实语境中的实体或可推知实体。在语篇中,限定性描述语常常与其他指称词语配合,共同完成指称功能。  相似文献   

16.
物作为视觉话语表达的重要对象,要在视觉文本中表现出来,需要顺从视觉话语的统治。人的感知介于物和视觉话语之间,感知方式挑战着物,也面临着视觉话语秩序的束缚。物对抗着视觉话语,对视觉话语提出了各种要求,这刺激了视觉话语的革新。视觉机器的诞生让技术思维促生了新一轮的视觉话语,更是增加了物和视觉话语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篇际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特征,它是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和风格的混合交融。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家进行高校的招生改革,高校招生简章采用广告话语的促销手段和策略,以促销为特色的广告话语和传统的教育话语相互交融,构成篇际互文性,招生简章的功能由原来的“传递信息”转变为“传递信息—促销自我”。广告话语对教育话语的蚕食和殖民,导致教育话语的商品化趋势。这种趋势是商品经济扩张和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霸权地位,以及商业话语在话语秩序中的霸权地位和对其他话语的“殖民”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语言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的各个理论对言语幽默话语进行分析,但是言语幽默的认知研究对幽默话语的解释描述存在不足。信息标识与关联理论的结合对幽默话语进行解读,一方面把受话人分为话语文本内和话语文本外两个层次,确立不同层次的受话者的推理语境效果差异,对幽默话语提供丰富的解读。另一方面,幽默文本中信息标识可以促动"推理重启",在信息标识的观照下,以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解读,就可以揭示幽默话语文本的接受主体在推理的语境效果差的张力中完成对幽默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或由于偏见与歧视或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原因,老年人话语在现代社会话语中一直处于弱势,特别在网络时代。网络传播中老年人话语的拓展,首先要靠老年人自己,在健康和经济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掌握电脑和网络知识,然后才能借助网络优势来展示自我,树立形象。其次是靠社会的力量,以老年人在线组织来创建老年人网络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