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语言学派、文化学派、解构主义学派将翻译研究本体分别认定为文本、文化因素、译者.它们分别处于翻译研究中的单一主体地位.作者认为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所主张的"翻译研究中的多元主体间相互平等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共同构建翻译研究的本体"这一理论能够使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翻译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分析翻译单位的本质,认为各种翻译单位理论的根本分歧源于对语言单位的组构性、可分析性以及独特性的认识差异。最后指出译者应根据源文具体语言单位的上述特征选择合适的翻译单位。  相似文献   

3.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 ,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 :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 ;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 ;艺术层次为不可译。之所以这样分层是基于翻译中对等语所要达到在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心目中产生同样的审美意境的交际效果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诗歌越来越多被译介到西方世界,诗词的翻译标准也成为了翻译界争论的主题,诗歌的翻译的标准是"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是以作者为中心地翻译,还是以译者为本体的传达,诗词的可译性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诗的"表现"与"再现"的角度入手,分析诗歌中隐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的消解,进而说明诗歌情境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及西方认识论中对二元论的解构,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语言层面转换,即由原文到译文的线性研究跨越到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研究,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当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不足,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并结合西方当代哲学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启示,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介绍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以阐释学的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指导,以许渊冲的唐诗英译为研究对象,将译者主体性这一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信任”、“侵入”、“输入”和“补偿”四个具体翻译步骤中,以期证实在唐诗的英译过程中,翻译家许渊冲的主体性作用在这四个具体步骤中的充分体现,为进一步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翻译主体间性对以往的翻译研究在认识论、理性观和语言观等方面进行了批判,以"主体——中介——主体"的实践认知模式取代了"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以交往理性为理性基础,以言语行为理论和普遍语用学为语言学基础,这是对以往翻译研究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翻译领域语言层面研究与文化层面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领域里,文化研究和语言研究各有自身的研究范围、方式和目的,分属一个研究对象的两个不同层面,两者可以共存。语言研究关注"怎么译",属于应用翻译学,其价值在于前瞻性和规定性,在于对实践的一定指导作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理想的机器翻译。文化研究关注"为什么译",其理论价值在于后顾性、描写性和解释性,在于对翻译现象全面深刻的认识,在于为社会学、文学、人类学、文化学、哲学等提供理论基础。文化研究将成为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翻译研究不应该,也不会回到以语言转换为全部内容或"本体"的老路上去。  相似文献   

9.
由于两种语言形式的同义性使得保全真理的相互替换性有了可能,由此翻译才得以实施。现代语言观使人们看到人类自身对语言的认知不足,从而可以推断出语言翻译的实质是重写和改写。正是连绵不断解释与重释,才使得经典得以流芳百世,因此翻译的动态性是使之长生的根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阐释翻译理论与阐释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释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应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本进行阐释,旨在不同文化的读者能够更好地互相理解.借鉴了翻译理论家斯坦纳的阐释理论,提出阐释翻译的四个过程,即信赖释意、理解入侵、表达吸收和对等补偿,强调阐释的内容即认知补充的内容,为了避免损失,对等补偿必不可少.阐释翻译对我国翻译理论的构建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翻译"忠实性"的神话,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奈达的翻译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介绍到中国大陆,在国内译界曾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基于陈宏薇(2001)将前20年分四个阶段的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对奈达理论的引文情况,对2001-2008年《中国翻译》上发表的研究文献按第五、第六阶段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和分析了"奈达现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发现经过第四阶段对奈达翻译理论的批判性接受,"奈达现象"在第五阶段走向低谷;在第六阶段转向成为研究热点,由此说明我国的翻译研究出现"回归语言学"倾向。最后提出当前中国译界引用西方翻译理论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这一翻译理念入手,指出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比评论《简·爱》的两个中译本来进一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意义构建的理论。它强调隐喻是人类日常生活和表达中的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人们通常把比较熟悉和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和比较抽象的概念域上,这种从源域向目标域"跨域映射"的过程是人们概念形成的重要认知工具。中国古典散文中的意象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渊源,其表达方式充满文化图式,如何将这些富含文化内涵的意象概念传译到译文中去是中国古典散文翻译的难点。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野下,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译例比较分析和探讨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劳瑞·张伯伦在《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含义》一文中,一反传统翻译的被动、消极的“忠实”原则,揭示了翻译研究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评介劳瑞·张伯伦的《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含义》来分析女权主义翻译理论,探讨其贡献以及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5.
《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精品,也是我国散文经典。关于这篇散文的译本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张培基的和刘士聪的译文。文章通过对中文小说《落花生》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尝试性的以胡庚申先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依据进行翻译批评和赏析。适应选择论依其基本原则可以被定义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其所对应的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具体包括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RT)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为“翻译的认知取向研究”开辟了道路。RT关照下的译者主体性具有“多元”认知变际和“有限理性”的建构主义本质;译者主体性的“度”是由译者认知成本与语境效果来确定的。基于关联认知范式并且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现有译者主体性的认知模式,提出了“双重认知体验-推理交际模式”。此模式具有自主性、交往性、体验性、动态性等特征,这些区别性特征不仅使之有别于其他同类模式,而且使之具备较强的心理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指出,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便是佐证。然而,德里达并没有将所谓“‘确当的’翻译”视为翻译的标准或本质。围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When mercy seasons justiee”(当慈悲调剂着公道)等的翻译,德里达旨在以隐喻的方式阐述翻译中对原文的“忠实”是个陷阱,提出一切可译又不可译的悖论以及翻译即改写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任何语际翻译的实践中,寻找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的等值成分和实现二者的对等都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是,何谓“翻译对等”和如何实现这种对等是各种翻译学派争论的焦点。约翰·卡特福德和尤金·奈达同属于西方翻译理论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语言学翻译理论》和《翻译理论与实践》都借鉴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力图从不同视角对翻译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科学的分析和描写,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了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两位学者在对翻译等值的认识以及其理论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笔者将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几个概念进行阐释、分析和对比,以便更清晰地把握这两种理论的异同,在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的同时,对翻译等值形成一个更加准确综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以《楚辞》的四个国内译本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输出重要性逐渐彰显的大环境下,从翻译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典籍英译的翻译方法,走出文本分析的局限,强调译本的整体传播效果。回顾了翻译学回归伦理探讨的历史,针对译本体例编排和异质转化两个方面,从翻译伦理角度评析近十年来《楚辞》的四个国内译本,突出翻译伦理在典籍英译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丰厚翻译”法对今后典籍英译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作为中国白话新诗的鼻祖,胡适翻译的白话新诗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胡适翻译的《哀希腊》,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从而显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