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无政府主义思潮20世纪初传入中国,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对它所鼓吹的暴力和暗杀推崇备至,众多革命团体及同盟会都曾将暗杀当作革命的必要手段,遂形成辛亥革命时期的暗杀风潮.暗杀与中国传统文化、革命党人急功近利等因素是分不开的.但它配合武装起义,造成了大规模革命一触即发的客观环境,有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光复会领导的皖浙起义,动摇了清王朝的残暴统治,赢得了民众的同情和支持,激励革命党人前仆后继,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把民国总统的职权让给了大地主、大军阀袁世凯。何以让权?史学界普遍认为乃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结果。怎样看待让权行为?史学界一直持否定观点,甚至视之为革命党人对反动势力的妥协投降。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有欠公正。在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党人曾开展过多次革命活动,只同盟会就发动过十多次武装起义,在历次斗争中都表现的英勇顽强,对反动势力从未妥协过,在辛亥革命以后,革  相似文献   

4.
王中天 《山西老年》2011,(11):16-16
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在武昌起义之前,仅孙中山就发动了十多次。在这些起义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下列几次: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留日学生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海外基地,接受并积极宣传了资本主义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学说,培养和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骨干队伍,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掀起了民主革命的高潮,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救亡图存,中日甲午战后中国人赴日留学渐成风气。吴玉章为探寻救国救民真理,毅然负笈东渡,留学日本。吴玉章留学日本期间不但亲身参加了1903年中国留日学生的拒俄运动和1905年的反取缔斗争,而且还加入了同盟会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组织政治暗杀、创办革命报刊、联络会党势力等反清活动。留学日本期间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是吴玉章早期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客观反映了清末革命党人筹备辛亥革命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7.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试论清末革命党人政治暗杀活动的文化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革命党人的政治暗杀行为不是偶然孤立的政治行为,而是承袭传统的游侠之风、尚武精神以及对“贤人政治”的反叛,并吸收借鉴当时盛行的俄国“无政府主义”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历史行为。  相似文献   

9.
“四川军政府”称谓质疑王东在1911年四川人民所掀起的遍及全省的保路运动中,由于清王朝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川人民的强烈反对。各地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纷纷建立起独立于清王朝的新政权。成都是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中心,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力量较为强大,革命党人的力...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前后,沅水和澧水流域出现了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人才群体--"沅澧流域人才群".这一人才群的出现,对于辛亥革命尤其是武昌起义起到过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对新军的革命化改造、组建革命团体、开展革命的舆论宣传,以及发动和领导武装起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1885年7月,父亲鲍里斯·伊里奇·兹巴尔斯基出生于几乎位于俄国和澳地利—匈牙利边界上的卡缅涅茨一波多利斯基市。他的父亲是保险公司代理人,在鲍里斯·伊里奇6岁时去世。培养他和他的两个兄弟的是母亲。很早,还是个中学生时,他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将文献运过边界。领导这种活动的是社会革命党人的政党。1901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出中学,并失去了在俄罗斯帝国的  相似文献   

12.
顺泸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为了配合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发动了两次成功的武装起义。一次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由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同志领导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一次是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一日,由杨闇公、朱德、刘伯承、陈毅等同志领导的四川顺泸起义(顺庆起义及泸州起义)。顺泸起义的规模和影响虽不及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但它也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粗浅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东北新军中的士兵,人人“兴奋得坐立不安”,各地革命党人也积极走向武装起义。一、初期酝酿活动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东北极力扩大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1904年以后,东三省成为日俄争夺的焦点,危亡的形势激使东北人民更加爱国,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趋向革命:如:丁开嶂、朱锡麟、张榕等先后建立了“抗俄铁血会”、“东亚义勇队”、“关东独立自卫军”,等等。1905年,同盟会成立不久,即派人来东北活动。1906年,徐镜心密赴奉天。同年,与张  相似文献   

14.
赵世炎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炎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是上海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赵世炎在工人队伍中发展和壮大党的组织,使工人运动有了坚强的指导中心和牢固的组织基础;在起义过程中,他重视宣传工作,提出了宣传工作的一系列原则;他密切注意运动的发展,适时地分析形势,指导工人巧妙地运用斗争策略进行斗争;他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群众武装,并亲自参加到武装起义中去,为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到“八·一”南昌起义之前,我们党在广东、湖南等地发动和领导了许多次工农武装起义,针对国民党右派、新军阀和豪绅买办阶级的进攻,展开了英勇的反击。这段时间的工农武装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荒坡起义,爆发于一九二八年三月十八日。这次起义是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在豫东南特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也是豫东南地区在大革命失败后首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准备不足,这次起义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它和这个时期全国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一样,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要意义。它表现了  相似文献   

17.
1919年朝鲜"三一"运动之后,暗杀活动是大韩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一种重要斗争形式,成为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志士之所以采用这种非常的斗争形式,有历史渊源,亦有客观现实诱因;暗杀活动尽管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却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云 《中华魂》2012,(16):12-15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85年前发生在南昌的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和工农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一南昌起义30年后,  相似文献   

19.
清末,革命党人宣传革命排满,汉族官僚对此并不认同。汉族官僚视革命党为逆党,革命党则骂汉族官僚是汉奸;汉族官僚欲以立宪扑灭革命,革命党要通过暗杀和起义来阻止立宪。但是双方都对满洲贵族的专权不满,这一共同点为以后二者的联合提供了可能。排满浪潮下深感自危的满族贵族一步步推行排汉政策,汉族官僚的离心力逐渐增强,汉族官僚与革命党的关系也由对立逐渐走向联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湘籍志士作为辛亥革命时期最为活跃的一支革命力量,和全国广大革命志士一道,自始至终参与了同盟会的活动。他们是同盟会筹建工作的积极组织者,是同盟会舆论宣传工作的热情推动者,是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的重要策动者和主力军,是同盟会安定团结局面的坚定维护者。他们为同盟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