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是发展山西体育旅游业一个难得的机遇.通过奥运会可以强化山西体育资源积累,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树立山西体育旅游的特色和品牌,使之成为山西经济发展中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应加强宣传力度、体育与旅游部门协商合作,多挖掘并举办传统体育节目,培养专业人才,以促进山西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选用17个指标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的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北方十六个省份和直辖市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的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为第十,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从文化旅游视角分析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相关性,提出山西文化产业以煤炭产业为先导,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旅游消费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要的一种文化消费方式。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已成为潜在的出游率较高的旅游客源市场。了解山西省大学生旅游消费倾向以及体育旅游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市场需求,对加快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丰富和促进山西旅游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其中旅游服务贸易是发展最快的服务项目之一.近年来,山西的旅游服务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但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比较,无论从总体还是运用MS和RCA指数进行分析,山西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还不是很强.为此,文章借助波特的“钻石理论”构建了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模型,并进行相关实证分析,针对山西旅游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旅游客源地市场有限等问题,提出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推进旅游服务贸易及辅助产业的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蒋溢  陈永慧 《天府新论》2004,(Z2):106-107
体育旅游在我国已悄然兴起,而西南地区是我国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笔者从分析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着手,寻求促进西南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体育旅游是现今经济消费的亮点和热点之一,从"互联网+"背景下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加强互联网+体育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体育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加强互联网+体育旅游各环节衔接,拓展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发展新空间;加强政府相关部门深度协调,促进互联网+体育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体育旅游业大数据飞轮效应,提升体育旅游消费转化能力;加强互联网+体育旅游服务与管理机制,培养体育旅游复合型专业人才,为黑龙江省互联网+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体育旅游在我国已悄然兴起 ,而西南地区是我国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笔者从分析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着手 ,寻求促进西南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竞争优势理论看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竞争优势战略体现的是一种集约化的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其对山西旅游业的启示是,科学认识山西的旅游资源,把提高区位优势作为突破口;在发挥省内各中心城市的竞争优势上作文章。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旅游市场是以体育旅游产业为支柱的体育市场 ,作为体育市场个体 ,在旅游资源优势显著的西部民族地区 ,有着巨大发展潜力。本文提出了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框架性对策 :以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进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促进体育旅游市场与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西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山西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如何对山西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进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山西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借助成分数据预测建模方法,结合上世纪90年代山西产业结构中各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关系及建立山西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预测模型,对山西产业结构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预测,并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以此为今后山西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郭建丽 《晋阳学刊》2011,(4):16-17,56
明清时期,晋商是一支有影响的商帮,足迹遍布全国。晋商在所到之处修建会馆戏楼,重金邀请家乡的戏班来演出,或携戏班随商队远行,促进了山西戏曲的对外发展,形成了商业路线和山西戏曲流传路线的"合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路即戏路"。  相似文献   

12.
晋商曾经在中国商界活跃了 5个多世纪 ,创造了辉煌的记录。从晋商的历史轨迹中 ,可以发现许多值得借鉴和吸取的东西 ,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晋商的商业道德。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地处偏僻的地方如何发展成为全国金融中心的 ,它启示我们在当代也应该以商业道德的建设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振兴山西经济。  相似文献   

13.
明清晋商曾"富甲天下五百年",一度显赫,但目前山西整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作为晋商传人,我们要充分利用祖辈留下的这一笔泽被世人、恩泽后代的宝贵文化遗产,挖掘晋商文化精髓,打造晋商文化品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互动,推动当前山西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武装侵略的同时,妄想推行毒化政策灭亡中国。他们强迫山西民众种植鸦片,面积高达500万亩。致使山西的农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数十万农民倾家荡产,有的因吸毒沦为乞丐、娼妓、汉奸。为了捍卫民族利益,山西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以打、禁、防、控为主的禁毒人民战争,为中华民族的禁毒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山西票号在广东所设分号共有15家,大多在广州和汕头两口岸。山西票号在广东的主要活动包括汇兑和存放款,其汇兑活动除帮助清政府上解各种饷项以解决财政危机外,更主要的是国内南北商业贸易汇兑和对外贸易汇兑,体现了晚清中国金融业从内陆向沿海延伸,从国内商业资本的汇兑走向对外贸易的投资这一新趋势;其存放款活动主要是针对广东地方政府和官员,可见山西票号与广东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关系之密切。此外,山西票号在广东还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行银两票的活动,促进了当时广东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阶教流域甚广,与今西安、敦煌、山西等地关系密切。三阶教与山西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山西籍三阶教徒及其在山西地区的流传方面。通过分析可发现,蒲州、绛州一带是三阶教活动的活跃区域,闻喜裴氏有很多人与三阶教关系密切,但同时不应宽泛地认为裴氏族人都信仰三阶教,不应产生"裴氏是三阶教信仰者"先入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汇兑、存款、放款构成了票号的基本业务。因票号的创办者及主要经营者为山西人,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山西票号。票号曾长期经营官款,有关其资本属性的界定与此密切相关。广义上讲,票号的服务对象亦是其业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详尽的量化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异地汇兑为票号的主营业务;官款业务在其总业务中仅处于从属地位;而为广大工商客户提供信用支持才是票号业的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18.
银号是明清时期伴随着金属货币白银的流通使用而产生并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的金融组织机构。它的产生比票号早,消亡却比票号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贸易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过去由于史料的缺乏和对票号、钱庄、当铺研究的重视,一直未对银号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致对晋商银号的研究,特别是晋商的衰亡时间产生了一些误解。例如,黄鉴辉先生认为"清末还有部分钱庄和银号仍在经营货币兑换业务,清度支部就把它们改称为银钱兑换所,到了民国初年,这些银钱兑换所或停业或转业也就不存在了。这样,延续400多年的货币兑换商最后在中国历史上就消失了"[1]109。事实上,到民国初年,这些银钱兑换所还存在,银号仍在营业,除了一部分票号改营银号外,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大同等地仍有二百多家银号,直到抗战爆发的20世纪40年代,由于日军侵略破坏,晋商和银号才陆续消亡,延续500多年的晋商最后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结合大量史料,通过对银号这一在晋商兴衰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金融组织进行探究,可以论证出明清晋商衰亡不在清末民初而在日寇全面侵华时期。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人才流失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突出表现在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潜在的流失四个层面。认真分析流失的人才在学历、职称、学科、年龄等方面的特征 ,针对性地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才能稳定现有人才  相似文献   

20.
山西票号衰败的原因 ,既有客观因素 ,亦有人为因素。李宏龄曾长期担任尉丰厚票号的分号经理 ,他的改革举措因各种原因归于失败 ,从中我们不难体味“人事”对山西票号转型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