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萨满教是蒙古人信仰的古老宗教,神歌是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萨满神歌并不是在民间自然生成的,它的形成与蒙古族民间歌曲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阐明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文将萨满神歌与科尔沁民歌从音乐基本形态方面进行了比较论证。  相似文献   

2.
蒙古博文化 ,是科尔沁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因。以迷狂、神附体的方式跳神治病 ,是近代科尔沁博的主要职能和典型特征。科尔沁博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为神赋形 ,生物力、情感力、意念力三元鼎立的创造神灵。其特技与智能还体现为由真实的昏迷向亚性昏迷或象征性昏迷转化 ,迷狂代替生死之间的昏迷现象。然而 ,将科尔沁博导向昏迷 (迷狂 )境地的真正咒力和魔法是疯狂激荡的“旋转”。  相似文献   

3.
陈永春博士的专著《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作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之一,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科尔沁萨满文化以其原始性和活态化而闻名于世,其萨满神歌更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一直唱响在科尔沁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一书,在广泛收集蒙古族科尔沁萨满神歌资料的基础上,注重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对于一些仍然活跃在草原上的萨满及其仪式进行了实地考察,进而从文学审美视角对科尔沁萨满神歌进行了研究。本书将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教受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和历史演变的影响,带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科尔沁草原是蒙、汉杂居的地区,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交融地带。17世纪藏传佛教开始深入草原,佛教文化广泛地影响着科尔沁人民的生活和信仰。游牧、农耕和藏传佛教文化都渗透到科尔沁萨满教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使科尔沁萨满神歌带有鲜明多元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叙事民歌记录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蒙古族口头传统文化的珍品之一。英译科尔沁叙事民歌有助于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英译现状梳理,以《陕北民歌》《阿诗玛》与《玛纳斯》等民族典籍译介成功案例为参照,紧密结合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特点,探讨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翻译策略,提出了从“底本选择”“团队翻译”和“归异结合”的翻译策略,旨在助推更多的蒙古族文学典籍走向世界,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研究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在内蒙古科尔沁与蒙古国达尔罕地区,原始萨满仪式音乐文化显得较为突出。由于相近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生活方式,博文化呈现出既有自身特点又有共同文化的特征,在举行博仪式过程中,仪式的内容、形式及使用法器(乐器)、神偶都有密切联系但也有一定的差别。不同地域、不同的国界对相同的原始萨满宗教仪式所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价值取向,应当是探索异地存在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现象及其象征意义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蒙古族作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有着13世纪至今的悠久历史及文化,其艺术更是当今学者颇为关注的历史遗产。其中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作为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所反应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如:民族的历史文化、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杰出的英雄人物、重大的社会事件,甚至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礼仪等等在叙事民歌中都有鲜明生动地体现。特别是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本文主要从文化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来试图研究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民歌中。科尔沁民歌与美国西部民歌都塑造了很多人物。本篇论文通过对比研究两种民歌中所塑造的人物,试图在看似遥远的两种文化中搭起沟通的桥梁。两种民歌中的故事都依据于真人真事。两种歌曲虽然都塑造了相似的人物但歌曲所突出的主题却不同,因为不同的历史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科尔沁民歌人物珍视集体主义和民族荣誉感而西部牛仔追求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草原文化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其蒙古族民歌历史背景和色彩区划分及重要价值,是了解科尔沁文化乃至蒙古族草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博是近世所存的为数不多的原始信仰之一。这一信仰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包含政治、文化、民俗、医学等因素的多位一体,且涉及多领域的文化遗存现象。也正是由于科尔沁博的多领域遗存使得博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多的载体,本文主要针对于非宗教领域的博文化遗存现象进行探究,力图从其他角度为博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长调民歌反映着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因为有了长调民歌的相伴,牧人才可以常年放牧而不感到厌倦。由于长调民歌的哺育,蒙古族才会有身心健康、感情丰富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调民歌既是草原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游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部族的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科尔沁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个重要区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主流和代表。社会的变革促使它演变与发展,并给后人留下了传奇和永恒。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蒙古英雄史诗与蒙古族叙事民歌之间的相承性特征,并从它们的题材、英雄形象塑造、程式化特征等三个方面着眼,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承性特征以及所产生的传统文化渊源、社会历史根源、地理单元等诸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蒙古族叙事民歌的产生和发展渊源于蒙古民歌传统与英雄史诗传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风格交响乐作品,是作曲家在长期写作实践中创作出的一系列以蒙古族文化内涵为表现内容,以蒙古族风格的民歌、器乐曲旋律或自创的带有蒙古族风格的旋律作为作品主题并贯穿发展的交响乐作品。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是作曲家眼中的蒙古族历史、英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等一切涉及蒙古族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表现的是蒙古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传达的是蒙古族的崇高审美理想,是蒙古民族的感情、特有文化和审美方式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的.“活化石”,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裕固族传统民歌面临着良性传承的问题。从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和裕固族传统民歌在现阶段良性传承及发扬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推动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从诗歌本身来看,《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一组祭祀乐歌,是屈原继承和发展南方民歌的艺术结晶。《九歌》同苗族古代民歌有着紧密的联系,苗族古代民歌及苗觋神辞就是《九歌》的一部分原型,《九歌》明显留有苗族古代民歌的痕迹并与苗族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婚俗是科尔沁蒙古族人生活礼仪中最活跃、最特色的礼仪,它不仅是科尔沁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涵盖了科尔沁蒙古族的饮食、服饰、居住、歌舞、祭祀、宗教、礼仪及民族价值观等。经过适当的开发可转化为颇具吸引力且品位极高的旅游产品,不仅有助于科尔沁地区的旅游发展,也有助于这项古老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地域特点,深入探索、研究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民间歌曲、说唱艺术以及蒙汉歌唱艺术融合等音乐文化特点,使蒙古族歌唱艺术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