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风景描写除了具有传统叙事学的功能外,还是一种文化阐释的产物,涉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和身份意识。抗战文学中的风景描写促进了民族认同,因为风景是一个中立的素材,它的描写手法有利于民族动员,它是民族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是民族的物恋对象。风景在不同的历史和政治文本中具有重大作用,风景的意义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构建,它弥合着主体自身宿命般的罅隙,使之获得恋物癖的快感。  相似文献   

2.
直至20世纪末,"风景"才逐渐进入海外人类学研究的视野,成为人类学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海外人类学视野中的风景研究可以从三个脉络进行梳理:脉络一是将风景视为文化的建构及过程;脉络二是对风景、记忆与身份认同的研究;脉络三是对风景与权力关系的考察。海外人类学的风景研究对中国人类学界在该领域的开拓和探索颇具启发性。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人类学研究者们可以在这个文化巨变的时代经由对风景的探讨,将地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普通人的家园感/恋地情结与国家/市场的权力相勾连,深描一幅时代的图景。  相似文献   

3.
商界丽人     
在我们这痤城市,有很多女人一边恋着家庭,承担着相夫教子的传统角色,又一边恋着事业,扮演着现代女性独立、自信、成功的角色。她们用柔情融化成功女性刚毅的面具,用爱心演绎自己的事业梦想。这是我们城市一道别样的风景——女人和事业构筑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是当代哲学.把马克思哲学作近代性理解的传统解释方式,容易使马克思哲学实证化和宗教化."返本"、"开新"、"对话"才有可能呈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马克思哲学当代性在中国的前景不容乐观,但我们不能放弃哲学当代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影视传媒来营销旅游地是当下旅游业与影视文化业的亲密互动,老电影《庐山恋》是先驱。庐山人毕必成倾情奉献《庐山恋》剧本,将美好的人性和美好的风景结合,成就了庐山的旅游事业。《庐山恋2010》以"庐山恋"为宣传重点,借助媒体造势,但和庐山旅游之间并没有很好的互动。庐山旅游需把握机遇,在传媒之间选择好的影视作品来展示自我新形象。  相似文献   

6.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作家文学探索的高潮中,王安忆的三个中篇《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以大胆的性描写在文学界轰动一时。然而,"三恋"在打破性禁忌的背后实则蕴含着作家对于个体(尤其是女性)生命的关注和对自我意识的建构,强调人的本体生命力对人行为的支配,通过对两性性欲望、生命欲望的经验摹写,王安忆成为这个时期中国女性书写中独特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通过拜物教批判深入到社会现实层面,而在消费社会语境中,物由实体性存在转向符号性存在.物的功能性转变在新的时代境遇下催生出新型的物恋形式,即符号拜物教.由此,一种以新型物恋形式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成为新时代条件下观念操控的新形式.依循马克思批判分析的方法,实现现代消费社会的批判需借由符号拜物教的深度剖析,由此实现社会现实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拓展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分析当代中国油画风景空间问题发展现状,及比较东西方风景画空间意识,明确了油画风景的表意性空间在当代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中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风景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文化内函,产生风格各异的风景建筑。文章分析了自然经济时代和工业社会时代风景建筑的文化属性,提出了现代风景建筑以藏为主,与自然相和谐等一些特征。同时也论述了在现代保护名山胜景历史文化遗存的必需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就问题意识和基本立场而言,卢曼前期与后期的法社会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连贯性远远大于差异性。卢曼学术生涯始终贯穿了对法律的功能和现代法的实证化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卢曼前期借助“胡塞尔+帕森斯”的模式,采用功能分析、意义分析、系统分析、决策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论视角下将法律的功能定义为规范性期望的稳定化。同时,卢曼还将法律实证化看成是法律系统为了克服社会的复杂性和偶在性的不断增长,综合协调“学习与不学习”这一对矛盾关系,以提高结构适应性的历史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拓展,学术界对于抗战文学乃至整个抗战文化研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关抗战文学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取得新的进展,但学术界对所谓"抗战诗歌"的理解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抗战时期的诗歌既具有主题风格的某种一致性,同时在时间上又因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不容忽视的区别,在空间上形成了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分割的政治地理格局,需要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并结合现代区域文学互动带来的变化认识抗战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境内建立了晋察冀、晋绥和晋冀鲁豫等三大抗日根据地,并在抗日根据地内制定和实施了许多土地法规。这些土地立法以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主导思想,具体表现为重视经济建设,发展农业生产;改善民生;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土地法规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吉安是赣中重镇,古称“文章节义之邦”,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江西抗战首府,人文蔚起。这使吉安不仅成为江西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成为连接中国东南与西南的抗战文化重地。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吉安在抗战时期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抗战文化:郭沫若、茅盾、巴金、柳亚子、田汉等文学家、诗人在吉安发表抗战诗文;反映抗战的木刻与绘画艺术作品在吉安展出;《复国走南洋》、《八百壮士》、《大骂汪精卫》等抗战戏剧杂技在吉安演出;《再牺牲再前进》、《南昌轰炸实录》等抗战音乐电影在吉安播放;《前方日报》、《抗战月报》等抗战报刊在吉安出版发行;吉安民众教育馆、文山书店等图书馆与书店为抗战提供精神食粮;浙江大学迁驻吉安泰和;国立十三中学在吉安创办;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江西总部等抗日团体在吉安开展抗战活动,等等。这些抗战文化对推动抗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奠定和彰显了吉安抗战文化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张蓓蓓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29-31,46
本文主要叙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淮南抗日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原因,并且从立法、执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淮南抗日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内容,总结了法制建设的特点以及它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抗战大后方是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除抗日根据地外最重要的活动舞台.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最主要的工作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具体表现为:维系国共合作,为抗战胜利奠定政治基础;争取中间势力,为抗战胜利壮大进步力量;繁荣抗战文化,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源泉;开拓民间外交,为抗战胜利营造良好环境.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历史作用,有助于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同,有助于深刻领会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在革命、改革、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为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生动素材.  相似文献   

16.
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中国抗战作品大批"输出"和国外文学大量"输入",世界各国作家亲赴中国创作了一批反映中国抗日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国的抗战文学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有力的一翼,具有鲜明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各级政府以扶持各项经济建设、建立稳固后方抗战基地为目的,在鄂西后方国统区进行了一系列金融业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建立起中央、省和县三级银行体系,为支持抗战和促进鄂西后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考察了战时后方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积极作用,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抗战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十年对抗战文化的研究渐受重视。学界对抗战文化的涵义、抗战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文化的理论政策及其对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抗战时期的文化论争,以及抗战报刊、抗战时期的学校内迁等,有较多的研究,并体现出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范围、重视不同地区抗战文化的比较研究等特征。但总的说来,对抗战文化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深,因而对抗战文化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企图弱化我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力量。为保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主要是针对粮食、毒品、货币和食盐等物资的缉私。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缉私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桂林抗战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抗战文化发展过程中锻造了一支生机勃勃的文化队伍,这支队伍积极拓展文化阵地并注重繁荣文化事业,抗战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得益彰。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笔者以为中共无论任何时候都应更加注重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文武两个战线"的配合作用,更加充分发挥中共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