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经理人激励机制 ,债务约束软化以及企业家“官本位”等现实情况的存在 ,西方学者在研究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时所依据的“分红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时并不适用。通过对1 993年到 2 0 0 0年期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考察 ,可以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与证监会发布的有关增发配股和摘牌等政策密切相关。因此 ,提出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两大经济动机 :“壳资源”假设和“配股生命线”假设  相似文献   

2.
买壳上市、接管威胁与上市公司亏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上市公司效益不佳或亏损的原因可从多方面进行解释。本文提出的假说为 :买壳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 ,利用壳资源获得大量收益 ,同时也置上市公司于微利或亏损境地 ;而对壳资源的激烈争夺所导致的“接管威胁”,一方面使得买壳公司缺乏动力改善上市公司质量 ,另一方面它又有动力使上市公司保持亏损状态以获得卖壳收益 ,因而上市公司的亏损部分地是人为制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壳"资源质量模糊分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评价和模糊聚类分析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分析了上市公司 的技术创新、财务状况、管理能力、市场形象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因素,以西安为例将上市 公司“壳”资源划分成绩优、绩良和绩差“壳”资源三种类型,以便于针对不同类型的“壳 ”资源采取相应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甘肃与浙江的对比分析,从民众、政府和外部条件三个方面揭示了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包括培育典型、消除歧视、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资源在内、市场在外"发展战略、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信贷担保机构等加快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证券市场上 ,“壳”公司本无价值 ,但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而具有价值 ,并成为众多公司和企业买卖的对象。作者以“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来分析其价值本质及其相关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从“壳”价值的形成入手 ,认为其价值的本质在于其“稀缺性” ,并分析了“壳”资源的买卖行为对证券市场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指出对“壳”资源的买卖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及障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改进以及机构投资者本身投资策略选择需要等两个方面提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针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现状以及其遇到的障碍问题,如机构投资者多重代理、利益纠缠、“搭便车”、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提出了培育负责任的机构投资者、优化机构投资者自身治理以及改进法律环境因素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开发甘肃地方文化资源,弘扬甘肃精神,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省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和我校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功能,经2007年8月30日校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决定成立甘肃联合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为了便于开展研究工作,更好地依托和利用学校学报社科版“地方文化研究”和“文化研究”两个栏目,研究所办公室设在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8.
壳资源的价值、利用及典型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市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 ,但受额度政策和指标限制的影响 ,处于扩张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买壳上市而间接达到目的。上市公司壳的价值是公司上市之后的无形资产增值的一部分 ,具有稀缺性、持续融资功能、资本高价定位、政策扶持、良好的品牌形象等特性。壳资源的利用 ,是壳的控制权主体对壳资源功能的开发与运用。其模式可分为两种 :一为壳的控制权主体不发生转移模式 ;二为壳的控制权主体发生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对河南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河南省A股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以及分布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开辟多渠道融资、加快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合理调整结构布局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红医文化蕴含的核心精神与医学院校培养又红又专、德医双修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将红医文化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有助于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职业责任、恪守职业纪律。因此,应努力从“红”的鲜明底色、“医”的大爱无疆、“红医”的奋斗创新精神、“文化”的厚重底蕴、丰富的红医文化资源、创新的融入方式等方面入手,帮助医学生培育良好的职业精神,传承和发展新时代的红医文化,实现红医文化和医学生职业精神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