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方人本主义始终伴随着对幸福的思考,但没有给予幸福以科学的阐释.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为幸福是物质实现与精神实现的统一;幸福是享受与创造的统一;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的统一.从幸福的维度来说,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实践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必须坚持"和谐"、"公正"、"可持续"原则,使得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他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人类幸福和环境保护获得统一.  相似文献   

2.
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思想源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创新与转型的根本标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历史考量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从理论积淀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在把握时代特征基础上关于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从理论特质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与"科学执政"的目标定位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社会的理想状态,而和谐幸福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动力和目标。既然社会的发展要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提倡的幸福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和谐观。构建和谐与促进国民的幸福感密切相关,其着眼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这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SA8000作为企业从"经济型"向"社会型"转轨的重要标志,追求人类价值的普适性,具有全球化与化全球的普适价值,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企业应该正确认识履行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把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应然的承担,纳入企业发展的规划,把履行社会责任与以人为本、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进步和谐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莱易斯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理想三个维度提出了旨在实现人的价值与生态文明和谐统一的幸福观。这一观点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幸福的视域应囊括精神快乐和生态文明程度,幸福的生活是"绿色地创造",幸福的社会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是基于新时期发展实践的需要而对以往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批判继承了民本思想的合理之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从全球化的视角审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而得出的必然结论,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更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把"以人为本"的这三大特色统一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视民生幸福:凸显中国社会发展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对幸福生活和幸福社会的追求,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以来.民生幸福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体现了中国政府执政理念趋于完善和成熟,凸显了中国社会发展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一个根本性的实践理念,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正确地理解与把握以人为本,应该是建立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类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理论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的终极性价值目标是对社会发展的理性把握和价值判断,表达了发展的最终目的、意义的最高价值理念.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的终极性目标必然蕴含着人的价值期待和价值理想.从幸福的角度来看,幸福是每个人向往的人生目的;幸福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幸福是国家和政府实现的最高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和人的幸福实现之间的关系,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提出并科学回答了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与时俱进,也是新世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使以人为本从科学理念到社会实践,就要使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就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充裕条件,就要从体制上、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实现,就要将人文关怀体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微观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1.
沈杰 《南方论刊》2011,(10):46-48
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社会建设中一直坚持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从毛泽东提出的"依靠群众、惠及群众"全民参与型的社会建设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经济先行,利于群众"共同富裕型的社会建设思想,经济先行,共同富裕;到江泽民提出"执政为民,为民发展"全面发展型的社会建设思想,要求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倡导"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共建和谐型社会建设理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社会发展的归宿,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民生理念日渐丰富、深入和成熟。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三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业会 《理论界》2007,1(2):22-23
人是社会的人,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上看,以人为本有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三重视角。三重视角是以人为本的结构化,体现了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三重视角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把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提出并科学回答了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与时俱进,也是新世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使以人为本从科学理念到社会实践,就要使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就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充裕条件,就要从体制上、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实现,就要将人文关怀体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微观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提出并科学回答了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与时俱进,也是新世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使以人为本从科学理念到社会实践,就要使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就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充裕条件,就要从体制上、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实现,就要将人文关怀体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微观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与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是对以往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它认为以人为本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要以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动力源.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发展的动力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真正科学的、大众的幸福观,它实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的统一.马克思的幸福观为幸福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指针.大庆幸福城市建设要以马克思的幸福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利益需求和理想信念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幸福广东”概念是一个理论创造,它熔铸了鲜明的政治理念、生态的经济理念、科学的制度理念、传统的文化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原则,树立了中国幸福社会建设的典范。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设计、经验成果是中国幸福社会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自己生命的生产”与“他人生命的生产”, 构架了统一的社会生产,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生产的承载者和主体, 社会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和人的全面发展。两种生产理论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 为“以人为本”执政兴国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下,中国正在寻求更好的增长方式,寻找以人为本的发展,一个以主观快乐和幸福作为研究对象的幸福和幸福经济学倍受公众和学界关注。本文从理论和我国实际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幸福感的关系,认为GDP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幸福水平,但不是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政府的公共政策应当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到追求建立并维系一个健康公平正义的宏观制度安排上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提高“国民幸福总值”,推动社会和谐进程。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看法,是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体系源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时代特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恢弘气势和解放思想的宏图韬略,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逻辑脉络;体现了社会发展和理论发展的融合、重点脉络与体系关联的统一、理论发展的本源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德育教育和学科建设的统一、理论博大精深与与时俱进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