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 ,是内含完整的逻辑结构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由核心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边缘理论四个层次构成有机的逻辑结构。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是完整地把握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对于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科学理论。文章结合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大胆探索,阐明了我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前进,必将要求和推动邓小平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性和时代性是邓小平理论的两个根本特征。立足于中国国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民族性。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改革与发展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发展理论,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性。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才能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发挥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宗 《金陵瞭望》2007,(14):20-22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在讲话中,胡锦涛着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本刊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内容做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内在要求.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以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邓小平理论作为创新的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 5 0年 ,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探索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辩证法 ,是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的理论成果。学习这一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归根到底是由于这一伟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体系。围绕着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研究对象,按照历史和逻辑的顺序,邓小平理论体分包括五个层次内涵:(1)基石理论,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2)基本规律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论;(3)分支理论,即基石理论和基本规律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层面的展开,(4)基本范畴理论;(5)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具有重要的基石意义。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放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层面上加以深入考察,有助于更加深造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们党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巨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创新地解答了关系我国改革成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新创造;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理论创新.这三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活生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理论内涵、理论要求、价值取向和哲学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在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上对邓小平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 ,在党的建设基本问题上对邓小平理论做出了突破性的发展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新意境。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发展理论构建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上,它以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动力为哲学依据,是对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国情深刻反思的结果.这一理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本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基本原则、根本任务、发展战略、根本动力、内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发展模式、发展趋势、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立意是基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强调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几十年后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参照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的实际状况.而是社会主义成熟状态的应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阐发,明确强调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三步走"战略理论以及"三个有利于"标准等重要理论之中.这种思想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正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邓小平小康社会不单单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的指标,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点,而是动态、渐进的发展过程,我国目前还仅仅是刚进入小康社会,处于小康社会的初级发展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还将经历一个不断充实、提高的较长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经历了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反复锤炼 ,终于在艰难曲折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认识到实践 ,发生了十个重大转变 ,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科学认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与本质、构成体系以及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提出几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建设道路的创新、制度体制的创新、方式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内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一系列方针、原则、理论观点都是根据实践的需要逐步提出来的,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对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一个反复探索、不断深入、逐步明确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的最终成果,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全面的、科学的回答,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建立在可靠的理论、思想、物质、制度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从理论上讨论过共同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坚持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考察中国的现实问题;贴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状况较低与发展不平衡的物质基础现状;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突破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空白,使社会主义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观创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视野,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