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流动于湖湘大地的生生不息、薪传火递的湖湘文化精神涵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湖湘儿女。强调体用合一、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精神,经王船山的极力阐扬,中接曾国藩、杨昌济等,至毛泽东而发挥极致,铸就了他特殊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区域性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生长于三湘大地,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湖湘文化中关于大本大源的探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及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他的军事思想以及革命军事活动,与湖南的社会环境、悠久的湖湘历史和湖湘文化都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研究军事家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非常有必要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其与湖湘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从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到黄兴、蔡锷等人几百年来数代人薪火相传的军事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试论毛泽东、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湘文化的渊源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湖湘文化的近现代两个代表人物毛泽东、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探讨了二者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及扬弃,进而得出毛泽东、曾国藩等近现代湖湘人才饱受湖湘文化哺育及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自南宋胡、张理学,特别是近代以来,陶冶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较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文化而言,湖湘文化对青年毛泽东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影响,青年毛泽东对湖湘文化的汲取,既是对这一文化理念的内化,亦是对这一文化观念的继承.这一文化理念对毛泽东一生影响深远,甚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自南宋胡、张理学,特别是近代以来,陶冶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较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文化而言,湖湘文化对青年毛泽东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影响,青年毛泽东对湖湘文化的汲取,既是对这一文化理念的内化,亦是对这一文化观念的继承。这一文化理念对毛泽东一生影响深远,甚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湘酒酒瓶的造形充分体现了湖湘地域文化、湖湘历史文化及湖湘文化精神 ,具体说 ,即湘酒瓶形的仿生造形、仿物造形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湘楚文化特征 ,揭示了湖湘文化亲近自然、尚武慕勇、尚情重义的精神特质 ,它是湘楚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的湖南"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省份之一,湖湘文化对湖南近代崛起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孕育了湘军集团并被湘军所阐扬的湖湘文化精神在当代湖南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塑造了当代湖南人强烈的关怀意识以及躬行实践、开拓创新、注重实干、勇于任事等精神特质,湘军不仅成为了湖南对外开放以及文化旅游的形象名片,更成为当代湖南人引以自豪的一种历史情结,"湘军现象"与湖湘文化贯穿着当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如何重塑湖南人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探讨湘军与湖湘文化内在关系的历史演变,实现湖湘文化和"湘军"精神价值的当代转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湘文化与青年毛泽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湖湘文化的渊源、传承以及青年毛泽东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受湖湘文化影响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是湖湘士人治学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继续得到传承,但在整个中国文化"凤凰涅槃"的新时代,湖湘文化也在传承中得到锻炼,获得新生,实现了与现代文化的对接。在这一历史文化蜕变的过程中,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赋予了这一蜕变以动力、以方式、以特色。从新闻报刊的运作来看,"傍着活事件讨论"是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经世致用"精神十分突出的表现,围绕着"赵五贞事件"和"湖南自治运动"所展开的讨论即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支十分富有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从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孕育、形成、从低迷到复兴、大发展和新飞跃五个时期。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湖湘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古老传统之一,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继承和弘扬湖湘文化中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对推进湖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在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除了去过前苏联外,一生未践西土,也从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毛泽东的许多重要决策思想是其充分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具体的革命与建设实践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决策和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荣辱观具有许多相同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都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上;核心精神一致---为人民谋利益;基本内容一致;都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毛泽东、邓小平荣辱观思想也存在不同点: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实践基础不同;在对待贫富问题上有差别性认识;人才观不同。邓小平对毛泽东荣辱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和对待劳动问题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大力倡导并努力践行无产阶级的人民观。这种人民观凝炼和沉淀而成的价值取向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突出表现为“服务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突出表现为“有利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突出表现为“代表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突出表现为“为民观”。  相似文献   

15.
湖南生态文化是一种湖湘特质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它既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引擎,又是建设绿色湖南和生态强省的精神动力。湖南生态文化建设要立足湖南实际,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旋律,积极构建生态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加强对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强化相关政策、资金和组织保障,实现湖南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的形成》一书,将党史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建构了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实现了早年毛泽东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将党史人物研究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湖湘文化对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形成的巨大影响,从而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相融合、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和历史见解3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为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的突出文化品格是人文精神.本文认为,包括邓小平理论在内的科学社会主义都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邓小平理论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人文精神的继承,而且将这一精神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社会主义本质论、人民主体论、两个文明论、知识分子论四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修正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毛泽东提出反对修正主义问题开始于苏共二十大之后,从批判苏联现代修正主义出发,促使毛泽东考虑中国出不出修正主义,中央出不出修正主义,最初的重点是放在防修上,1965年以后毛泽东注意力逐渐转到反修上,直至将斗争矛头指向中央一线领导人。由于毛泽东对于修正主义没有做出准确的解释,并采取了错误的方法,造成了动机与效果的极不协调,酿成了他个人的悲剧。修正主义是毛泽东晚年一直思考的问题。修正主义是毛泽东的陷阱。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胡锦涛先后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强调了牢记"两个务必"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根据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对"两个务必"的深刻阐述和赋予的新内涵,着重分析了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邓小平对"两个务必"思想的继承以及江泽民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发展,从而阐明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坚持和发展"两个务必"思想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