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20世纪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20世纪60年代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和法国“五月风暴”运动的政治影响,安德烈·高兹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萨特“自在-自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自己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批判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显著特征,经济理性批判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核心议题,生态理性构建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价值指向。经济理性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产生而逐渐形成,其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以谋求利润最大化或无限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生产动机的工具理性。经济理性具有导致人的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加剧生态危机以及造成“生活世界殖民化”和“新奴隶主义”出现的危害,而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构建以生态理性为核心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超越经济理性的有效措施和根本路径。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理论启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生态理性对经济理性的扬弃,构建遵循生态理性的生态政治观、文化观、消费观和幸福观。  相似文献   

2.
大学与理性生态人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生态理性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理性生态人是针对理性经济人的存在而提出的 ,是一种有利于人类持续发展的新人形象。大学应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生态理性的人才为己任 ,以纠正专业教育对个体和人类的全面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弃经济理性推生态理性,改变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思维模式,解决工具理性的价值困境并培养生态素养,使其从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思政课程在教学上可采用角色扮演方式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专业和学生生活组织讨论和实践,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尊重自然客体价值,培养知行合一的健康生活方式,使生态理性从抽象的理论在场到具体的生活在场,而医学生树立生态理性还有助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逆全球化中经济人的伦理困境体现为道德人格缺失引发信任危机、经济理性膨胀导致人性物化、消费主义泛滥致使价值错位,它表征着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与理性精神的衰落。经济人需要一种生态自觉,将人、社会与自然纳入整体性关系之中,自觉转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生态经济人。生态经济人是经济人面对伦理困境的一种自我革新,它具体表现在生态人格、生态理性与生态消费等方面。生态经济人重视生态人格,以实践中的生态人为基础,自觉遵循社会生态系统各领域的规范性约束,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抵制极端利己主义,自觉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生态经济人注重生态理性,以价值理性、交往理性、实践理性为根基,在世界性的交往关系中发展人的丰富性,反对用同一性思维来压制他者的差异性,自觉克服狭隘的价值偏好。生态经济人强调生态消费,注重生产、消费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高效简便的能量交换机制,追求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自觉提升人的自由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全球性问题,生态理性人的塑造无疑是解决生态问题最好的途径之一。塑造生态理性人需要从加强全民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教育,大力推进环境资源保护立法和监督工作,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等几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性视角构筑认识论框架,在此框架内对环境价值作出评估。在肯定理性多样化并存的前提下,把两个最具争议的理性——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并列齐观,以阐明二者在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并从中揭示出中心价值对边陲价值的侵犯,并以政治形式将其合法化、正当化的过程。如何实现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和解,宏观层面需要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微观层面需要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向"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转向,在这一转向过程中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相平衡的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是现代生态问题的直接根源。构建生态文明,就是在意识层面改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而强化人与自然的平等,以构建生态意识文明;在法律层面健全法制而约束人类行为,以构建生态法治文明;在实践层面注重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构建生态行为文明。这些都是要使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思想深入到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更是人类理性的回归,是人类文明冲破物欲藩篱、以人类智慧呵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觉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的生物本能驱使人类为自身利益攫取生态资源,自然选择也使得人类不具有为生态系统整体利益而放弃人类个体利益的可能,但这并非人的全部,人是有理性物种,人的主观意识使他超越了其他物种具有理性选择的能力。生态文明是人类理性超越自身物质局限性,以生态系统整体的视角保护自然,从而最终保护人类自身的文明阶段。人类站在生态文明的思想高度,实现生态整体利益对人类中心利益的超越,生态整体利益本质上仍然是以人类根本利益为目标的,这种人类根本利益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农业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欲望,工业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享受的物质欲望,而生态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的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存保障和物质极大丰富基础上,更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光辉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创造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规范决策理论到描述决策理论和处方决策理论,人类的思维经历了从"完全理性"、"有限理性"、"生态理性"到"实体理性"等思想的变迁,它浓缩了人类思维与认识发展过程,深化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推动着具体决策理论尤其是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并成为哲学意识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这一演化过程做了具体阐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0.
从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环境问题所遇到的困难入手,指出纯粹的经济理性不仅不能解决而且恰恰导致了现实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生态理性、法律理性以及二者与经济理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我们必须实现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和法律理性的转向,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有望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1.
人基于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性是丰富与复杂的,而野性、理性与神性是人性构成的基本内涵。沈从文基于人性之真、善、美三个维度,从人性的生态和谐理念出发,反思了人性的野性、理性与神性内涵建设问题。沈从文对人性内涵的生态审美建构具有历时性特征和整体性特征,其对人性内涵的生态审美建构拓展了人性审美反思的高度与深度,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建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精神不仅包含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文精神,更超越了狭隘的人文精神,它是深化了的人文精神;大学英语教学在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进行正确的文化引导之外,还应起着陶冶学生精神素养的作用.用生态精神引领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出真正的生态卫士——具有“生态理性”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理性     
要从哲学认识论根源上矫正生态问题,人类必须转换思维模式,用生态理性替换现代理性。生态理性是以生态伦理为依据,以整个生态利益为目的,奉行人地共生价值理念的实践精神活动,它呈现出整体和谐、有机生成的新特征,要求人们在栖居自然时恪守生态优先和人类自律双向原则。本文探讨生态理性的理论基础构建,从对其内涵、特征及其原则的初步系统探索中,以丰富人们对生态理性思想意蕴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无论历史、现实或未来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性存在的,这是由人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并在人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确证。现实中人遭遇到了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价值论等观点纷纷扬扬、莫衷一是,其实,问题最终将由人加以解决,即解决人的知识、理性的作用加以解决。人的主体性存在是解决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发展的生态转向,既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为当今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实现发展的终极目的,即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这种发展路径以生态维度为基点,涉及到认识方法、科学理性和社会变革,它对于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突出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多即为好的”经济理性的主导下,从生产到消费,人们迷失在消费主义“囚笼”中难以自拔,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极尽掠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点,主张通过生态理性来消解经济理性,降速经济增长,克服虚假消费,实现生态重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兹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源于经济理性,由此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为了消除经济理性给生态、社会和劳动工人带来的危害,高兹提出了重建生态理性,并基于此建构了其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8.
[摘要]生态资源具有物质性产品和生态服务两种利用功能,现实中两种功能与价值的利用存在冲突。在当前我国财政分权、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环境下,有些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往往倾向将更多的生态资源配置于物质性产品的利用上,而忽视生态服务价值的利用,造成生态服务的过度损失,降低了生态资源利用的社会总福利水平。本文以两个方面现实中常见的典型案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得出应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分权、生态服务价值实现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从而优化地方政府的行为,以实现生态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生态与文化、生态保护与人类理性的关系;着重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料,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保护生态的各种观念、行为、习俗和措施,并分别根据传统经济生产、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中反映的生态保护事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和谐传媒、传播理性与绿色传播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传媒,需要营造和谐的新闻传播生态。坚持新闻报道的理性和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对人的生存权利的维护与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提升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建构有机结合,是和谐传播生态的基本前提,也是新闻传媒价值和尊严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