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爱因斯坦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方式.研究其思维方式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爱因斯坦的科学现。作者从美学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逻辑简单性四方面分析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作家的科学技术观的形成,是一个合逻辑性与合历史性相统一的过程:霍克海默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一论点,马尔库塞加以完善,至早期哈贝马斯却得出了资本主义统治合法化这一结论。法兰克福学派陷入理论误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区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异同,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但是他们的观点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环境认知差异对生态旅游者进行分类,可以探究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管理模式的态度差异。以我国黄山、张家界、云台山以及庐山风景区为样本,对生态旅游者的态度分四组进行问卷调查,然后使用ANOVA方差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管理模式的态度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生态管理方式的态度确实存在明显差别:1组生态旅游者更注重旅游的生态体验,他们对当前景区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持反对态度;2组和3组对当前景区管理方式的态度并不明显;4组为生态忧患型的生态旅游者,对于当前景区管理方式基本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4.
科学理性主义是以爱因斯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在冲破旧的机械论自然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基础上所建立起的与辩证思维相一致的自然观、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科学理性主义为辩证理性思维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和自然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5.
庄子对技的态度具有两面性:就人占有物之层面持否定态度;就技通往艺之层面则持肯定态度。对庄子的这种态度需做具体分析,就后者而言,庄子强调的乃是个体独特的"身体知识",是人与物的相互交融,在人与物的相互交涉下,人则进入道的境界。道的境界乃是顺从自然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6.
庄子对技的态度具有两面性:就人占有物之层面持否定态度;就技通往艺之层面则持肯定态度.对庄子的这种态度需做具体分析,就后者而言,庄子强调的乃是个体独特的"身体知识",是人与物的相互交融,在人与物的相互交涉下,人则进入道的境界.道的境界乃是顺从自然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真、善、美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在科学中直接蕴涵着真、善、美的内容。但是,在爱因斯坦的思想中,科学之真,即由科学的概念体系所表征的实在的外在世界,是科学家运用他们的思维理智地构造出来的;科学与道德,即科学与善分属于两个不同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间接的;科学与美的关系,包括在哲学信仰和科学认识论两个方面之中。在爱因斯坦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中,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8.
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而不是社会或国家的权利和利益的人生哲学。伦敦在其主要作品中流露出对个人主义的矛盾态度。对于个人主义者反抗自然,伦敦是肯定的;而对于他们反抗社会,伦敦持反对态度,但在无意识中又流露出对他们的偏爱。  相似文献   

9.
禅宗活动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说存在某些相通之处 ,即它们都强调感性在人性中的地位 ,都张扬自主性 ,表现出反传统的倾向。一句话 ,审美解放是两者的共同目的。当然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禅宗与马尔库塞新感性说之间的差异 :第一 ,两者对待情感的态度不同 ;第二 ,两者对待现实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第三 ,两者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 ;第四 ,两者对待语言的态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而不是社会或国家的权利和利益的人生哲学.伦敦在其主要作品中流露出对个人主义的矛盾态度.对于个人主义者反抗自然,伦敦是肯定的;而对于他们反抗社会,伦敦持反对态度,但在无意识中又流露出对他们的偏爱.  相似文献   

11.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存在悖论:一方面,科学技术造就了现代文明;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成为资本主义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凭据。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因其“中立性”而具有某种“合法性”,消除这种“合法性”的办法只能是摧毁工具理性;而哈贝马斯则认为这不具有可行性,提出以“交往行动”取代工具理性。但从中国现实来看,真正科学的态度应是人文精神与工具理性的协调共存,发挥科学技术有利于社会的一面,消解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亚里斯多德在伦理哲学方面全面地概括了整个希腊时期科技伦理思想,肯定了这一历史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正确内容。他以自身科学的智德尺度,考察了众多科技领域,初步形成了他科技伦理的思想体系,成为西方科技伦理思想体系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两位著名思想家。具有师生关系的两位德国哲学家都对技术进行了深刻的、令世人震惊的思考,不过由于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后来在政治上的对立,使人们更多关注他们的争论,而很少注意他们在思想上的连续性。然而从"一种可能性"到"单向度",绝不单单是文字上的藕合。深入分析他们的技术思想,会发现两人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其理论基础又有根本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是其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思想是毛泽东科技观的基础和核心,他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对科学技术的来源、本质和属性,对科学的研究对象,对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进步功能、国防功能和经济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独具慧眼的真知灼见.他发展了物质无限可分原理,提出了"基本粒子无限可分"的科学预言.梳理毛泽东的科技哲学思想,对于研究毛泽东的科技观,进而深入剖析建国初期的科技政策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共同理论观点。在其创始人霍克海默那里,"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论已成雏形;马尔库塞在继承其前辈思想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倾向及其充当控制工具的消极作用,使"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理论趋于成熟;哈贝马斯则在考察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虚假性本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新的意识形态的同时,进一步论述了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从而使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论得以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汉英思维差异与科技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科学技术的两个富有创意的基本判断,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履行意识形态的社会职能.在此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社会功能的根源,对科技理性、技术专家治国论以及科学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批判.这些批判尽管充满着穿凿附会之处,具有某种程度的片面性,但无疑也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的深刻的片面,因为它给20世纪和后20世纪的人类提出了这样一种警告:科学无视价值存在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的"异化"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即单一的自然科学技术观的片面性,运用实践思维方式,阐述了人的现实活动机制--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效应,考察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提出全面科学技术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自然科技、人文科技、社会科技,并据此进一步讨论了科学技术哲学的门类构成及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实际上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共同的理论主题,作为其杰出代表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在这一问题上都有自己相关的论述.从三个方面的同异出发,论述了二者科技观所犯的共同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