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观,就是人们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也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和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不同,世界观也就不同,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分析和处理也不一样.这种情况,反映到民族问题上也是一样,不同的阶级都按照自己的阶级观点、阶级利益来观察、分析民族问题,制定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因此,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民族观.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民族观,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民族观.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着不同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2.
民族问题就是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直接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总括,它表现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整个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民族问题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自在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从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产生、发展过程看,有其自身的历史规律,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历史;同时,它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同整个社会及其它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的需要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结合视  相似文献   

3.
今年七月一日,找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全球各地的炎黄子孙企盼已久终于到来的一桩大事,也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英国在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结束,标志着从鸦片战争纪录下的百多年来国耻的洗雪,只要是中国人,谁能不欢呼庆祝呢?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前仆后继的艰苦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子1949年终于站立起来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新中国建立了,但是还有三块地方没有回归没有统一,那就是被英国占领的香港、被葡萄牙占领的澳门和众所周知的隔海相望的台湾列岛。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一百多年来…  相似文献   

4.
不同民族集团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里早已存在。但这种现象在以移民为主的国家更为明显,如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有100多种民族集团居住,比我们国家民族的数目还多。英国由于历史上侵占过许多地区,而这些被侵占的殖民地居民,由于种种原因而移居英国,也使英国成了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国家。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里被称为文化的多元主义,或文化的多样性,或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  相似文献   

5.
老挝的苗族     
老挝的苗族罗有亮在老挝众多的民族中,苗族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山地民族。由于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老挝政府对本国的各民族没有进行过系统、详细的识别和分类。作为山地民族的苗族属三大族系中的老桑族系,意即山顶上的老挝人。苗族人口约30万,占老挝人口的72%...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世界上,分布着许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处于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种民族。人们分属于不同的民族,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似乎构成了人们之间的一种“自然界限”或“自然纽带”。而世界众多的民族,有如一片片繁密茂盛的森林。正如森林中既屹立着参天古树,亦有新枝嫩芽在秀发一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并存着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7.
民族成份的更改有几种主要情况。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原来确实是少数民族而没有申报或不敢申报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通过民族工作部门的严格审批,恢复原来的民族成份。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民族打破了旧的习俗和传统婚约的束缚,民族间互相交往,相互通婚,其子女自由选择申报为少数民族。这一部分是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有利于民族团  相似文献   

8.
香港是一个多民族或种族的社会。英国殖民统治者长期推行种族隔离和民族歧视政策,造成香港华人的心态扭曲。香港主权的回归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振奋了香港华人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因素、思想观念、基础设施、运行机制、传统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其经济尽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导致全国经济现在呈现出相对两极化的格局。这样不仅不利于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因此,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来启动经济起飞,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规律性,不管在民族地区或是其它地区,它都按自己的规则运行,这是其共性。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因受不同的条件影响,经济发展规律还会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便要求我们在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时,既要考虑经济运行的共性,更要关注它在民族地区所呈现的个性,从一定程度上说,个性更具有实际意义。那么,在全面地考察民族地区经济运行的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对策呢?从哪些方面着手可保证其经济快速地、良性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10.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约有80多种语言.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民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解放之初,有通用或半通用文字的民族,不到十几个.为此,当时帮助少数民族解决文字问题,是民族语文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但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地区很广,仅靠当时少数民族语文工作者调查,势必旷日持久,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1955年胡乔木同志受毛主席委托在中南海召集有关科研人员研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会议中,毛主席派人来要会议记录.可见毛主席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关系紧张尖锐起来,民族问题显得突出了。这当然不是孤立地现象,也不是突发现象,是各该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组成部分,是过去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化和公开化。有其历史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国内国际的现实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在于党内。有些国家的共产党有的已经垮台,有的已经分裂,他们放弃了领导权,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放弃了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政权。没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没有了正确的目标,各民族也就失去了强有力的凝聚力,当然就要四分五裂。在民族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成为一些人们用来制造矛盾和分裂的直接理由。国际上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土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吐谷泽说、蒙古说、沙陀突厥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于1981年5月编辑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一书中倾向于蒙古说,这也是五十年代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队土族调查组经实地调查和研究编写而成的《土族简史简志合编》一书中阐述的观点。其后,我们没有看到有份量的具有论证意义的文章,但在1982年11月出版的《土族简史》中不知何故,突然换了一种说法,认为土族与历史上的吐谷浑有关。这以后,《辞海·民族分册》、陈永龄编《民族词典》等…  相似文献   

13.
论民俗文化圈及其本位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文化圈是在各民族所居住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世界上的各个集团、民族、国家相应地形成了不同于其它集团、民族和国家的民俗文化圈。在一国之内,由于民族不同,地域环境有别也形成了许多民俗文化圈。各文化圈之间自然就会产生许多偏见甚至诋毁,这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害于民族间的理解和信任。本文就此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是各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形成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极浓的民族文化。一、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全称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我们也应该承认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1.中国各民族文化上互相吸收,水乳交融。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上,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5.
侗款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侗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侗款的成长变化过程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自秦汉以后,侗族与汉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侗族社会内部的一些情况,也开始在汉文古籍中得到了记载。尽管这些记载零零碎碎,有的还带有某种阶级偏见和民族偏见,但是,  相似文献   

16.
因地制宜积极参与、推动民族地区的脱贫进程──广西各级民委参与社会扶贫情况的调查韦志坚,周健扶贫开发、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大政方针,这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7.
瑶族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但没有本民族文字。从法律学家的角度来观察,瑶族的历史似乎可以破解法律中的一个谜团:在没有文字的历史中,法律在瑶族社会中是怎样发生、演进、实施的?本文试图对瑶民的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作一初探,以期揭示无文字民族的法律发生和演进过程。  瑶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历史上,瑶族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也没有立法和执法机构,统治王朝的法律法规,在瑶族地区因各种原因未能生效。因此,瑶族人民主要依靠社会习惯法(即原始法律或传统法律)来调节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要反映特定时代的需要,也就是说要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在社会进人21世纪的今天,当人们谈论我国民族教育时,也必须考虑当前及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民族教育的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树立现代民族教育观。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民族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原因,我国民族教育起点低,底子薄、基数小、发展难度大,要加快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首先要正确树立民族教育观。有了正确的民族教育观,才有民族教育的大发展,有了民族教育的大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地区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三论藏族文化传统与藏区现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论藏族文化传统与藏区现代社会星全成按照人类文化学的一股原理,文化传统是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得以承传下来的一种心理定势,它构成了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由于社会、历史尤其是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之内涵不尽相同,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20.
水族是我国兄弟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据1982年的统计,全国水族共有二十八万六千多人,主要分布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另有少数散居于贵州的荔波、都匀、独山、平塘和广西的南丹、宜山、环江等县市中?水族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在旧社会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史籍上对其历史与文化的记录偏少,给水族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族源方面的研究带来莫大的困难?关于水族的族源问题,过去由于史料的阙如,研究者接触的资料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亦异,有认为水族与古代的僚人或夜郎僚人有关,也有认为水族与秦汉时代之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