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公司财务行为是公司财务研究发展的最新领域。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网络位置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公司越容易发生并购行为,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更好地为并购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服务;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与并购行为的正向关联越明显。本文还补充检验了独立董事网络位置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发现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独立董事治理、公司并购和社会网络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一般占2/3左右的比例,使得占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拥有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这种专权往往为大股东谋求种种不正当利益提供了通道。在这种背景下,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职权和功能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本文将在考察国外独立董事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机理和功效,并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论述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通过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现状和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提出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英美国家,我国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制度移植。本文首先分析了独立董事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发挥的作用,之后指出了我国目前实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4.
支晓强  童盼 《管理世界》2005,(11):137-144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 ̄2003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独立董事变更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公司控制权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独立董事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越高。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要比未变更第一大股东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懂事”,但不够独立。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是当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未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独立董事辞职现象很普遍,但对此的相关研究不多.借助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辞职行为;通过把发生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司和其它公司对比,发现独立董事辞职主要是基于自身对所任职上市公司的风险权衡.具体来说,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股权变更、股权集中度和重大关联事项会对独立董事辞职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结果为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股价崩盘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股价崩盘等极端尾部事件风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巧妙运用证监会强制要求上市公司独董比例在2003年6月30日之前至少达到1/3的政策性外生冲击,通过面板双重差分估计策略发现,独立董事制度的正式引入显著地降低了公司股价发生崩盘的风险。然后,本文进一步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议案发表意见和进行投票的强制披露数据,考察独立董事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我们发现,相比于不存在异议独立董事的公司,存在异议独立董事公司的股价发生崩盘的风险明显较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投资者保护较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加强独立董事的治理机制、特别是引入有不同意见的独立董事,对于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若干特征分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2001年8月开始 ,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实施独立董事制度。本文主要从独立董事的基本特征、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及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独立董事薪酬特点及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等方面对该制度一年来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特征 ,以期为下一步的完善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国家一元制公司治理制度的改良模式。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作为我国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有益尝试,它对改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失效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形成了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并存的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就要协调好两者的制度职能,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具有的事前监督、内部监督以及与决策过程监督紧密结合的特点和监事会制度具有的经常性监督、事后性监督与外部性监督的特点。切实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建立健全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王潇 《经营管理者》2009,(21):171-172
从上个世纪初期独立董事出现以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发挥了不容置喙的积极作用。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一系列独立董事失职案而引发的对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质疑。本文通过追溯独立董事的历史定义了关于独立董事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资格限定、职权范围、作用等,明确了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三元角色,剖析了限制独立董事在公司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建议,以促使独立董事更好地实现其在上市公司中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具有证券背景的独立董事因违规行为多次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这些案例引起了监管层和投资者极大的关注和争议。本文通过考察公司聘请证券背景独立董事与券商自营机构持股的关系,研究了证券背景独立董事对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信息公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上市公司聘请证券背景的独立董事后,券商自营机构的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显著增加。进一步地,我们还发现对于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如处于法律保护环境较差地区的公司,聘请低质量审计师的公司以及关联交易严重的公司),即内部人信息更具价值的公司,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最后,我们的研究还显示,券商自营机构通过投资具有证券背景独立董事的公司,获得了超额收益,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信息优势的存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特别是规范独立董事来源构成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往往孤立地分析企业横向或纵向R&D合作问题,而现实中,企业有可能同时采用两种合作形式进行技术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建立了上下游企业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的博弈模型,并与下游企业只选择横向R&D合作的情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与下游企业只进行横向R&D合作的情形相比,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将带来更高的均衡产量、R&D投入水平和行业利润;(2)当R&D成本分担比例较低(较高)时,上游企业具有(缺乏)R&D合作动机,该结果与技术溢出水平高低无关;(3)当上游企业R&D成本分担比例较高或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下游企业必然同时选择与上游企业R&D合作。为保持合作的稳定性,通过构建基于满意度的NASH谈判模型,设计了上下游企业R&D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算例表明,该协调机制能避免传统R&D成本分担法引起的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12.
马亮  张淑敏  仲伟俊 《管理学报》2022,19(2):225-234
鉴于代际知识桥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能不同,以65家汽车行业整车在位企业为样本,对其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负二项回归分析后发现:协作研发能够直接提升在位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且显性代际知识桥与隐性代际知识桥在其间均可发挥积极中介作用;旧技术创新绩效对协作研发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积极作用,对显性代际知识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消极作用,但均不显著;旧技术创新绩效对隐性代际知识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显著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产学研合作的溢出效应和地区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的溢出效应在对区域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影响上存在何种关系(互补/替代)。研究表明:在对区域产品相关创新产出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作为两类知识获取渠道存在替代关系;在对区域专利相关和产品相关创新效率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作为两类知识获取渠道存在替代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ian firms’ technological and non-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subsidi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with headquarter units in South Korea, Singapore, and Taiwa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sample of 151 subsidiary plants and establishments suggests that Asian firms invest in the US to upgrade their their knowledge base with a view to supporting new product and market-based innovations. The results of an ordered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uggests tha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capability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increased US patents among Asian firms while applied research is only marginally significant in explaining firms’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 major source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are revolved around a tacit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y and products than more explicit forms of knowledge. Our empirical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stronger business performance is associated with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capability.  相似文献   

15.
疏礼兵 《管理学报》2012,(2):219-224
在有关知识转移过程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着重从团队层面揭示了企业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和内在机理,进而借用NONAKA等的模型思想,设计了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的途径框架,解析知识转移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从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视角为我国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绩效提升提供了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电子通讯企业R&D国际化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虹  王道平  周超  张泽麟 《管理学报》2011,8(6):915-920
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3~2008年我国电子通讯企业R&D国际化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应用模型分析了其外商R&D投资企业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研发资本三要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我国电子通讯企业R&D国际化的投入和产出均逐年递增,但技术效率并不是递增的,现阶段上述三要素的提高与其R&D国际化技术效率之间并非正相关。研究提示电子通讯企业必须强化自身的技术能力与技术基础,外资引进应由"量"向"质"转变。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mpirically analyzes whether gender diversity enhances boards of directors’ independence and efficiency. Using data from 3,876 public firms in 47 countries and controlling for a wide se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more female directors have higher firm performance by market (Tobin’s Q) and accounting (return on assets) measure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external independent directors do not contribute to firm performance unless the board is gender diversified. These results hold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estimation models and robustness tests. Overall, our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female directors enhance boards of directors’ effectiveness. Finally, we find that firms that are concerned with board independence, and that firms in more complex environment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gender-balanced boards.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与创新分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 96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企业规模以企业雇员数量作为分类 ,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标准分析了各个规模层次的企业创新费用、R&D费用、销售额及创新率的分布规律 .在将研究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和一般工业企业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之后发现 :(1 )高新技术企业 R&D强度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呈阶梯下降趋势 ;(2 )创新强度大体呈现“凸 U”型分布 ;(3)相当一部分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学习、知识整合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企业的学习导向、知识整合、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和路径,并以我国华南地区的196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学术贡献在于明确了上述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我们也发现学习导向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学习导向必须通过知识的整合才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本文的结果对于正确理解组织的学习与创新过程以及知识整合在企业的学习与创新实践中的作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提供了治理和防范企业违规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