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辞海》“博学鸿词科”条: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始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鸿”本作宏”,至清代乾隆中以音近清高宗名而改。 查史籍,“博学宏词”是唐、南宋、清三朝都曾举行过的制科考试,而且名称和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辞海》说“博学鸿词科”始于宋高宗绍兴三年,是一个非常粗疏的错误。唐代,开元十九年(731年),始开博学宏词科,以考拔淹博能文之士。陆贽、柳宗元等都中过博学宏词科。如《唐书·陆贽传》载:“贽以博学宏词登科”。韩愈《柳子厚墓志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考证了独孤授、独孤绶本是一人,《全唐诗》收其诗时却作二人,是错误的.继而论证了独孤授乃其名,绶当是其字.最后考订了独孤授应博学宏词试是在建中元年初春,而非大历十四年,徐松《登科记考》误.  相似文献   

3.
李贺有《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诗一首。“正字十二兄”为何人?古代注家向无考。岑仲勉先生亦谓“名未详”.钱仲联先生在《李贺年谱会笺》中曾这样推测:“唐人计算兄弟行次,往往合同族或同曾祖兄弟排行以计,贺家自不例外。《新唐书·世系表》郑王亮后裔有‘正字佩’,如贺果出大郑王后,则此正字佩,未知即是十二兄否?”唐代名李佩者,有二人:一乃盛王琦(玄宗第十一字)之子,于天宝末年封武都郡王、殿中监同正员。二乃靖恭太子琬之子,琬卒于安禄山起兵之时,后佩任鸿胪卿。故此二李佩均与“正字十二兄”无涉。钱先生所说的“正字佩”,是据《新唐书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本八三年秋季教材,新增选了三首唐人的送别诗。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见初中语文二册),另二首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见初中语文四册),是三首不同风格和情调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作者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补秘书郎。后中博学宏词科,为汜水尉、江  相似文献   

5.
王昌龄(689?——757),字少伯,京兆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二十二年(734)又中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大约在开元二十六年间,贬谪岭南。二十八年北返,不久出为江宁丞。天宝中又从江宁贬为龙标(湖南黔阳)尉。安史之乱发生后,《新唐书》说他“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之所以屡遭贬谪,据殷璠《河岳英灵集》说是“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垂(毛斧季、何义门校本作“再”。按“垂”字不好理解,可能是“再”或“重”之误,指岭南、龙标的两次远谪)历遐荒,使知音者叹息。”新、旧《唐书》有类似记载。王昌龄《寄是正字》诗:“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见敦煌唐人写本残卷)。第一句是说不能如良禽择木找个好主子。第二句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是说触犯了那位上司的藩篱禁忌而使自己处于困境。而一般逢迎谀附者又群聚而毁之,以致“谤议沸腾”,有口莫辩,所以愤慨地说:“物  相似文献   

6.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因先世居昌黎,自称昌黎人。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双亲早殁,寄居伯兄家,由其嫂抚养成人。唐德宗贞元八年中进士,三试博学宏词科皆未取,为此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起用。至贞元十二年始任观察推官,十八年调授四门博士、监察御史。韩愈在任职期间,因好直言谏事,曾两次被贬,并险些丢了性命,幸赖朝贵说情,加上他有才能和善于悔罪,才得以幸免。以后又累受升迁,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国子祭酒、吏  相似文献   

7.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父陆侃,溧阳令,因贽贵而赠礼部尚书。陆贽自幼勤学,十八岁登进士,中博学宏词,授华州郑县尉。以书判拔萃,调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唐德宗为太子在东宫时,知名召对,授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发生朱泚之乱,从德宗至奉天(今陕西省乾县),被德宗所信任。此后,以学士身分参与起  相似文献   

8.
近期校勘《唐文拾遗》(以下简称《拾遗》,发现卷二《玄宗文》今人系年及原辑者误收他人文章以致讹误者三则。现据有关史料、史历,厘正如次。一、《授颜真卿监察御史制》载《拾遗》卷二第10页。日本学者池田温编《唐代诏敕目录》(三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253页,系年为“玄宗中”。所引出处为“四颜真卿17.la”(即《四部丛刊》本《颜鲁公文集》17页1栏)。按该书此页为《颜鲁公文集》卷三《表》下,所载《谢赠官表》并无此制。经查是书后附其门客因(殷)亮撰《颜鲁公行状》98页载:“天宝元年秋,扶风郡太守崔琇举博学文词秀逸,玄宗御勤政楼,策试上第,以其年授京兆府礼泉县尉。黜陟史户部侍郎王珙以清白名闻,授通直郎、长安尉。六载,迁监察御史。制云:‘文学擅于登科……’”此制与《拾遗》字句小异。又据是书第90页载宋人留元刚所编《颜鲁公年谱》天宝六载下载:“公年39,正月迁监察御史。”据以上史料即可判定玄宗此制撰于天宝六年正月。《唐代诏敕目录》系于“玄宗中”,失之。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根据柳宗元、刘禹锡调入朝廷的时间,把王叔文集团的结成,定在贞元十九年,但未说明其成员自何时结识,而据柳宗元的一封信中提供的材料,可知柳、王二人结识的时间。“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在柳州贬所给左拾遗萧俛写了一封信,提到自己“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柳宗元集》卷三十《与萧翰林俛书》)罪人系指王叔文。写此信时,柳宗元年“已三十七矣”。其又言“永贞革新”“时年三十三”。那么三十七  相似文献   

10.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于明崇祯二年己已(公元1629年)。早年游幕四方。清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宏词科,授任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又充日讲官,知起居注,入值南书房。康熙二十三年被谪,二十九年起复。至康熙三十一年再罢,遂赋归。卒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公元1709年),享年八十有一。  相似文献   

11.
以北宋后期新法行废对学制、官制的影响为依据,考证周邦彦仕宦生涯中几个存在明显争议的问题.周邦彦早年就读太学,明显受到新法改革太学的影响;所著《汴都赋》表明了支持新法的政治立场,也是其思想深受新学引导的结果;中年蒙哲宗召对,重进《汴都赋》,得授秘书省正字,亦与绍圣间重施新法的政治背景相合.但关于其改官的问题,现因文献不足不妨存疑,未可作为其人品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旧唐书·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此传以李白为“山东人”,大误;“父为任城尉,因家焉”,亦属无稽.唯与孔巢父等隐于竹溪,集中有诗可证,当为实录.因传既以李白为山东人,故叙其事于“少”时.《新唐书》本传纠正了旧书关于李白籍贯的错误,但仍叙竹溪共饮于天宝以前,  相似文献   

13.
在人才荟萃的唐代诗坛上,有一位号称“诗家夫子”的人物,这就是著名的“七绝圣手”王昌龄.昌龄字少伯,长安人,生于公元698年,大约死于公元756年,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汜水尉,四十二岁贬官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所以称“王江宁”、“王龙标”.  相似文献   

14.
景龙二年戊申(708)三十九岁〔著作〕七月七日:《奉和七夕两仪殿应制》(见《纪事》卷九、《癸签》卷二七)十月四日,授修文馆学士。俄拜中书舍人。《会要》卷六四:景龙二年“十月四日……赵彦昭、给事中苏颋……并为学士。”《韩序》:“迁给事中,特制授修文馆学士。迁中书舍人,专知制诰。”《苏颋·初至益州上讫陈情表》:“臣……十有四年中书省。”按,开元八年,颋罢为礼部尚书(两《传》),由是年倒推十四年,(除去景云二年、太极元年、延和元年、先天元年丁忧,加上改元之先天  相似文献   

15.
书院藏书始于唐代书院(通常也称“精舍”或“精庐”)制度形成于宋代,但书院的名称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代的书院主要是校书、藏书的机构。《唐六典》载:“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有学士、直学士、待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知书官等。集贤院学士掌刊辑古今之经籍”。唐代除官方设置的书院外,民间私人创建的书院也为数甚多。从《全唐诗》的诗题中见到的,有“费君书院”(杨巨源:《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卷三三三)等十一所。见于地方志的有十七所,其中有建置时间可考的,最早应推“张九宗书院”,“在  相似文献   

16.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东野条称:“郊字东野……贞元十二年李程榜进士,时年五十矣。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蓊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命酒挥琴,徘徊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辞官家居。”解放前后的一些年谱、文学史,多用“辞官”之说。证诸史籍,这种说法是不确的。《唐才子传》中所说的“辞官家居”,不见于新、旧《唐书》的孟郊本传;亦不见于更早的《贞曜先生墓志铭》。韩愈写墓志铭,常因过分颂扬死者而遭后人批评。  相似文献   

17.
论清真词的“浑厚”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神宗元丰初,游京师,入太学,献《汴都赋》万余言,神宗异之,由诸生擢为太学正。历任地方官职多年。徽宗时提举大晟府(中央音乐机关)。清真精通音律,长于作词,为北宋后期著名词人。有《片玉集》,又名《清真集》。  相似文献   

18.
《旧唐书·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此传以李白为“山东人”,大误;“父为任城尉,因家焉”,亦属无稽。唯与孔巢父等隐于竹溪,集中有诗可证,当为实录。因传既以李白为山东人,故叙其事于“少”时。《新唐书》本传纠正了旧书关于李白籍贯的错误,但仍叙竹溪共饮于天宝以前,改为“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  相似文献   

19.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门》云: “韩文公(愈)、皇甫湜,贞元中名价籍甚,亦一代之龙门也。奇章公始来自江、黄间,置书囊于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卜进退。偶属二公从容,皆谒之,各袖一轴面贽。其首篇《说乐》。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僧孺曰:‘乐句。’二人因大称赏之。问所止。僧孺曰:‘某始出山随计,进退唯公  相似文献   

20.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充满着对国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然而现其一生,却又极其不幸。他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应博学宏词试登科,改授记水尉。二十五年秋获罪被摘岭南。二十七年通赦北返。二十八年归至长安,被任命为江宁丞。后于天宝六年又以所谓“不护细行”的罪名再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直至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中,他离开龙标,避乱至江淮,不知因何触讲演州刺史间丘晓,竟被其所杀。惜乎史书中对于王昌龄的记载寥寥,我们很难明了他屡次遭贬、终身落魄的真实原因。幸而他的许多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