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国人民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有必要对20世纪50年代我国选择的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赶超战略”进行回顾。“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重要的差异之一在于技术路线的选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选择的“赶超战略”也许可以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基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而凝练出的不畏艰难险阻、争当世界一流的“赶超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全球化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需要珍视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概括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几种类型的基础上,指出各种战略类型的变换,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存在着按序列循序渐进的规律。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普遍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且把它看成是长期固定不变的、绝对的发展战略,实践证明效果是不好的。本文认为,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不适宜过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最好是采取优先发展部分轻工业和优先发展部分重工业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产业化"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来,"教育产业化"的热潮已经蔓延到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对教育决策、理论与实践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何透视这股热潮的源与流,并指出其疑点、误区和危害之所在,从而析出如何按教育规律,坚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道路,维护教育是最大社会公益事业的价位,由中央财政为主保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使优质教育不断均衡发展和创新,这是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1949年-1978年中国历次技术引进的实际目的首先指向的是增加生产能力,为此,成套设备成为最主要的引进方式,但这不利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国家专注于包括引进项目在内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基本建设,无心在引进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也无力进行应有的投入。但技术发展问题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尤其无法回避,于是采取了适应于中国资源特点的"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道路曾先后做出了三 次历史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重、农、轻为序,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 史选择;以"夺钢保钢"为中心,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布什将在2002年秋向国会提交其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公布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的"先发制人"战略,这一新战略标志美国战略思维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探讨"先发制人"战略的形成过程及其概念初步界定,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考察了影响"先发制人"战略形成因素.文章认为,"先发制人"战略一旦实施,将对美国安全战略和国际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必须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彻底改变多年实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选择和实施资源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二是牢固树立农业是基础的指导思想,真正把农业放在首位,加强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三是建立健全以保护农产品合理价格为中心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扶持和保护农业,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实施"以德治国"战略,必须抓住关键与重心.通过对领导干部及其思想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官德"的现状等问题的分析,论证了"官德"建设就是当前我国在实施"德治"战略的进程中,必须抓住抓好的关键与重心.  相似文献   

9.
从发展农村教育出发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利用现有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要在各省市建立"农民工输入、输出基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从"向沿海倾斜"实行大门户开放的区域增长极突破,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型,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增长核突破,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从"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突破,走有序梯次开放开发之路."沿江开发"与"承东启西"是邓小平推进区域经济腹地开发、实施主轴发展战略的大举措.沿边后发协同战略是邓小平对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四川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走出去"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一样,是关系我国发展大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走出去"一般指企业向海外投资.对一个省来讲,"走出去"的发展程度并不直接就同这个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相关联,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在产业上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四川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2.
诺曼底战役前夕,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部就战略空军在"霸王"行动中的任务和作用展开争论,制定并完善了"轰炸战略"决策.关于"铁砧"行动的取舍所进行的争论深受英美两国战略分歧的影响,使最高统帅部未能作出最佳决策.艾森豪维尔对诺曼底战役后的进攻战略虽有规划,但未能进行讨论,从而埋下了未来争论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2021年12月,在"民主峰会"召开前夕,美国拜登政府,发布"全球反腐战略"计划,旨在全球范围部署"长臂管辖",以打击全球腐败之名,遏制我国经济发展、打压我国企业的海外经营.我国应密切关注该计划动向,高度警惕、认真研判,对新一轮"美国陷阱"做好充足准备,丰富对美斗争工具箱,把握战略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基本规则和协议的作用主要是限制政府干预市场、干预企业的行为.因此,"入世"必将对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冲击.政府产业管理将呈现四大特征:强化宏观综合调控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将成为政府产业管理的重点;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公平竞争,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成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按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优先发展产业,确保重要战略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后期保护"为重点的宽泛的保护将转变为以"前期支持"为重点的有选择、有限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人民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有必要对20世纪50年代我国选择的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赶超战略”进行回顾。“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重要的差异之一在于技术路线的选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选择的“赶超战略”也许可以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基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而凝练出的不畏艰难险阻、争当世界一流的“赶超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全球化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需要珍视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6.
将尼克松的对华缓和政策置于其"均势"战略总构想之下进行再探讨,指出尼克松之所以推行这一政策乃是为了构建两个外交三角,即"中美苏"外交大三角和"中美日"外交小三角,通过这两个外交三角的构建,最终实现其"均势"战略的总构想.  相似文献   

17.
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进攻性现实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导理念.这一理念在9·11事件后促使美国政府出台了"先发制人"战略.在"反恐"成为其国家安全战略主要目标的前提下,美国在东亚实施了以扮演"离岸平衡手"角色遏制潜在对手-中国的新安全战略.目前,小布什政府利用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钳制中国的对华政策正是"软""硬"遏制战略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8.
"鸡口"文化来源于"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这一成语,"鸡口"文化作为一种低劣的企业文化,制约着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必须超越"鸡口"文化,发展战略联盟,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井成功地由封建大商人转变为日本第一大财阀的主要原因是三井的经营策略适应了日本政府的近代化战略。明治前期,日本政府推行"官方倡导移植资本主义"的战略,需要大商人资本的支持,于是,三井采取充当"政商"的策略,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明治中期,日本政府推行"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战略,三井便采取"多角经营"的策略,通过承购官办企业和进行内部改革,成功地从"政商"转变为工业资本家。明治后期,日本政府推行"武力扩张、以战争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战略,三井又采取在扩展商业和银行业的同时大力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的策略,并在银行资本确立支配地位的前提下,于1909年率先在日本建立了康采恩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农"问题,既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是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指导农村城市化进程,化解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