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来历看后四十回的作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关于后四十回作者争议纷纭的情况下,回顾一下后四十回的来历,可以清楚看出,最早将后四十回公布于世的程甲本问世后,没有一个知情人对此持任何异议,因而程伟元和高鹗的"序"是可靠的。任何对后四十回持否定的"理由"都是出于评论者的臆想,找不到可以作证的文献资料。因而《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只能与前八十回是同一人,也就是全都出于曹雪芹的笔下。  相似文献   

2.
玄妙数字108     
《阅读与作文》2011,(5):21-21
《红楼梦》谜案 中国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究竟有多少"回",一直是个难解的谜团。 通常人们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据说是后来的一位叫高鹗的学者写的,但对于这种观点一直存在争论。最近,我国一位红学研究专家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让很多红学研究专家非常震惊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考证分析,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虽不是曹雪芹的原著,其中却有曹雪芹的残稿,是曹雪芹某一亲人据其残稿补作而成。  相似文献   

4.
一、假作真时真亦假——为什么要研究续书和佚稿自从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产生以来,研究《红楼梦》的人大致都承认如下事实:百多年来社会上流行的《红楼梦》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分为前后两截: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后四十回是别人的续书,而且前八十回也被续书作者作了许多修改。尽管也有人说前八十回也不是曹雪芹所作,而是所谓“石兄”旧稿;说一百二十回都出自同一个人手笔,但这些都是少数人的意见,并不能推翻“新红学”考证的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乾隆抄本》入手,通过对百廿回《红楼梦》前后的一贯性、连续性,脂砚斋评语对后四十回预示,以及金陵十二钗归宿等三个问题的分析,认为《乾隆抄本》后四十回原底稿可能是曹雪芹原稿。  相似文献   

6.
纪念程高本《红楼梦》刊行二百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九二年六月十二日辽宁省红学会在辽宁大学召开纪念程高本《红楼梦》刊行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到会专家、学者三十余人。与会者一致认为:曹雪芹和《红楼梦》是伟大的;如果没有程(伟之)、高(鹗)这两位编辑和出版家,对前八十回补遗订讹,对后四十回苦心搜罗,镌板发行,前八十回在传抄中很可能被改得面目全非。可以说,程、高编辑出版《红楼梦》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非凡之举。然而,半个世纪以来,胡适和某些红学家却给程、高二人加以莫须有的罪名,说他们“作伪”,续写后四十回,后四十回也因高鹗的“无行”被否定得一无是处。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指出:续书论的大害是不同程度上蒙蔽了广大读者,使他们不能获见《红楼梦》金书的真面目,使旷古未有的奇才曹雪芹减损了名望。倡导续书说的俞平伯先  相似文献   

7.
关于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学术界仍有争论。将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词语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词语使用习惯上确实存在某些差异,这也为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出自不同作者之手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黛玉焚稿、宝钗出闺由于续作者安排得好,艺术高超,曾使得多少痴男怨女“涕泣涟涟”,曾赢得多少读者的同情,叹惜,曾赢得多少文学家,评论家的拍案顿足。自《红楼梦》出世二百余年来,考证、评论它的文章浩如烟海,对后四十回的批评文章也可称汗牛充栋,而对黛玉之死和宝钗之嫁,极大多数人总是肯定、赞扬。虽然偶而有人对曹雪芹原意如何提出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后四十回“因袭模仿前人”辩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某些情节和文字可从前人的小说、诗文中找到来历,有些还在前八十回中出现过,这应该是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不能作为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不是同一作者的"理由"。相反,后四十回中出现前人写过的情节却胜过前人、超越前人;有些情节看似同前八十回重复,却是前半部作品的发展,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创作水平,说明整部《红楼梦》只能出于同一作者。  相似文献   

10.
"好脉息"、尤氏吃探春饭、赵姨娘的银子、桃花夫人、贾政冬底回、王熙凤的"衣锦还乡"、王熙凤的"散花寺、凤求鸾"、"三春去后诸芳尽"八大确凿实例,证明《红楼梦》后40回与前80回是一个细节上完全照应、密不可分的艺术整体,为后40回是曹雪芹所著提供有力证据。从而证实圆满结束于常州运河畔毗陵驿的全书是曹雪芹原著。  相似文献   

11.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论争(1921—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1年至1949年期间,学界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各种论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否为高鹗;二是关于后四十回是否具有合理性,即后四十回人物的结局与前八十回的暗示是否吻合,以及后四十回所表现出的思想与前八十回是否一致;三是关于后四十回的评价,即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比较孰优孰劣.本文对这些论说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以期为这一问题的继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乾隆抄本后四十回原底稿,可能是曹雪芹原稿,这个大胆而狂妄的假设,有人也许认为这是梦呓。这里无繁琐考证,只不过从脂评和乾隆抄本细细推论得来。遇到不合常情处,绝不想歪曲事实说话。据乾隆抄本改稿抄稿情况看,后四十回抄本原有个底本,在本书范宁后跋中,就写了这一点。程高只在原底稿的抄录本上,进行补缀校勘。现在大多数红学家,也都承认这一事实。有原底本在,我们何必先入为主,仍然绝信脂评,对原底稿本横加挑刺,匆忙下结论,断定原底本的真伪,并认定决非曹雪芹作。远是而近非,未必可取。我们实在可以客观一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原作《石头记》仅存前八十回,以手抄本流传下来.高鹗续写后四十回,并对前八十回做了不少改动,合为百二十回,于一七九一、一七九二年由程伟元先后两次以活版印行,定名为《红楼梦》.一七九二年印本(即程乙本)就成为此后通行的《红楼梦》的底本.因此,如何评价高续四十回,就成为《红楼梦》研究中无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建立红学考证新方法、确立曹雪芹的著作权及对其家世进行考证、创立《红楼梦》版本学、坚持"自叙传"观点、对《红楼梦》的评价及对后四十回的研究五个方面,对胡适红学研究进行综合的梳理与评述,以期初入红学界的研究者们,更深刻地了解20世纪新红学的奠基人———胡适在红学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后四十回乃高鹗续书说是新红学的主要论断之一,笼罩《红楼梦》研究近百年。历来虽有异见,但从无以诠释学眼光对续书说进行系统审视者。本文从各个层面和维度论述高鹗续书说是在20世纪特定文化历史处境中,因为胡适等人诠释《红楼梦》时的特殊生存状态而提出来的,其观点不能成立。作者通过文本细读和理论思辨,梳理出前人较少关注的系列证据作了较充分的论述,并推测《红楼梦》后四十回主体可能为曹雪芹生前原稿被毁后的重写稿。  相似文献   

16.
读杭大学报今年第三期李凌同志大作《评<红楼梦>后四十回》,其论续书写鸳鸯之死实非因贾赦所逼,乃如其回目“鸳鸯女殉主登太虚”之所标,“是‘殉主’,鸳鸯是忠于封建名教的‘义婢’.”甚为精到.然曹雪芹已散佚的八十回后原稿中,鸳鸯命运究为如何,她有没有死,是否被贾赦逼死,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描写,是违背曹雪芹原意的,木石前盟作为《红楼梦》的情节主线,同样是被续作者歪曲了的首先是抽去了木石前盟的思想基础——对传统观念的叛逆,其次是修正了木石前盟的爱情条件——相互尊重和人格平等的知己之爱;其三是改变了爱情主人公矢志不渝的个性特点。从而抹杀了木石前盟所体现的超越时代的积极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表象的背后“红学”中一个长期激烈争论的问题,是对后四十回程高续书优劣功过的不同评价。肯定派说,后四十回使“残璧”变成“完璧”,完成了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功莫大焉,纵有小疵,不掩大善。否定派说,后四十回狗尾续貂、鱼目混珠,从根本上歪曲、篡改了原著的精神、思想、内容,虽有微善,难抵大过。这种分歧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红学领域,大至对《红楼梦》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本文仅就它反对封建正统、反对程朱理学的思想作初步的分析。资料主要使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系高鄂所续,不能代表曹雪芹的思想,故不论。  相似文献   

20.
用词习惯与《红楼梦》作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时,一般会有他的用词习惯,因而有时也可从用词习惯来考察认定作品的作者。但在特殊情况下,则不能用这种方式,例如时间的先后;是不是经过另一人的修或改写。《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复杂,一百二十回不是在同一时间里一气完成,因而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在文字的使用上也有其特殊性,我们不能因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文字使用有差异,从而认定不是出于同一作者之手。即使在前八十回,不同的回次,在用词习惯上也有差别,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用词有差别也就更不能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