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音和谐是语言和谐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三字格的惯用语在声调上具有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等八种形式,体现了语音上跌岩起伏的和谐美。在声韵配合上有双声、叠韵、叠音三种形式,在声韵有规律的搭配和组合中使声音回环往复,韵律优美,体现了语音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格律、韵味、意境,具有均匀、和谐、统一的东方声韵美,抒情达意的同时体现出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诗歌的音乐美来自内外两个层面:诗歌外在的形式美是语音层面的音乐美,来自于语言文字本身,通过平仄、押韵、节奏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诗歌内在的音乐美来自语言文字内部蕴含的情感和意象,读者透过语音形式的韵律从内心感知、体会到诗歌内在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对象,从而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修辞语用的美感形态突出体现在 :(1 )言简意赅的精凝美 ;(2 )声韵跌宕的音乐美 ;(3)形式对称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4.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音的各要素之间的配合、协调达成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语言乐音美。通过分析2014年巴西世界杯部分比赛现场直播解说词的语音材料,语音修辞美在世界杯赛事解说词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调和谐美、语速快之节奏美、音节整齐匀称与声调平仄相间之韵律美。同时对语音修辞美的效果进行探讨,从而引起人们关注语言交际中的语音修辞。  相似文献   

5.
汉语修辞可以分为语法修辞,语汇修辞和语音修辞。语音修辞手段的运用叫炼音。炼音可使作品具有音乐美,音乐美是由音韵的和谐、节奏的匀称、乐律的回环跌宕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诗词语言也讲究音乐美。诗词语言的音乐美是语句的音流、声韵、节奏等符合乐律的安排形成的。高尔基说:  相似文献   

6.
日语语音体系中原本没有长音。长音就是吸收了汉语复合韵母的特点,结合日语语音规律,新增加的语音形式。从长音形成来源看,一种是中古汉语阴声韵末尾的[i]、[u]、[o]的音韵;另外两种来源是中古汉语阳声韵和入声韵。它们与日语汉字音中的长音形成整齐的对应关系。这种在中古汉语音韵影响下形成的语音,丰富了日语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7.
浅谈普通话语音系统的组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和韵母的拼合有一定的规律,这规律,基本上体现了普通话语音系统的组合关系。不少《现代汉语》教材都把这种组合关系具体表现为两种表格,一种是《普通话声韵配合表》(以下简称《声韵表》),一种是《普通话声韵调配合总表》(以下简称《总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声韵美,抑扬美,节奏美,映衬美四个方面描写了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美质,并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形成汉语语音音乐美的原因,指出了汉语语音之类所形成的审美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古代的诗人们一样,十分讲究语音,力求运用语音手段,取得积极的表达效果,使作品声韵和谐,抑扬有致,动静有节,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优美悦耳,达到音意兼美的效果.在词语选择上,注意前后照应,很难找到一个不精确不雕饰的词句,力争使诗词以最精炼的词语表达最丰富的内涵,使词义产生增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诗经》和《楚辞》的连绵词 ,得出有双声、准双声或叠韵、准叠韵关系的连绵词共达 93 .2 % ,其中叠韵的多于双声的。声调相同的比例约占 70 % ,其中平平式达 4 5 .5 %。这说明连绵词不仅讲究声韵的和谐 ,还讲究声调的和谐。《诗经》连绵词名词多 ,《楚辞》形容词多 ,总和形容词占 4 7.8% ,为主要词类 ,反映了连绵词的描写性。连绵词中同义词、同源词特别丰富 ,这与它们语音不太固定有关  相似文献   

11.
吴体诗是带有明显吴中地域特色的诗歌体式,又与梁吴均体有一脉相承之关系。形式上主要是拗体七律;声韵上常平仄不遵格律,形成拗口屈曲的特点;音节上激越浏亮与吴声俗曲类似,语言颇近俚俗,风格峭拔劲健。吴体诗是唐代诗歌受江南文化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在穷尽分析宋代江浙诗人用韵的基础上,考察舌根鼻韵尾阳声韵部通押及阴声韵、阳声韵之间通押的特殊韵例.宋代江浙诗人舌根鼻韵尾阳声韵部通押体现在庚青、江阳、东钟三个韵部的通押,阴声韵、阳声韵之间的通押集中在寒先部、监廉两部分别与支微部的通押.这两种押韵形式均反映出宋代江浙方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苗族歌鼟是湖南湘西南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锹里一带流传的多声部民歌,其旋律优美,声部和谐,唱腔独特,具有自然朴实的民族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艺术美渗透于苗族歌鼟的各个构成元素,非常注重旋律、节奏、和声、调式的美感;歌词体现出苗民们的内在美;唱腔充分发挥出演唱的声韵美;语言更是彰显了民族之本色。这些艺术美的元素综合在一起,使苗族歌鼟成为一种美的化身。  相似文献   

14.
臧克家新诗的押韵,以叠韵和转韵居多,随韵和交韵次之,很少用抱韵。臧克家对新诗的新格律体诗、半格律体诗和自由体诗的押韵进行了探索,有些诗具有一定的格律美,节奏分明,声韵和谐。臧克家的新诗押韵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新诗发展观和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词始于唐而盛于宋,是中华诗文学中的一种形式。它打破了传承数代的五、七言诗的固定格式,与音乐相结合,不仅形式千变万化,可小令,可复调,可尽意铺排;而且它的句式结构,也可长可短,由作者设定。由于词最初是配合音乐而产生,它的声韵和谐之美,便成为一大特色。从而使宋词在艺术品格上,成为继唐诗之后,立起的又一丰碑。  相似文献   

16.
老舍作品的美 ,不仅能从阅读中感受出来 ,还可从朗诵、倾听中品味出来。语音清亮 ,节奏明快 ,轻重有度 ,声调和谐 ,时时体现着与内心一致的律动 ,是老舍作品又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 ,既源于悠久的北京话和旗人“全民族艺术化倾向”的熏陶 ,又得力于老舍对语音美的敏感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了解文学语言节奏的特性及其构成要素,把握艺术节奏的审美作用,能使我们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中声情并茂的审美意蕴。张爱玲运用各种语音修辞技巧,如和谐的声韵、畅达的节律、生动的摹声使其作品气韵流动、文势贯通,使小说语言体现出强烈的审美价值,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昔阳县方言的儿化现象从语音特征、范围和形式、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与研究。昔阳方言的儿化现象在语音上都是"儿"与前一音节紧密结合,共存于一个音节中。由于有儿化的作用,前一音节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有在音节尾加一个卷舌动作,更多情况下音节会发生变化:阴声韵主要元音央化;阳声韵脱落后鼻韵尾,主要元音鼻化;入声韵脱落喉塞尾,主要元音央化;更有韵头脱落或者发生改变而导致声母也发生变化。儿化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词类很丰富。在同一词类内部,儿化的形式也较为多样,尤其是名词的儿化;"儿化"强大的构词功能使得昔阳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论《尤利西斯》中的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大胆创新,通过各种语言变异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英国文体学家利奇提出的8种变异形式在该作品中均有体现。如该作品中的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和书写变异等4种语言变异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些语言变异不仅极具表意功能,而且还产生了一种“奇特化”的听觉和视觉上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一种全新的、陌生的美。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6,(2):48-55
杜甫五律的声律体制是:严守声律三项规则,即全诗由律句(正格律句或变格律句)构成、一联中两句声调对立、邻联声调相粘;完全由正格律句组成者共计283首,占总数的45%,其余则由正格律句和变格律句混合组成;其变格律句有三种类型,在创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使用四种平仄格式,而以首句仄起仄收式(458首)为主。其韵律体制是:押韵严格依照平水韵,总计625首中仅有一首出韵;使用韵部广泛,覆盖了平水韵28个平声韵部;大量使用宽韵,以便于表意抒情,拒绝在押韵上争奇斗险。其对仗体制是:对仗规则的严密化;对仗数量的富态化;对仗种类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