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习近平反复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对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的准确把握,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基本属性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立德树人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也概括出了其本质特质所具有的培养目的、本质属性、基本规律。立德树人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彰显了其本质属性、揭示了其基本规律。立德树人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的高度抽象,又是丰富的具体,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鲜亮底色,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重要价值取向.高校大学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为立德树人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有效途径,有助于在青年志愿者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年志愿者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有助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激励青年志愿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有助于传承奥林匹克精神,感召青年志愿者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者.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和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将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嵌入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全过程,深刻认识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努力构建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机融入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运行各环节,为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发挥独特的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梁柱 《中华魂》2017,(10):50-52
推进延安精神进大学校园,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助成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大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件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事情。多年来,在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推动下,延安精神进大学校园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和延安精神在育人树人方面应起的作用来看,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继续推进、扩展和深化延安精神进大学校园的工作,更显得迫切而且重要。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特征和主题.新时代高校要立足党和国家、高等教育、学生成长等多个维度,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遵循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辩证法、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等核心要求;要通过统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体美劳"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关键举措,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5.
提升青年思政教师政治理论素养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青年思政教师“学习力”的核心元素指向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学习力”是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青年思政课教师“学习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新时代好青年培育具有内在联系。在内容上,延安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新时代好青年的素养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延安精神中“信念力量、务实作风、吃苦品格、奋斗美德”的精神品质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资源;在主体上,延安时期青年与新时代好青年人格具有高度同一性,延安时期有志、有为、有责青年与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好青年相统一。以延安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将其精神融入理论学习、融入实践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新时代好青年的政治素养,打造过硬本领,塑造昂扬风貌。新时代好青年从伟大精神中汲取精神滋养,成长为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先锋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7.
德是人的立身之本、行为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当代青年的修德问题,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方面有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关于青年修德问题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之举。广大青年要准确把握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明爱国、为民、志存高远之大德,直面使命担当;守诚信、奉献、友善之公德,凝聚道德力量;严慎独、慎行、慎微之私德,砥砺品质修养。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新使命。立德树人是对中华民族优秀育人思想的自觉继承与弘扬,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内涵,是我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战略需要,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支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各方面和各环节。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四十年来"立德树人"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与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政策历经了重建与探索、改革与完善、系统与整合以及创新与深化四个时期。根据对关键词频次的定量研究,"立德树人"教育政策中对"德"类关键词的提及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不同历史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政策中关键词词频差异显著,且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点也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以看到,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政策不断精细化、具体化、实践化。这启示我们,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政策设计与践行必须坚持价值导向、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及全社会的协作共育,才能使"立德树人"教育政策真正根植于心。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现状进行反思可以发现,当前制约立德树人实效性的因素主要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引导力不足、教育内容与现实需求契合度不高、教育方法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坚持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主体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生活化与日常化相结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者从事教书育人的能力,创新高校立德树人内容,加强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成效评价路径的精准建构与实施是一项长期艰巨且复杂的工作,目前在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构建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成效评价路径需要坚持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等基本原则.构建基于PDCA模式的"一个中心、二个基点、三个维度、四个要素、五育一体"的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成效评价路径,可以有效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共同助力我国现阶段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新时代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结构体系的核心要义审视,在思想教育中,强调了中国梦的引领教育;在政治教育中,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体现了生态文明教育。这些创新性理论,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教育"四个服务"根本宗旨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引领,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学内容改革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引领尚有不足等。究其原因,有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等,所以,必须在坚持立德树人为引领的共识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与思政课教师相比,专业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更具优势。但是,由于立德树人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专业课教师育人素养与能力不佳,专业课教师的立德树人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立体化的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技能的培训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专业课教学立德树人使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许多海内外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知识青年在边区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传承和践行了延安精神,最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党在延安时期用延安精神来教育知识青年,为当今我们教育管理青年党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和国家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新观点,对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全面了解"立德树人"的理论来源,深入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人要肩负使命,勇于担当。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担当是青年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育青年的担当精神要抓住对自己生命和行为有担当这一前提,对家庭和集体有担当这一基础,对国家和人类命运有担当这一重点,并着力在激发"想担当"的自觉意识、营造"乐担当"的人文氛围、增强"能担当"的过硬本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场域,四史”教育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育人价值。“四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剖析其价值意蕴,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探索其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实理路。高校应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四史”教育以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聚集理论武装,切实提升融入的政治性;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提升融入的科学性;推进成果转化,切实提升融入的有效性。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高校道德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高校各类课程的设置都要以立德树人为本,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化立德树人理念,提升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有效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进程,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实施高校共青团改革,就是要不断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解决青年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学生运动为视角,高校共青团改革必须围绕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这两个中心,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学生运动的时代主题,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做"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的追梦者和圆梦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