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意识科学化是当代意识问题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潮。其研究现状突出表现为物理学、人工智能和神经生物学等不同的研究取向的同时并存。意识科学化哲学上的深层致因表现为一些科学家对哲学的偏见和一些唯物主义意识理论自身存在着局限性,意识科学化科学上的深层致因表现为当代意识科学的建制化、学科交叉化和技术化。这些深层致园在多学科范式、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解决意识理论的论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特定意义上讲,人体的机能可分为两种:一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支配的机能,这种机能笔者称之为“如意机能”;二是由人的生理需求主控的机能,即人不能凭主观意识支配,而是由人的生理需求支配的行为机能,这种机能笔者称之为“非如意机能”。在歌唱中要获得好的声音,好的共鸣,好的声音穿透力,除了加强对“如意机能”训练外,对“非如意机能”的锻炼至关重要。如何锻炼“非如意机能”成为“半如意机能”甚至成为“如意机能”,为歌唱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往往成为歌唱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郭沫若研究中最迫切的课题是揭示郭沫若这一“球型天才”的创造之谜。郭沫若的价值在于他的创造。“泛神论”与其说是郭沫若的哲学思想 ,不如说是他的诗性思维方式。原逻辑思维是郭沫若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生长点 ,“返祖”意识与当代意识构成郭沫若创造性思维体系中“叩其两端”的运思方式。从创造学的角度对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分析 ,它呈现出整体性、运动性、开放性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情绪理论强调情绪是独立于认知的动机系统,是先天预定的生物模块;认知的观点则强调情绪依赖于认知,情绪发展随着认知发展而发展;机能主义者强调情绪是个体适应周围情境的产物,因而也离不开认知和经验的影响;社会建构论强调建构需要认知能力作基础,同时更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情绪建构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情绪发生和发展的生物机制的探讨还会继续,对情绪所包含的多种成分是否确定为情绪的一种成分等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对情绪的适应性机能的关注将推动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是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特定的情境有助于情绪发展?社会建构论融合了认知和机能主义的观点,这使得从认知和情绪相互作用的角度、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探讨情绪成为当前情绪研究的热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和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法各自强调社会现实两个根本方面的一面,因此是相互补充和可调和的。我的计划是依次考察机能主义和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法的基本主张,说明每个理论作为完整社会模型的局限性,考察达林陀夫(Ralf Dah-rendorf)的一些重新陈述,最后通过保留和修正两种研究方法的要素来探索一个统—理论。  相似文献   

6.
I 作为研究方法的交替作用希尔加特(E.R.Hilgard)在1956年出版的《学习理论》一书中写道:严格地依照机能主义传统进行的新的综合可以正当地承认杜威为其祖先。历史是一种循环转动的途径。杜威在他去世以前不久,把知觉解释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交替作用”(预示在其最早关于反射弧的文章中),这就开始回到心理学的著作中去。对其他有用观念的  相似文献   

7.
意识既属于哲学范畴,又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是心理学基本理论中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8.
河洛文学是地域、文化、文学三者的共生互创.河洛作家研究要探寻创作主体的情感地理,从"地方亲属关系"中呈现地域文化人格与原型意象.河洛作品研究重在解析文本的地域文化品质,揭示河洛理学文化、宗教文化、王都文化等对河洛文学的"深度构成".河洛文学史的书写要凸显长河意识、多元意识、当代意识.对河洛文学的研究,既是对文学传统的追忆与眷恋,也是对今天的聆听、关注、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意识研究”(或意识科学)被誉为意识研究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威廉·詹姆斯是意识研究“第一个黄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开拓者。詹姆斯在意识研究上的开拓性和全面性工作涉及四个方面:第一,詹姆斯在哲学和心理学上关于意识的众多主题的研究在当代仍显示出跨时代的蓬勃生机。第二,詹姆斯是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认为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神经生理学。第三,詹姆斯在意识研究的方法论上持多元开放的态度,自发地将意识的第一人称研究与第三人称研究结合在一起。第四,詹姆斯率先将宗教体验与神经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宗教体验的神经学研究。在当代意识科学的背景中概括和回顾詹姆斯的意识研究具有双重意义:既有助于确定詹姆斯在意识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也有助于系统理解詹姆斯为当代意识科学提供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期以来,文艺界在诸如“多元化”、“拓展思维的广阔空间”等被称为“新观念”、“当代意识”的理论思想推导下,出现了这样一种理论导向,就是在大量引进西方各种文艺流派的理论观点,并不加批判地予以张扬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则进行曲解和贬低。导致科学的马克思文艺观不仅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淡化、隔膜,而且还有人产生了这样的看法,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是一种比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艺理论也不如的、完全僵化了的理论教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康德哲学的思想,心理机能被分成内向机能和外向机能。根据这个理论,“心理理论”是属于内向机能,推理则属于外向机能。因此,在推理的框架下来定义心理理论是行不通的。又因为心理理论的反应是情绪性的,而错误信念任务的反应是认知性的,所以,用错误信念任务来检测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是无效的。对心理理论的实验研究应该使用情绪反应作为因变量。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中心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为主观唯心的实用主义,这与我国当代国家主流意识的马克思客观唯物主义哲学有本质冲突;其社会学基础为机能主义心理学及民主主义信念,均为西方本土的理论及思想;其价值取向偏重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与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大同思想有巨大冲突。儿童中心主义理论移植到中国后以及在新课改背景下,其适切性问题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症状,应结合中国国情对其加以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出现了与时代需要相脱节而导致学生厌学的局面。为使古代文学的教学适应“三个面向”,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和突出当代性,即用当代意识精选、整合教学内容,用当代意识观照、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用当代意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深化和发展离不开当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当代立足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功能主义不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的前瞻性和革命性的方面,而且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提供了资料和启示。当代意识的研究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与最新科学成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主体意识的渗透。编辑工作亦然。为了有效地展开这项工作,我们首先得对这项工作所必备的岗位意识有所认识。一般来讲,所谓“编辑意识”,也就是承担作为大众传播的中介的编辑工作主体,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心理机能,它是编辑的心理素质的基本组成要素。具体包括“价值意识”、“市场意识”、“读者意识”和“传播意识”等内容。一、编辑的价值意识“价值”所标示的并非事物的所谓“自然属性”,而是事物对于人而言的一种联系。因而它常常也可以为“意义”这个概念所替换。“所有研究价值问题的哲学家,不管怎样都通过‘…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善于借助手法去破解人物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揭示美国南方的没落文明和旧制度对人性的戕害,对爱情的贬损,对精神的折磨,对家庭的摧残.本文运用“文化研究”的方式重点探讨两种象征元素——作为公共象征的“玫瑰”元素和作为私设象征的“门”元素——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从中透视出小说作者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变革意识.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后革命时代”与历史唯物主义命题的现实困境,一些学者认定“面向学者写作”的“学院化”方式乃是维护这一群体学术尊严的唯一路径.反观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其理论思维存在两个“教条”,即对“传统教科书批判”与“坚守”存在论变革的思维路向.这样“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结果却是离射入“人民的园地”的理论诉求存在较大差距,乃至以“学术生产”的名义逃逸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留给后继者们的“使命”.要改变这种阐释模式,就必须以“化理论为方法”与“顶层设计”的双重意识规划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文学特征总和的“文学现代性”研究,呈现出了主体意识的缺失、问题意识的缺位与历史意识的不足三大瓶颈,而立足科学思潮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影响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打破瓶颈.具体说来,则在于对科学思潮语境下的教育史、传媒技术与日常生活进行审理与把握,进而对“文学现代性”进行新的思考与整理,从而形成新的研究视角.但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仍要避免历史感缺乏与理论泛滥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博兰霓知识论的“集中意识”与“支援意识”理论引入毛泽东思想研究之中。认为《实践论》《矛盾论》与传统哲学的关系,类似于“集中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进而论证了“两论”对传统的继承和转化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0.
专著<鲁迅晚年思想的当代解读>的特点是强烈的问题意识;清醒的当代意识;审慎的历史意识.这三者的结合,使该书较好地做到了历史性把握和当代性阐释的融会贯通,使一些本来复杂的历史和理沦问题,得到了既颇富思辨色彩又令人信服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