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一直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高度关注。针对"双困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双困"毕业生就业能力拓展训练计划。在政府扶持和高校协助下,参训学员的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就业能力有所提高,但如何架构基于现实诉求的训练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双困"毕业生是指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客观环境下,在全国倡导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招生向农村倾斜的主观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高校"双困"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对高校"双困"毕业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心理调适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就业能力拓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定义及类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中"双困"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在当前就业大环境下仍然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还很薄弱,就业状况还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最后探索出帮助做好"双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双困生因其复杂而特殊的人格心理、社会行为与群体氛围特点,使得对这类学生的研究意义重大。该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独选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一类特殊学生——双困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作为视角,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对这类学生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新增教师岗位少与每年新增的师范类毕业生的人数成反比,从而加剧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面对这样的社会形势,师范类毕业生表现出较差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双困毕业生。所以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帮助师范类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6.
一些高校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心理贫困”,成为高校的“双困生”。在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应对这一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高职生的特点、就业现状与就业前景、就业心理的成因及其突出就业心理表现的分析,阐明高职生健康就业心理正确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高职生健康就业心理培养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症结在忽视精神扶持上。当前大学校园里的部分贫困生在经济拮据物质贫困的同时,还存在精神上的贫困(简称“双困生”)。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双困生”的精神扶持,使助困能构建德育价值功能,触动大学生的思想心灵深处,使全体大学生真正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自立,奋发成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心理、就业矛盾的调查、分析,作者提出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实施创业教 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要 想办法解决高职高专生就业难问题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医专生在求职择业中普遍存在职业需求模糊、期望过高、职业起点偏高、择业准备不足等心理误区,因而容易出现焦虑、盲目求高、自卑、依赖等不良心理。医专生需要改变孤立地看待就业的习惯,全面发展地看待就业问题,调适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的《"90后"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影响因素调查表》对"90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阶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后"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上,影响"90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高校扩招、个人期望、家庭期待、个人就业准备、学校就业指导和社会关系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贫困学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忧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笔者认为,高校在开通绿色通道、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时,应重视开展贫困学生的思想资助,让绿色通道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3.
探索莆田学院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其就业能力等方面提供依据。结合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实践经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8级、2009级临床医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就业压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男生。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环境,应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开展心理调适、提升经济困难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多途径减缓医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4.
"就业难"作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职业指导促进高校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我、少走弯路和引导正确的自我定位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如何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实现高校贫困生"入学机会"的教育公平后,高校亟需保障贫困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公平"和"就业机会公平"。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在心理、品德、能力、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将"济困"与"育人"相结合,从经济援助、品格塑造、能力培养、就业扶持四个方面,创新贫困生资助工作,以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贫困生一直是大学生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也最需要学校乃至社会在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援助。高校扩招让大部分贫困生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的同时,逐年下降的就业率,大城市竞争强烈等就业形势让一心用知识重新书写人生的贫困大学生重新陷入困惑。在此对贫困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问题,贫困生的就业观念、个人定位、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研究,并从社会参与、个人认知、心理情绪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解决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功利心理和依赖心理会导致盲目从众,自傲和自卑心理会导致定位失衡,挫折心理和怯懦心理会导致错失良机,被迫就业又会导致悲观心理和抵触心理。应从改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指导机构,培养积极的就业心理素质,调整正确的就业心理状态等方面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农林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对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进行抽样调研。调查内容涉及到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就业压力、就业观念等方面。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普遍存在心理压力。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与心理帮扶;毕业生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贫困生、心理困难生和学习困难生(以下简称"三困生")的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目标内容、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三个方面对484名大学生进行相关研究,探讨影响"三困生"学业、心理、行为的心理机制。结果:(1)"三困生"的目标内容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内部目标能正性预测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而外部目标与自我效能感、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存在负相关关系。(2)"三困生"的外部目标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生,他们体会到更少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也较低。(3)在外表吸引力和经济成功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在生活满意度上,城乡差异显著。结论:"三困生"的目标内容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之间密切相关,引导"三困生"树立正确个人目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发展属于未成熟阶段,他们对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在面对就业环节中的种种压力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劳动岗位“供不应求”,就业渠道不畅通,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主观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自负心理、焦虑恐惧心理、相互攀比心理、自卑和依赖心理。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必须调整心态,从认知方式、挫折教育、心理调适等方面努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