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围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理论,理论界出现了很多的争论。在实际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要跨越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奴役,使人类踏上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理论的研究,真正的价值在于该理论所提供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和在实践中坚持从国情出发来处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对东方落后国家,尤其是对俄国农村公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实现这种"跨越"的原因在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跨越"必须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跨越"的条件是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榜样作用以及利用西方资本主义提供的"一切积极成果"。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这一思想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存在不少误解。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种误解做了分析,并谈了作者自己的看法。一、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二、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否与他早年的思想相矛盾?三、能否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作者认为,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的关键,在于要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去理解他们的思想,而不要把后来列宁的思想加在他们头上,也不要用原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去注解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俄国社会发展问题上,民粹派将俄国农村公社理想化、俄国农民神圣化、少数知识分子的作用绝对化,企图使俄国不经过生产力的累积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恩格斯则认为,俄国必须以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先决条件,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二者论争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农村公社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分歧实际上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两种思想体系的对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认为由于俄国广泛存在着土地公有的农村公社,它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在后来的俄国没有实现,因为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村公社瓦解了。但是,这一理论中包含的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的思想在后来的俄国、中国等国家确实实现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特别是俄国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都没有充分发展,从这一意义讲,也可以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事实。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对此理论展开了讨论,但跨越卡夫丁峡谷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尚很少涉及。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论述和分析。本文所说跨越卡夫丁峡谷指的就是跨越人类社会历史的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后面均如此,不再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6.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后期,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对俄国农村公社制度及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的“跨越论”中,曾有人提出苏联和中国是“跨越论”的例证。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是有着客观条件的,持“跨越论”观点的理论依据是不充分的。实际上,无论苏联还是中国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马克思关于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表态,是为了支持反对沙皇政府的俄国革命民粹派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论争而不得不做出的。后来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的表态做了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发展道路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俄国的发展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对于这一问题,由于人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其观点也各不相同。我们认为,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跨越”理论。正确地认识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热潮。马克思晚年对俄国农村公社,俄国革命等俄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与《资本论》蕴含的理论是一致、还是对立的问题,是关系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前后是否一致的问题。对其研究和解决,是澄清在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模糊看法和错误观点的关键。本文是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能为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深入研究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0.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贡献刘建宁马克思的晚年,在研究俄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时,接触到一个前所未遇的新课题,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其探索的理论成果就是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从...  相似文献   

11.
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某些文章作者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认为由于俄国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俄国社会农村在公社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的预言没有实现,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马克思的预言确是落空,但是,笔者认为不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落后国家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俄国和东方落后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然后,由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付诸实施.其次,“斯大林模式”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一系列路线、政策,造成了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最后,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晚年对东方社会问题的探讨,既汲取了马克思晚年“跨越论”思想的精华,又灵活地根据俄国及西欧各国变化了的形势,补充、发展了马克思晚年的思考。认为东方落后国家应“缩短”而不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这个结论可以看作是恩格斯为东方落后国家提供的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指导原则。这个原则的真理性已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村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存在着不少争议.在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上,应该坚持用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逻辑和有关论述去注解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简单地为俄国农村公社设定一种前途 ,而是认为两种可能性并存 ,俄国农村公社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如俄国国内革命 ,农村公社在全国较大的范围内存在 ,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联系 ,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崩溃的边缘等。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具体条件的重视程度不同 ,马克思比较强调内部条件 ,认为农村公社将主要是社会主义前途 ,而恩格斯比较重视外部条件 ,认为农村公社的资本主义前途可能性要更大一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农村公社问题上的不同意见是正常的 ,体现了马克思在社会发展理论上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跨越论"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发展道路的新构想.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跨越论"的验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发展,中国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之后依然面临几个不能"跨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苏东问题”的发生和我国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使马克思基于对俄国村社结构的研究而提出的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更成为理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关于俄国村社结构的理论创立的背景和过程,概述了马克思“跨越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我国学术界近几年就马克思晚年研究俄国村社结构和东方社会形态而提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试图解答国际共运所遭遇的挫折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提出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卡夫丁峡谷思想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根据俄国农村公社的特殊属性,提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种思想。这种跨越,既要求体现在制度层面上,也要求体现在生产力层面上。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在生产力层面上这种跨越的重要途径,而民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两重性,则是能够实现这种跨越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发展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意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150年间,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俄国及东方一大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胜利的取得,充分验证了马思晚年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尤其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新中国50年来傲然挺立于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历程的印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有关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内涵。一、准确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全部内涵一代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倾毕生的精力都在艰苦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可以跃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入手 ,肯定了文化因素在跃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上的重要意义 ,阐明了列宁晚年对文化革命的思考。列宁为经济和文化落后的俄国指出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而俄国的文化滞后成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障碍和列宁的忧虑。列宁对“文化革命”的思考体现了他对文化本身某种重要的政治意义的敏感 ,这对于一个后起的 ,但正以迅速的步伐走向现代化进程、走向“知识社会”的中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