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整群分层抽取了1—4年级大学生341名,使用状态焦虑问卷(简称STAI)、抑郁白评量表(简称SD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简称SCSQ)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抑郁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焦虑有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正相关。因此,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相关,指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会有助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减少,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等4个国际通用心理问卷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36.5%的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甚或心理障碍,其中:个性内向者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个因子分上高于个性外向者;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高于城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者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自觉有更多的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且应对方式积极主动。建议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自立教育,着力塑造他们的良好个性,帮助他们树立进取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3.
以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森林警院32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探讨警院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警院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均分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均分;遇到应激时,警院学生趋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而不是消极应对方式。(2)积极应对方式,警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不显著;消极应对方式,警院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差异不显著。积极应对方式,警院学生正常组高于阳性症状组,差异不显著;消极应对方式,警院学生正常组低于阳性症状组,差异非常显著。(3)警院男生心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均有相关。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对警院男生心理健康及各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4)警院女生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对警院女生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与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引发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压力源包括:社会压力、学校压力和自身压力。建议教会体育教师积极认知、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鼓励体育教师勇于改变自我,  相似文献   

5.
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大学生对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自评量表同时对710名地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等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现被测查的大学生所表现的积极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维度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应对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部分因子呈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使用2010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并基于中国北方冬季集中供暖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断点回归方法估计空气污染对中国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1)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通过改变空气污染指标,考虑四种不同的污染物均得出相似的结论。(2)空气污染对心理健康的负面作用大小对不同人群而言具有异质性,其中对省会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以及女性居民的心理健康损害程度尤为明显。(3)通过对CES-D量表中抑郁症状的分析发现,空气污染更容易导致人们情绪低落,说明空气污染不仅能通过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作用于其心理状况,而且能直接影响个人情绪,使人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心理素质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心理健康各指标间的作用,本研究对1 71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SES与整体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家庭SES、整体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均与积极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指标呈显著负相关。(2)整体心理素质在家庭SES与心理健康各指标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对心理素质的三个维度进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后发现,在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上,心理素质各维度均在家庭SES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在消极指标上,认知特性和适应能力在家庭SES与抑郁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在家庭SES与负性情绪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本研究表明,心理素质各维度在家庭SES与心理健康各指标间的作用会随心理健康指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拓展了家庭投资理论的研究,深化了对心理素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SC L-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来自江西与安徽的450名高复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高复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且存在性别差异;高复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常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SCL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七个因子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其余因子呈弱相关;消极应对与SCL总分和其它九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由此可知高复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高复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9.
深入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采用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对66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研究。结果发现:各年级大学生位居前3名的应对方式均为“筹划行动”、“接受”与“主动克制”;4年中,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F=2.498, P=0.000), 但并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变积极;“情绪宣泄”和“求助宗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项指标均具显著的消极影响, “停滞放弃”则对人际敏感性、抑郁和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消极影响(P值均小于0.05)。大学生的不良应对方式值得关注, 应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年级的学生为样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应对方式相关显著,回归分析显示,人格中的神经质(N),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预测力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31名大学生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个性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及防御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活事件的影响,又有个性、社会支持、防御方式的作用,并且各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此外,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不仅有直接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情绪不稳定及不成熟防御机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是制约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采用心理问卷对781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对方式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成熟型应对方式和外向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和情绪不稳定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在对结果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校大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并将其与女性群体和男女合校女生进行差异比较,为女校大学生教育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五因素人格量表(NEO—P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选取女校和男女合校女生共507人进行测试。结论:1.女校学生的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与女性群体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2.女校学生在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显著专业差异。3.女校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4.女校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女合校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181医学毕业生和127名参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医学院校临床类毕业生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心理易感因素关系。结果发现,医学院校临床类毕业生的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1.5%和17.1%,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相关性。应对医学毕业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防止或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从而提高毕业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南充市川中监狱的200名狱警进行测量,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发现,除个别狱警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外,大部分狱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狱警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而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狱警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更多采用解决问题这一积极的应对方式.而女狱警比男狱警更倾向于使用求助这种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抽取广州某高校辅导员80人为样本,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工具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1.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焦虑除外)以及症状总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少成就感与精神病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去个性化与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2.情绪衰竭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少成就感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去个性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可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相关,且职业倦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及《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4-6年级的290名新生代农民工子女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弹性整体水平不高,心理弹性与心理症状(MTH总分)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情绪调节因素在心理健康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家庭支持及人际支持.这一研究结果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研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新疆伊犁师范学院328名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了随机问卷测查。相关分析表明,除了敌对、恐怖因子外,少数民族贫困生SCL-90其他因子均与其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SCL-90抑郁、焦虑、偏执因子与其客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SCL-90各因子与对支持的利用因子不存在显著相关;少数民族贫困生消极应对总分与SCL-90各因子里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四个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总分与SCL-90各因子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大学贫困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高校贫困新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 (16PF)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应付方式问卷对153名大学贫困新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大学贫困新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抑郁倾向中的一些因素与非贫困大学新生有显著差异并与应付方式的选择应用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贫困新生的心理症状与抑郁倾向与多种人格因素和消极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生活方式问卷和心理社会能力问卷对83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性别、居住地、职业类型和吸毒年限不同的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2)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能力与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相关。(3)生活方式中的学习习惯因子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为24%,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为16%。得出结论:心理社会能力、应对方式和学习习惯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通过增强戒毒人员的心理社会能力,改善其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