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述国内对20世纪美国著名话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研究,主要指出国内研究的趋势是其作品中的创作手法和南方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处于深刻的精神生态危机中。高傲、造作、怯弱或心灵扭曲的女性,孤独、失意的男性均被表现为工业化社会里的逃遁者、反叛者和无家可归者。他们采取种种措施来抵抗机械化、商业化的工业社会对人情和人性的磨蚀和湮灭。威廉斯对这群人物生存困境的展示有着深刻的工业文明批判意义:精神危机笼罩下的人物世界表现了工业文明价值观对人的异化作用,也表现了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割裂而引起的精神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3.
田纳西·威廉斯笔下早期的南方女性优雅但脆弱,中期的南方女性受北方文化的熏陶逐渐坚强,但远离南方文化的优雅,她们均令威廉斯爱恨交织,后期<蜥蜴之夜>中的汉娜汇集南北文化的优点于一身,代表了威廉斯心中的理想.戏剧中女性形象嬗变体现了威廉斯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提炼、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和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都突出地展示了女性的欲望。在这两部戏剧作品中,作者均透过男性视角,通过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描写女性人物,揭示其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他以塑造南方女性形象而闻名美国剧坛.本文基于美国南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对他20世纪40年代的三部名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夏天和烟>中感人至深的三位女主人公阿曼达、布兰奇和阿尔玛进行了评析,指出这三位南方女性是种植园体制的产物,她们展示的是一代南方女性命运的悲剧,揭示了女性不能自强自立就要走向毁灭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舞台灯光角度论述美国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中的舞台灯光对意境的营造、对戏剧人物心理外化以及对戏剧冲突表现所起的作用,旨在说明灯光对戏剧表演的深刻影响和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南方女性的哀歌——《欲望号街车》的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以其精细巧妙的构思、委婉细腻的文笔、生动饱满的人物以及丰富深刻的思想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誉.该剧女主人公布兰琪,作为南方女性的代表,向来引起关注和争议.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力图从社会文化、女性心理、语言与其它艺术特色三方面来分析剧中精美而易碎的女性形象,并探求其背后的深刻内涵以及造成她悲惨命运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发起人,战后美国诗坛的中心人物.他认为诗歌形式应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并注重形式及技巧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受到众多美国当代诗人的推崇.威廉斯通过使用简朴、生动的语言文字,结合现代视觉艺术的流动性,发现现实生活中自然的音韵节奏,全面革新诗歌形式以赋予其时代特征与真实的美感.  相似文献   

9.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获得美国戏剧三大奖项的《欲望号街车》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国南方淑女沉沦的悲剧.田纳西·威廉斯以美国传统的南方故事为题材,运用近乎模棱两可的叙述态度以及独特、新颖的艺术手法深刻地剖析了那些在美国社会中被遗弃的小人物的内心苦痛,塑造了一群被残暴的社会势力所压迫的脆弱、孤独、失意而又心灵扭曲的南方女性形象.以女性的“天性”为切入点,从女性的依赖性和虚荣心两个层面来解读《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创作的《欲望号街车》中为我们塑造了没落南方贵族女性形象布兰奇和斯黛拉,描述了她们在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各自是如何对人生进行选择,并如何走向毁灭的。通过对姐妹俩的比较分析,旨在探讨南方文化败落过程中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他以塑造南方女性形象而闻名美国剧坛。本文基于美国南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对他20世纪40年代的三部名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夏天和烟》中感人至深的三位女主人公阿曼达、布兰奇和阿尔玛进行了评析,指出这三位南方女性是种植园体制的产物,她们展示的是一代南方女性命运的悲剧,揭示了女性不能自强自立就要走向毁灭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田纳西.威廉斯对氛围的营造是构成其戏剧抒情性的关键。怀旧氛围是其剧作中营造的主要氛围之一。威廉斯通过剧作中叙述者和人物的独白和回忆叙述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剧作家还充分利用舞台资源,通过与过去密切相关的乐曲,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象征物品再现过去,从而营造了怀旧的氛围。威廉斯对旧南方的情感及其时间观是其在剧作中营造怀旧氛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在1961年获得了纽约戏剧评论奖。国内外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对戏剧文本关注不够。笔者拟讨论戏剧文本的叙事者——隐含叙事者和故事内叙事者,探讨文中舞台设计、人物设定,以及田纳西让剧中角色扮演叙事者这一举措的独特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一经典剧本的艺术内涵,领略田纳西·威廉斯的艺术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4.
田纳西·威廉斯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充分体现了作家本人矛盾的女性价值观。在传统与现实的夹缝中生存的南方女性无法忘记南方传统,但在现实的冲击下,又做出反叛传统的行为,最终仍无法脱离男性而独立。威廉斯矛盾的女性价值观受其男权意识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战后美国诗坛上,被称为“要打破庞德和艾略特重组现代诗歌领导权”的诗人威廉·卡·威廉斯(1883—1963)确实取代了庞德和艾略特,成为“左右其他诗人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国图书奖(1950年)、波林根奖和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的政府任命(1952年)、普利策奖和美国文学艺术院金质奖(1963年),以及不少大学文学博士头衔的授与,使他“声誉和影响至今有增无减”.评论界确认,威廉斯力图“实现惠特曼用本国原料造就美国自己诗学的理想”,称他是“惠特曼传统的主要代表”.如果说惠特曼在十九世纪中期冲破保守派仰承欧洲文化的重重阻力,以他用美国题材和人民语言反映美国民族精神的创作实践,开始了真正美国自己的文学,威廉斯则在本世纪前半个世纪顶着新古典主义狂澜汹涌的欧化潮流,全力开拓美国题材和本土语言的美学价值,坚持了诗歌的民族化方向.惠特曼和威廉斯是美国诗歌民族化道路上两个遥相辉映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发起人,战后美国诗坛的中心人物。他认为诗歌形式应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并注重形式及技巧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受到众多美国当代诗人的推崇。威廉斯通过使用简朴、生动的语言文字,结合现代视觉艺术的流动性,发现现实生活中自然的音韵节奏,全面革新诗歌形式以赋予其时代特征与真实的美感。  相似文献   

17.
美国杰出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作品虽多以现代工业城市为背景,但也不乏自然世界的参与。在创作力最为旺盛的405,0,和60年代,威廉斯以高超的创作技巧为观众展示了三种自然世界。前两种自然在威廉斯的笔下都是被动和客体的角色。在第三种自然世界里,威廉斯真正走入了原生态自然,从交互主体的角度整体性地来欣赏原生态自然,从而揭示了自然独立存在的美。  相似文献   

18.
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是一部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戏剧作品。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从自身的残缺、家庭的影响和残酷的现实三方面分析女性人物罗拉的悲剧命运,并得出结论罗拉正如她的玻璃动物一样不堪一击,在她的旅途上独自哼唱着一曲梦幻的挽歌。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德莱赛的《欲望三部曲》描绘了20世纪初美国消费主义兴起之时的社会状况。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在美国消费社会初期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领先人物;女性消费表现出三大特征:炫耀消费、替代消费和身体消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不仅消费着商品也消费着“自身”,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道特殊景观。但她们作为消费主体处于两难处境之中,小说中的女性消费现象也反映了作家德莱赛独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莎士比亚“女巫”和田纳西.威廉斯的“隐形人”形象安排的比较,分析了田纳西.威廉斯的三部代表性剧作中分别塑造的“隐形人”的形象与莎士比亚“女巫”的不同之处,指出“隐形人”这一艺术形象的创新价值。“隐形人”形象的安排有利于戏本的结构安排;有助于述说剧本中的隐秘情节;“隐形人”象征、隐喻的运用,有助于完成剧中人物特定的心理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