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在政治的永恒性和人的政治性基础上,人必然具有政治主体性的基本品质。人的政治主体性建构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本质诉求,既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基础,又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需求。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待完善,人的政治主体性建构也必然随其不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确立主体间性的致思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加强科学规范的制度安排、拓宽政治参与的现实渠道、树立公民政治的时代责任等角度,不断增强人的政治主体性,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民主政治观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模式进行探索的结晶。民主行政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逻辑拓展,是政府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体制安排和治理活动。毛泽东民主政治观蕴含的核心价值对当代中国民主行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推进当代中国民主行政建设,应以毛泽东民主政治观为指导,要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健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行政制度,落实维护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3.
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既是一个当代性的话题,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一个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的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继承、弘扬和实践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我们的民生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和增进人民民主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动因、发展模式以及创新路径是促进新时代民主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坚守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基础,以推进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为制度保障.通过政治社会化培育公民的本位意识,是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层面的首要价值,也构成国家治理的价值涵项。在国家治理的不同背景中,由伯林区分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种形态,往往被塑造成具有特定政治诉求的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自由价值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差异。在当代中国,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自由价值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治理中,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实现自由价值,应当避免意识形态的对峙思维,致力于寻求两种自由的内在一致性、动态平衡性,为国家与公民的良好互动、善政良治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协商民主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事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和实现中国人民人权,发展我国人权事业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保障和实现中国人民的人权,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大前提;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政治保障;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国际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8.
近期,温家宝总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格外引人注目,其政改思想蕴含极为深刻的民主理性,体现了以个体人,公民作为民主的主体,以权利作为民主的内核,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民主实践的价值坐标的民主观念.这些民主观念反映出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民主问题上已经由抽象政治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观念发展为现实法治意义上的公民权弄4保障_观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温家宝重要的民主执政理念。他在多次会议讲话中都反复强调这一思想。认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社会公平正义观作为他的民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在于不是就民主谈民主,而是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检验民主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准。这一思想是对当代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理论的创新形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的当代体现;从历史维度看,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百余年来民主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所提出的全新课题;从现实维度看,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也是创新中国式民主对外传播话语的现实需要;从文化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创造性发展了以民为本、天下为公、兼容和合等重要思想;从制度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坚实的宏观制度体系支撑,又有不断完善的具体运行机制,人民群众对这些制度的认同正在不断增强。深入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五个维度的生发逻辑,对推进新时代人民民主事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展开的历史过程,当代公民就生成于这一过程中。当代公民与社会公共领域相表里,与自由平等发展的自由人相衔接。从阶级阶层人到当代公民,再过渡到自由人,直至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这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为公民发展确定的历史路径。同时,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当代公民生成的最重要社会背景和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新路径。因此,推进公民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公民生成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观点是: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创造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政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在保持社会稳定中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培育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实基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筑牢培育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实基础,应主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如何筑牢培育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实基础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在当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政治制度。从规范性"制度化"层面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探究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突出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实践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发挥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功能与优势,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彰显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公民监督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公民监督非惟是公民权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尤其在扩大民主政治、巩固政治稳定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等维度上扮演了重要作用,显著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跃升。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基层群众自治也要求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政治参与的不足或缺失会影响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但是政治参与的过度或不当,同样不利于政治文明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序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新要求;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合理设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推进路径,必须在实现政治参与制度化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公民文化,畅通各种利益表达渠道,最终推进公民积极有序政治参与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防范市场经济负效应是当代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实践根基。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念的科学内涵及其总体性、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践行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亟需践行一个系统工程、重点工程,以之回答和解决"中国公民生成问题"、"建设美丽富强中国的问题"、"公有经济发展问题"、"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其当代践行的最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宪政社会主义学派是近几年在中国兴起的一个新政治法学学派,其核心理念是立足中国现实,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内涵宪法至上、公民为本、财富共有、改革开放四大原则,创造中国特色宪政社会主义学。宪政社会主义学派坚持走中国人自己的政治体制改革道路,建设中国特色宪政社会主义的民主宪政和宪政民主制度,限制执政者的权力,维护公民人权和公民权利,以宪治政,以宪治国。我们坚信中国特色宪政社会主义学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有现实价值意义的正确价值路径选择,我们决心为创造中国特色宪政社会主义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牛书成 《南都学坛》2004,24(2):115-11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法律化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解决现实政治热点问题入手 ,发展实际民主生活 ;抢抓机遇 ,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改进党的领导 ,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民主政治建设内容 ,形成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19.
论民主政治的社会功能及其建设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政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需要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它具有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人的基本权利和保障政治稳定等方面的巨大社会功能 ,因而内在地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条件。在当代条件下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略是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贯彻依法治国方针 ;改革政治体制、合理配置权力资源 ;塑造现代民主主体和建设现代民主文化 ;不断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可以说是对西方传统民主模式的反思和修正.协商民主的当代复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及多维价值.政治平等、能力平等和社会自由仅仅是协商民主论者站在西方现实民主的基础上,从公民个体进入协商的视角得出的协商得以有效进行并取得实质性结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在根本意义上,有效运行的宪政和积极负责的公民社会才是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制度性保障)和社会条件(社会支撑).中西协商民主发展的不同理路决定了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只能是:通过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协作型公民社会的培育不断夯实民主基础,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拓展新领域,创建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