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华医药学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高超的医技和丰富的典籍著名于世。究其原因,与中国古代隐士医学家有密切的关系。古代官办医学的局限性、医学的社会功能与儒学经世致用主张的接近和丰富的民间医疗实践等,促使隐士医学家在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学、药物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没有隐士医学家的卓越成就,就没有中医药学在古代世界医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成语中的镜像———中国古代隐逸文化阐微杨文全关键词:中国古代成语隐逸文化隐士生存状态隐逸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个不朽的精神主题。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着许多关于隐逸的事迹,出现过众多的隐逸之士。为此,《后汉书》、《晋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思想的阐述,认为中国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人类温饱之余的“倚木而息”到《庄子》的“虚静无为”,乃至到古代隐士的隐逸藏身,这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休闲文化的主线。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的隐逸休闲思想体现了一种非功利性的人格独立化和自由化,是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早在古代,镇江就已经成为一座隐士文化的名城。东汉时焦光,六朝时昭明太子和戴颐等名人、名士入隐镇江,拉开了镇江隐士文化的序幕。经过千年积淀,隐士文化成为镇江的一个很可贵的资源,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活力和地域特色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更因为,它具有万世不衰的人文魅力,而传承于历史,流传在民间。  相似文献   

5.
隐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形象,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形象各异的隐士形象出现,但缺乏系统性的归纳。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全面认识隐者,通过对隐者诗发展历程的梳理,分类阐述隐者形象,并由作品中对隐者吃喝住行等日常活动的正面描写及对其他文人的侧面表现深入解读隐士形象。最后通过分析隐者的心理情感,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隐者形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思想的阐述,认为中国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人类温饱之余的"倚木而息"到<庄子>的"虚静无为",乃至到古代隐士的隐逸藏身,这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休闲文化的主线.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的隐逸休闲思想体现了一种非功利性的人格独立化和自由化,是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近来一些报刊展开了“中国古代是否有自然科学”的讨论。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过高地估价中国古代科学的意义,而另一种则否认中国古代有自然科学。一方面,过高地估价中国科学的意义是不妥当的,但另一方面,否认中国古代有自然科学也是难以成立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错误是忽视了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对性和民族性,把古代科学和现代科学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1.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方法强调“道进乎技”和人的主体性,又有轻批评方法的倾向,2.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有如下特征:经验性、感悟性、实用住和艺术性,3.主要批评方法是:阐释法、评点法、品评法和鉴赏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之荦荦大者,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探讨与研究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讨论中国古代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今天科学技术与机械设计的创新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极其深刻地表现在认识论层面。这一层面的影响大致体现出三种途径:一、与中国古代思想交锋,对中国古代史学产生了连带而来的间接影响;二、与历史学结合,在由此产生的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等概念及讨论中,追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知识;三、转化为史学理论的相关问题,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这几种途径既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也在横向意义上从属于不同的层次。无论哪种途径,有关研究与认识都呈现出浅尝辄止的状况,既不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史学,也不利于中国史学在认识论层面的发展。对此,我们需要提高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之荦荦大者,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探讨与研究中国古代机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讨论中国古代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今天科学技术与机械设计的创新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礼俗是中国古代史学与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周代是一个重礼的社会,在吸收风俗的基础上为大夫以上的贵族制定了严格的礼制。而庶人在保持自己已有传统风俗的同时,又会受到礼制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丰富的礼俗。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所以,不了解中国古代礼俗,就不可能深层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诗经》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  相似文献   

13.
论东汉的隐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隐士之较普遍的存在,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色之一。而隐士之类人物,似乎是无益于政,亦无补于世的,故探讨隐士的文章屈指可数。笔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推波助澜,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固然可敬,他们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隐士作为一股潜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风貌,特别是对整个士阶层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尊严,主要体现于隐士的言行。中国古代隐士之盛,始于东汉。本文试对东汉的隐士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中国古代心理学史范畴研究的历程,认为必须首先确立范畴研究的原则才能建立符合逻辑的中国古代心理学史的范畴体系。提出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史范畴的六条原则:1、存在性原则,2、可鉴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可阐释性原则,5、可应用性原则,6、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不过是隐士们的自欺欺人,从怀抱孔明心态、好走终南捷径的古代隐士,到当下的高调隐居者,均显露出隐的矛盾与虚伪。如果依照最严格的标准,中国并无真隐士。  相似文献   

16.
扇子表现了中国古代女子独有的含蓄美、韵味美,妆点和美化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本文分析了扇子作为单纯实用的器物与女子的诗情画意的象征意象境界,对中国古代女子的扇子情结进行了思考和解答,揭示中国古代男权压迫下的女子与扇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界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一些学者从近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特征考量,不承认中国古代存在图书馆。图书馆的公共性、开放性,形成于近代的欧洲,它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图书的大量印刷;二是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古代图书馆是有限开放的,并非只藏不用,应客观看待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开放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文化之争的实质问题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笔者认为,严格按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剪裁古代科学文化是违背科学的。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西方古代科学文化既有共性(混合性或自然性),又具有其特殊性(不同其他民族的独特传统)。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具有重要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驿站和邮传与中国古代旅游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驿站和邮传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古代旅游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古代驿站和邮传对古代旅游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对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认识还很不够。实际上,中国北方地区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已形成自己的发展序列,北方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北方的统一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文化时一定要注意其发展的继承性,不要把北方文化估计得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