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出发,在深入分析我国地球科学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普及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文化的精神品质,探讨了创新文化的当代意义,提出了传播与普及创新文化的三条基本路径,从而揭示了只有更好地普及创新文化,才能更有效地在全社会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老一辈地球科学家中,很多人曾留学欧美,同时他们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基础,这种学贯中西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在传播地学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而后者往往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影响与启迪。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地球科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地球科学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提出加强地学教育是发挥地球科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重要保障,给出了加强地球科学知识普及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科学实在论影响下,欧洲科学的跨文化传播表现为一种单向性线性传播与同质化过程;在后殖民科学观的影响下,"地方性知识"开始切断西方科学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走向文化相对主义。后殖民技科学观强调在西方科学的全球化传播或地方性建构中,西方科学与地方性知识、西方文化与地方性文化是在互动中共同影响,共同发展,西方在改造非西方的同时,非西方也改造了西方,两种维度是辨证缠绕在一起的。在哲学上,这突破了传统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的反映论与表象主义,进入了"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大力净化网络游戏市场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科学客观评价网络游戏引导产业与社会和谐发展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正在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在文化领域也酝酿着一次全新的变革,那就是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迅速崛起.网络文化是互联网络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是科技文化创新的产物,集中体现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的全方位创新.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到筹办,推动了北京奥运三大理念的实施和普及;北京2008年奥运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变迁与文明演进的共时性过程,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突出了传播学的文化研究功能。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整合、文化创造、文化积淀。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不仅要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奥运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还要通过传播形成北京体育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与人文文化并立的文化,科学文化以崇尚真理的价值观为核心、具有充分的普适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巨大的影响力等特点。为深入理解科学文化,需要弄清科学文化与儒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历来就有“以德摄知”的传统,它包含关于求知的方法、态度和求知的精神等可以作为科学文化的养分或构成部分的大量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科学文化不仅是丰富的思想资源,而且具有某种导向和支撑作用。目前,在科学文化普及中,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较为薄弱。应通过深化深层科学素质的研究、促进公民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认知和认同,以及引导公民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践行等途径,强化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历史阶段。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在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文化构建主体的思想转型,而且形成了以人民本位的服务理念为导向、通俗易懂的创作文本为特征和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为路径的大众化模式,深刻体现了延安时期新文化建构所涵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科学传播模型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科普到公众参与科学的演变,但公众参与科学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本文通过对以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为载体的欧美科学传播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科学传播正在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欧美科学界日常行为中.“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具有融入公共生活、成为科学界内部的基本行为规范、与科学传播者各种行为紧密结合、多主体共同参与四个特点.如果把“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当作公众参与科学模型所遇挑战的折衷解决方案,它可以调动科学家更灵活、更多层次地参与科学传播,从而让科学传播更容易适应社会要求、让社会更全面接触科学界和科学家.在欧美科学界,尽管“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已经充分融入科学基金管理、专业科学会议等,但这一过程仍然刚刚开始,有待进一步推进.中国科学界目前从政策层面尚无主动推动“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的意愿,但中国网红科学家已经体现出“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的部分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村聪  马燕 《东方论坛》2010,(6):106-110
美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期间翻译编著了一些宗教书籍和科普书籍,对中国人认识世界提供了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些汉文西洋科学译书传入日本后,便以和刻本方式翻刻或译述传播开来,在日本普及了科学知识。《地球说略》作为世界地理学的入门书籍曾被日本人广泛地阅读,成为深受欢迎的地理书籍和介绍西洋情况的书籍。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府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巨大影响力,在文化立国口号下,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对国家文化战略进行了调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政策、方针,全面规划文化对外传播战略,推出了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发挥媒体艺术优势、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发展观光旅游、培养并表彰文化艺术人才、推动日语和日本文化教育、建设海外文化传播基地等具体措施,逐步将文化战略的重心从文化普及、文化振兴,转向文化传播、文化辐射。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化新走向始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并形成了新的文化构成.其首要表现是人类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文化方向,基本内涵则是从征服自然转向保护自然;在文化精神上,从“敌对自然”转向“敬畏自然”.而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和在此基础上的再认识、再批判、再选择,则提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自然的思想和文化道路.诸如对科技的反思,科学共同体的协调发展,新的文化视野、文化进化,新的生活理念,人类文化的重塑与重构以及电脑普及与网络文化的发展,等等问题,则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明显而突出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加强联系与交流,已然成为一个地球村。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也越发频繁,美剧因其充分的娱乐化、轻松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美剧《生活大爆炸》蕴藏着美国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彰显了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和回顾中国电视科教节目传播理念的变迁,即从科普到科学传播理念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思考电视科教节目实现科学传播的现实路径:一方面在选题内容上紧扣"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在节目形式上强调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迄今主要从自然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现在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需要有关于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文从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古代土地崇拜的地学文化以及现代人统治自然的地学文化。如今,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新的地学文化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地学文化。新的地学文化,是一种新的地学人文精神。它作为地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指导地球科学的发展,引导和制约人类改变、利用和保护地球的活动,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中,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播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古典四大名著从小说文本到不同传播形态的传播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在各种传播形态的演变、融合、竞争中,也促进了经典文学的普及.尽管不同传播形态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对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的满足、传播与接受的契合点的选取,有许多相通之处,研究与把握这些规律有益于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广泛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湘西地区土家族文化传播为主题,以传播学、文化产业、文化传播、旅游学等理论为指导,分析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特征、传播的价值以及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提出民族文化传播模式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对策,旨在为湘西土家族民族文化传播与产业化融合提供新的科学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文化精神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有其自身的文化精神。科学教育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机制,必须占有科学的文化精神。唯占有科学文化精神的科学教育,才能更加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促进科学进步和科学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播人类文化、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方便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功能,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的优势,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创新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才能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