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能源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兴衰的大事。完善节约能源法律制度是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节能法制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可以从社会、企业、政府等方面出发规范节能行为,完善节能机制,提高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能源与环境危机冲击下,美国能源法开始强调节能与环境保护,确立了能源需求方管理这一新兴能源效率管理制度。强制性节能义务、综合资源规则与政府经济激励是需求方管理的三大要素。在美国能源市场化背景下,需求方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美国能源需求方管理对我国完善相应的能源效率法律政策具有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节能越来越被重视,而节能的关键就是提高能效。我国法律虽然对能效监管有所涉及,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能效监管职能不突出、监管手段失灵、监管配套法规空白、社会参与制度不健全等,我国能效监管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海洋能源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在颁布之初就存在着立法目标不清晰、法律条文原则化倾向、配套的可实施的法律制度缺失等主要问题,导致我国的海洋能源利用与法律制度需求不相符合的现状。通过对青岛市的经济以及能源使用状况的分析,检视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认为要促进海洋能源的发展,必须构建以设定和保护产权为主要目的的海洋能源法律制度,即从产权的设立、范围界定、纠纷解决、激励等方面着手研究,以此来进行相关制度设计,填补我国海洋能源发展中的法律空白,促进海洋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强节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各地区要根据自身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地方节能规章、条例和监管方案。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节能降耗支持政策,全面推进节能,为实现我国能源战略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分类电价制度、费用分摊制度、招投标制度、发展基金制度、财税支持制度等,这些法律制度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制状况不容乐观,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内容亟待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有待改进.为此应从上述方面入手,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政府规制意义重大。美国的能源政府规制包括三个层次:国会、联邦和各州政府。国会参众两院负责能源政府规制的立法,联邦政府依照相关法律制定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并通过能源科技创新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保证能源安全。各州政府则依照相关的联邦法律和地方法律对所在地区的能源进行管理。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应从四个方面加快能源政府规制的改革:制定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尽快建立能源部;组建独立的规制机构;尽快建立和完善地方能源规制体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能源企业重大信任危机频发,甚至多次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当前,国家能源局通过发布《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着力推进能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然而,由于能源企业信用理念尚未有效形成、国家信用法律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导致我国能源企业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着治理机制不完善、信息采集不足、监管方式僵化等问题。为了加强我国能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树立能源企业信用理念,确立信用治理机制,创新信用监管方式,建立信用法律制度,构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高度一致的能源共生关系,共生理论对于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共生理论视域下,“一带一路”能源命运共同体当前面临重大挑战:美国是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外部阻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地缘政治博弈是其首要内部阻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和法律制度相对滞后是制约其发展的基本因素。现在,调整中美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打造合作共赢的共生环境,提高能源地缘政治博弈风险应对能力、创建多元互助的共生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和法律制度完善力度、建立协调联动的共生单元,成为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命运共同体构建、保障能源合作安全、应对能源合作挑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供给,缓解传统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冲击,推动页岩气产业发展成为波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波兰不断健全矿业权法律制度,在页岩气开发管理、矿业权市场准入、矿业权利衔接和矿业权用地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本文旨在分析波兰页岩气矿业权法律制度特点,寻求其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页岩气矿业权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的“国之大者”。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本质上是国家文化标识建构与文化空间生产的过程,“国家性”在其整体定位、建构意义与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贯彻始终,并指导着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国家性”是国家文化公园的鲜明底色,也是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石。因此,推进“国家性”建构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富民到近代富国 ,在寻求民族富强之路上凝聚着康有为一生的探索 ,戊戌时作为改革家的康有为在富民思想中溶进了西方求富的内容 ,戊戌后作为思想家的他提出以物质为强国的基础 ,理财为救国的手段 ,既注目于社会现实的危机 ,也遥望国家富强之未来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文化成果是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论文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推动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涵特质,准确把握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基础,科学定位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由先富到共富、由不平衡到逐步平衡的历史过程.历经10年的艰苦努力,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纵深发展,由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动力的扶贫式开发进入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开发为主要动力的科学发展新阶段;西部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真谛,走向辩证剖解民族文化一体两面的保守性和进步性,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潜能和优势,激...  相似文献   

16.
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就要依靠科学技术 ,就要有创新精神。能否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就成了能否迎接未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 ,而数学教育则在宽口径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分配的发展对解决当前收入差距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第三次分配发展缓慢,没有发挥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应有作用,其原因主要为缺失国家政策上的支持,缺乏宏观和微观法制环境的支撑以及监督机制的约束;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快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从政策、法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相关的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8.
责任感是现代劳动者的三项核心要素之一,国民认真人格的衰落犹如民族精神长堤的“溃穴”,对民族的兴旺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本文就这一“溃穴”的成因、危害,如何唤醒和增强国民的责任意识和认真人格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共同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内质意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发展历程的考察,厘清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来龙去脉、发展创新,从而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思想,启发和指导实践政策的制定。研究认为,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实现“所有的人富裕”的合规律性设计;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实质是社会财富共享,出发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前提是生产力不断提高,保障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遵循社会主义应有之义提出共同富裕理念,基于现实国情辩证把握共同富裕内涵特质,在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更加突出共享的特征;中国实践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和适度差距的统一,是共创财富和共享财富的统一,是远景展望和分步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