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当前毒品犯罪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的毒品犯罪有其特点和成因。毒品犯罪的特点 :1、毒品犯罪数量逐年上升 ,大案要案剧增 ;2、毒品犯罪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过境贩毒突出 ;3、毒品犯罪的手段呈现多样性、隐蔽性和现代化的特点 ;4、共同犯罪突出。毒品犯罪的成因 :1、国际毒品犯罪对我国毒品犯罪起着巨大的诱发和推进作用 ;2、非法暴利的诱惑是毒品犯罪发生与蔓延的经济原因 :3、日益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助长了毒品犯罪 ;4、毒品犯罪的控制机智弱化为毒品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笔者针对毒品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上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并不包括非法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而实践中经常发生非法滥用“宽口径授权”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此类行为因严重侵犯个人信息自主权和公共安全而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非法滥用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虽然属于合理授权的范围,但如果将获取的个人信息用于牟取经济利益或者其他非法目的,并且造成严重损害即属于犯罪行为.在刑法没有将此类行为直接作为犯罪行为作出规定时,并不意味着此类行为不具有可惩罚性,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司法机关可以合理地适用“以刑制罪”对“宽口径授权”情形下滥用个人信息造成严重损害的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但必须严格遵守运用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3.
诱惑侦查具有风险性与效益性并存的特点;但只要受到合理规制,仍然具有法理正当性。诱惑侦查的风险性表现为可能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可能诱人犯罪、可能会冲击社会信用体系、可能导致警察滥权等;诱惑侦查的效益性表现为可以更为直接地发现犯罪、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犯罪的社会危害、可以更加容易地抓获犯罪嫌疑人、可以更加有效地深挖犯罪、可以更为有效地揭露和证实犯罪、可以产生额外的预防犯罪的效应;诱惑侦查的法理正当性表现在其包含的侵权行为、在其他情形下可能视为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对尚未真正实施犯罪的对象采取主动性的侦查、可能引起司法伦理困境的欺骗、诱导策略具有一定的容许性。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15,(7)
目前,警察执法滥用公权力,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案例时有发生。本文从几个典型案例分析入手,提出警察执法要切实注意不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相似文献   

5.
惩治邪教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纵观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现状 ,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 :邪教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给社会、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危害。因此 ,研究邪教犯罪的惩治与预防问题是当前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邪教犯罪及其社会危害性在我国 ,邪教虽然派系很多 ,但手法极其相似。如 :大都采用威胁、利诱等手段 ,热衷于聚敛钱财 ;其首要分子以传教为名行淫乱之事 ,以及秘密聚会、非法活动等。从青海邪教犯罪情况看 ,主要是“法轮功”、“…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职务犯罪表现形式不再是过去的单一化 ,犯罪手段智能化倾向突出 ,反侦察能力强 ,取证难度大。具体表现为 :大案要案增多 ,犯罪后果日趋严重 ,社会危害性大等新特点。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 ,应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构筑社会预防网络 ,防止权力滥用 ,遏制职务犯罪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严惩职务犯罪等措施 ,最终达到消灭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与公共权力的滥用紧密相关,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产生原因,探讨其预防和惩治措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基于“寻租”理论和犯罪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研究职务犯罪的内在机理,提出如下对策或建议:应增大犯罪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控制或减少犯罪收益,提高破案率,从而最终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8.
“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包括对象型和工具型两种类型。破解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司法难题,要严格依法取证固证,实现网络证据与现实证据以及传统取证方法与非传统方法“两结合”,利用高科技破解传统取证技术锁定犯罪证据及嫌疑人,利用金融系统的反洗钱网络,构筑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预警机制,以“侵害关联性”原则对属地管辖原则中的犯罪地加以限制,从实质上对素未谋面的犯罪分子是否构成犯罪集团进行认定,运用间接证据印证多笔小额诈骗数额, 区别不同情况追究网络服务商的不作为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手机犯罪成为了新的犯罪趋势,手机取证成为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段,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手机取证技术还不成熟,因电子数据的不稳定性和手机系统软件的特殊性,手机取证在设备配置、软件升级、取证标准、规范,以及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应对挑战,应当以云技术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建立手机取证数据的统一管理平台,设定取证标准、规范,建立有效的机制培养专业取证人才,最终全面提高取证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单民  董坤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24-27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的技术侦查章节,丰富和提高了侦查机关惩治犯罪的手段和能力。然而由于技术侦查本身的秘密性、技术性,其被滥用的危险时刻存在。唯有从侦查机关内部设立严密的技术侦查启动条件、适用原则以及严格的技侦对象、期间和具体种类,同时从外部落实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能,强化对技侦取证的调查核实权、意见建议权,合理利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才能对技术侦查内外兼修,实现技术侦查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诱惑侦查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江西社会科学》2003,(10):150-152
诱惑侦查是侦查机关面对贩毒、走私等极具隐蔽性且无被害人的犯罪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但理论界对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对诱惑侦查的概念及其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我国对诱惑侦查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体制的转型,经济犯罪在我国日益猖獗: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犯罪金额越来越大,犯罪种类不断增加,犯罪手段花样百出,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影响及危害极大。对此必须坚持立法上从重从快方针,提高刑罚的威慑力,加强经济刑事立法解释,引导和规范各种经济活动,强化刑事执法和执法监督,严厉打击经济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3.
对于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究竟是否属于对诱惑侦查的法律授权,学界存有争议.从程序法理、侦查实务和法条解释的角度讲,该条款所谓“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一语应当解释为仅仅是禁止“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而未禁止“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在判断和认定是否构成“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时,关键应当是看犯罪行为是否系国家主导、支配的结果,国家(侦查机关)可以介入、推动犯罪行为的发生,但却不能主导、支配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来看,根据《修正案》第151条的规定,采取“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所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而采取“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所收集的材料应当排除.在实体法上,对于被采取诱惑侦查的被告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从轻处罚.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上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 :某地区夜间经常发生女子被抢劫、强奸的事件 ,于是 ,警方安排女警扮成夜归人出现在案发地 ,以便把犯罪嫌疑人引出来 ,当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将其抓获。当然 ,警方会在暗中保护女警 ,然而我们仍然会有这样的担心 :如果抢劫人是一群或保护人员一时疏忽 ,女警岂不是处于很危险的状态 ?不仅如此 ,有些案件中还涉及其他公民的权利保护问题。由此不禁引发了笔者对诱惑侦查中权利保护问题的思考。近年来 ,刑事犯罪尤其是“无明显被害人犯罪”诸如贩毒、伪造和买卖货币、网络犯罪等日趋复杂化 ,具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黄素娟 《青海社会科学》2004,(1):132-133,13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犯罪的智能化 ,使用科技手段进行诉讼证明是现代司法程序的客观要求。本文对科技证据的含义及其证据能力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 ,并就我国科技证据之适用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 ,科技证据通常只能适用于重大、复杂、取证难度较大的诉讼案件 ;只有在采用常规取证手段无法或很难查清案件事实时才能使用 ,且应该通过法定的机关批准  相似文献   

16.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13,(2):147-152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与个人危险性决定了侦查措施对其证据收集的保障性,而公民基本人权的重要性决定了侦查策略的限度性.明确侦查策略与非法取证的法律界限,准确界分侦查策略与非法取证行为性质,把握侦查策略运用分寸,确保侦查策略的合法性,对于提升我国刑事侦查正当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突出的现实针对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羽 《江淮论坛》2008,(2):43-4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签订后,我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加强了协调,不但修改、完善了有关腐败的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还专门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反贪污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应当在坚持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和双重犯罪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引渡、刑事诉讼移管、协助调查取证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执法合作,严厉打击腐败犯罪.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权人合法的专有权,其目的是鼓励创新,保护智力成果。反垄断法规制排除或妨碍竞争的行为,以保护公平竞争的秩序。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垄断权,但拥有知识产权并不意味着具有垄断地位。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形式上表现冲突,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具有共同的促进竞争的目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到今天,滥用现象日益普遍,严重妨碍了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知识产权的滥用必须得到一定的规制。中国应立足国情,制定具有创新意义的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设立独立的权威的反垄断执法审查机关。  相似文献   

19.
试论刑事法治对人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需要法治的确认和保护,以免受到社会其他公民和国家公共权力两个方面的侵犯。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刑事法治观,既要重视刑法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刑法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在刑事法领域的具体要求,它在国家刑罚权与公民的自由之间划出了一条明确的界限,从而保证刑法既能有效地打击侵犯人权的犯罪,又能防止滥用刑罚权侵犯人权。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权,应当慎重适用死刑和注意“严打”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权人合法的专有权,其目的是鼓励创新,保护智力成果.反垄断法规制排除或妨碍竞争的行为.以保护公平竞争的秩序.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垄断权,但拥有知识产权并不意味着具有垄断地位.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形式上表现冲突,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具有共同的促进竞争的目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到今天,滥用现象日益普遍,严重妨碍了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知识产权的滥用必须得到一定的规制.中国应立足国情,制定具有创新意义的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设立独立的权威的反垄断执法审查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