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即已逐步展开度量衡制统一,并非等到统一六国以后才开始统一度量衡制。里耶秦简简8-109+8-386既是秦统一衡制的重要物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度量衡发展史的重要历史文物,该简反映了秦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在新占领地即已开始统一衡制的史实。里耶秦简简8-109+8-386还为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秦朝推行度量衡制统一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反映了秦地方机构如何具体开展衡制统一,即由官府传送度量衡标准器,逐县厘定。  相似文献   

2.
试说郭店简《成之闻之》两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之闻之》是郭店楚墓所出的竹简中的一篇儒家重要文献。本文就其中两章的缀联、释读和理解提出新见。简26至28为“圣人之性”章,论中人之性与圣人之性的区别,实际是对孔子“性论”的进一步阐释。简31至33,37至40,共7支简为“天常”章。此章论“天常”与“人伦”的关系,其思想亦源于孔子。总起来看,竹简这两章可以与传世儒家文献《大学》、《中庸》对读,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说之文集》载有《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一首、《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苏摩遮》五首、《破阵乐词》二首、《舞马词》六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合共六调十九首,都是齐言的六言、六言八句、七绝、七律、七言十长调等声诗歌词,多记录歌舞实况。除《乐世》一阕乃大曲摘遍,属小曲外,其他《苏摩遮》五遍,《舞马》六遍及三遍,《踏歌》《破阵乐》各二遍,有些还附有《臆岁乐》《圣代声平乐》《四海和平乐》等的和声结构,可以视作完整的大曲歌辞,配合乐舞演出,场面盛大,多达百人以上,且皆属盛唐著名的曲调。这批作品后人或认作词调,或不认作词调,倘依沈佺期《回波乐》、李白《清平调》等以声诗入词之例,那么张说的十九首作品自然可以认作词调,而张说可能更是唐代最早出现的第二位词人。张说词除记录唐代乐曲及歌辞实况外,描述歌舞场面,精彩生动,同时反映公侯生活、帝室风光、民殷物阜、四夷来服,诗家所谓盛唐气象,约略可见。  相似文献   

4.
《诺桑觉寺》是简.奥斯丁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相比较简.奥斯丁其它五部作品而言具有明显的三大新特色:第一次以基督教的道德标准严厉地惩罚了不遵守婚姻道德的人;第一次完全让金钱决定婚姻的成败;第一次让一位非传统性的女主人公以成功的女主人公姿态步入幸福婚姻殿堂。《诺桑觉寺》也因而被评论家称为奥斯丁最特别的小说。  相似文献   

5.
居延新简《五凤四年三月奉禄簿》的年代学意义陈乃华居延新简《五凤四年三月奉禄簿》记载了侯、尉、士吏等六百石以下官吏的月俸。由于此簿有明确的纪年。较系统的月俸资料,因此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为研究旧简的断代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为说明问题。简文录之于下:"...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意味着外语教育须全方位变革才能适应并服务外语课程思政的新要求。以《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六单元)为案例展示了教材内容二次开发能有效服务课程思政新需求。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1)提炼思政主题思想,明确育人目标;2)运用内容型教学法实现主题统领教学活动,并置语言能力与情怀格局的培养;3)围绕主题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实现课内课外有效互补。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大多数学者仍倾向于将上博简《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看作是一个系统的东西。本文将上博简《诗论·总论》与《诗大序》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二者论诗旨归不同,具体阐释也有诸多的差异,因此将二者等同起来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8.
上博简中有个隶作"■"的字,学界多分析为从"臼","祈"声。新公布楚简"凿"的写法为解释此字提供了新的线索,"■"所从的"示"实际上是凿具的象形讹变,故应改释作"凿"。《容成氏》简38"凿"读为"作","作宫"古籍常见。《天子建州》甲本简12读作"古(故)见偒(壤)而为之凿,见窔(窍)而为之内(枘)",其中"凿""枘"正相呼应。安大简"凿"左上所从的"■"可能是由"■"演变而来的,可以平行比较"戠"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史记》称引“《春秋》”有记事古史、孔子《春秋》、公羊《春秋》和左氏《春秋》等不同情况,其中“左氏《春秋》”的全称当为“左氏《春秋国语》”,是一部具体描述西周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古史著作,既非等同于今见《国语》,亦非等同于今见《左传》,而为两书所取材,亦为《史记》所援用。清华简《系年》为这一推断提供了启发和佐证。  相似文献   

10.
评《中国经济法》一书戴述雨湘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刘长庚老师主编的《中国经济法》一书已于1993年8月由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读此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该书理论体系新。该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为经济法基础知识,该篇主要论述了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  相似文献   

11.
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的古籍编校与整理,对汉代以前学术思想传播、古籍流传和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后人得见周代及先秦诸子学说之大全;在点校整理基础上所形成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目录学著作《七略》和古籍提要文集《别录》,开创了历史文献整理方法的先河,尤其是新创立的图书六分法,对以后四分法的出现起到启迪和助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同《辩证唯物主义人生哲学》一书著者徐诚教授曾在一起工作过,有幸较早读到由黄楠森教授写《序》、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人生哲学》新著。我对黄教授的《序》及该书认真研读了两遍。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如何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人生哲学;第二章如何正确认识人;第三章如何正确改造人;第四章如何正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的楚简本《周易》,对于《周易》文本和其思想的研究极具意义。文章以楚简本《周易·大畜》卦的六个问题为例,探讨了《周易·大畜》卦的本义,比较了简、帛和传世各本的优劣,评述了整理、研究中的是非利弊。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共著录"小说"42种,通过对这些"小说"书逐一考查,厘清其著录的正讹,并结合中国正史各《艺文志》与《经籍志》中"小说"著录情况,对先后成书的《隋志》、《见在目》、《旧唐志》、《新唐志》等重要史志的相关著录进行类别的比较,探究日本目录学著作中的"小说"观念与中国史志中"小说"观念的关系。《见在目》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为贴近《隋志》为代表的唐人小说观念,并以此为标准独立发展,而偏离《新唐志》为代表的析"杂传"入"小说"的宋人"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15.
该文拟对黄维樑《中国古典文论新探》一书做一简要述评。文章第一部分讨论《新探》中涉及《文心雕龙》的部分,认为黄维樑先生是希望以六观法为中心,依托《文心雕龙》发出中国古典文论的国际声音。文章第二部分讨论《新探》中对中国传统诗话词话的相关论述,认为黄维樑先生重估《人间词话》、比较诗话词话与西方印象式批评主要是为了提倡文学批评的系统性和细致性。文章第三部分对全书做出总评,认为比较视野与现代意识是本书的两大理论特色。黄维樑《中国古典文论新探》一书瑕瑜互见,但总的来说是一本瑕不掩瑜的比较诗学力作。  相似文献   

16.
论文基于对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一书的结构的深入分析,论证了第15章在《君主论》一书中的承前启后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论文着重分析了第15章中马基雅维里的现实主义的政治学方法原则,并深入论证了他基于这一方法原则所构建起来的“新道德”。论文最后还对马基雅维里在16-19章中的一些具体的道德论述,按照他的“新道德”观做了分析和阐明。  相似文献   

17.
Chomsky的最简方案是对其管辖约束理论的新发展。本文通过比较管辖约束理论与最简方案,试图具体阐释D-结构、S-结构、管辖理论和X阶标理论的被取代,并结合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证明管辖约束理论发展到最简方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郭店楚简《六德》诸篇零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简中《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及《六德》等4篇文献,竹简形制基本一致,内容都是儒家学说。本文对这4篇原有释文重加审视,在字形辨识、辞义解析和句读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成之间之》19号简“宜”读为“仪”,《性自命出》62号简“毋”下一字释为“谴”等等,以期在更大程度上恢复文本原貌,为其思想内涵的探讨提供新的基础或思路。  相似文献   

19.
约翰·约瑟夫·桑德尔斯(J Saunders)是新西兰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是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桑德尔斯出生于英国的爱克塞特。1930年他进入设于家乡的西南学院,受到六年高等教育,得过硕士学位。从1939年起,他开始发表历史学论文。他在1947年发表第一部专著《革命年代:起自1815年的欧洲历史概要》,这部书曾在一次联合国赞助的国际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其所处的时代(我们称之为"《诗经》时代")的风俗文化作了大量的描述,而其中的十五国风更是一部风俗文化的活化石。《诗经》时代的风俗文化是绚烂多姿的,有的虽然穿越历史长河被传承了下来,但更多的则被历史所尘封。笔者意在通过《国风》挖掘《诗经》时代有关风俗文化方面的断片残简,并尽量对其进行修复,力图从更深的层次去探寻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